“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题题库(1773题)


第1361题 某地下工程合同约定,计划3月份完成混凝土工程量500m3,4月份完成450m3,合同单价均为600元/m3。而至各月底,经确认的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为,3和4月份实际完成的混凝土工程量均为400m3,实际单价700元/m3。至3月底,该工程的费用绩效指数(CPI)为(  )。


A.0.800

B.0.857

C.1.167

D.1.250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费用绩效指数。

【选项分析】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400×600)/(400×700)=0. 857。


第1362题 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时刻所应完成的工作,以预算为标准所需要的资金总额是(  )。


A.未完工作预算费用

B.已完工作的实际费用

C.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D.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赢得值(挣值)法。

【选项分析】“计划工作预算费用”正确。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时刻所应完成的工作,以预算为标准所需要的资金总额是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第1363题 某施工企业进行土方开挖工程,按合同约定3月份的计划工作量为2400m3,计划单价是12元∕m3;到月底检查时,确认承包商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2000m3,实际单价为15元∕m3。则该工程的进度偏差(SV)和进度绩效指数(SPI)分别为(  )。


A.-0.6万元;0.83

B.-0.48万元;0.83

C.0.6万元;0.80

D.0.48万元;0.80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赢得值(挣值)法。

【选项分析】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2000×12-2400×12=-4800元;

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000×12)/(2400×12)=0.83。



第1364题 某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量为3200m³,预算单价为550元/m³,计划4个月内均衡完成。开工后,混凝土实际采购价格为560元/m³。施工至第二个月月底,实际累计完成混凝土工程量为1800m³,则此时的进度偏差为(  )万元。


A.118

B.112

C.110

D.-18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赢得值(挣值)法。

【选项分析】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其中,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量×预算单价,计划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本题中,进度偏差=1800×550-3200/4×2×550=110000(元)。



第1365题 某工程某月计划完成工程桩100根,计划单价为1.3万元/根,实际完成工程桩110根,实际单价为1.4万元/根,则费用偏差(CV)为(  )万元。


A.11

B.13

C.-13

D.-11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赢得值(挣值)法。

【选项分析】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110×1.3-110×1.4=-11(万元)。


第1366题 某混凝土工程,9月份计划工作量为5000m3,预算单价为400元/m3;而9月份实际完成工作量为4000m3,实际单价为450元/m3,则该工程9月份的进度绩效指数为(  )。


A.1.125

B.0.89

C.0.8

D.1.25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

【选项分析】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4000×400)/(5000×400)=0.8。


第1367题 偏差分析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能进行偏差分析的方法是(  )。


A.横道图法

B.表格法

C.曲线法

D.直方图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偏差分析。

【选项分析】偏差分析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第1368题 偏差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


A.预测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B.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

C.采取适当措施纠偏

D.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

【选项分析】偏差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1369题 下列关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

B.会计法的优点是简便易懂,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好

C.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会计核算法

D.成本核算的方法须单独使用,不允许交叉使用

E.会计核算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


参考答案:A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成本核算的方法。

【选项分析】“会计法的优点是简便易懂,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好”错,表格法的优点是简便易懂,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好;

“成本核算的方法须单独使用,不允许交叉使用”错,两种方法综合使用,两者互补,相得益彰;

“会计核算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错,表格核算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



第1370题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  )。


A.表格核算法

B.会计核算法

C.财务核算法

D.经济核算法

E.业务核算法


参考答案:A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选项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



第1371题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表格核算法,用来进行工程项目(  )核算。


A.施工各岗位成本的责任

B.施工的直接成本

C.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债权债务

D.分包完成和分包付款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表格核算法。

【选项分析】因为表格核算具有操作简单和表格格式自由等特点,因而对工程项目内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比较实用。故用表格核算法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和控制,用会计核算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两者互补,相得益彰,确保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第1372题 下列关于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业务核算法

B.表格核算法的优点是简便易懂,方便操作,实用性较好

C.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表格核算法

D.会计核算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成本核算的方法。

【选项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业务核算法”错误,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表格核算法”错误,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会计核算法;“会计核算法的缺点是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错误,难以实现较为科学严密的审核制度,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属于表格核算法的缺点。



第1373题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法和(  )。


A.会计核算法

B.统计核算法

C.业务核算法

D.岗位核算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成本核算的方法。

【选项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和会计核算法。



第1374题 关于成本核算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表格核算法的基础是施工项目内部各环节的成本核算

B.会计核算法科学严密,覆盖面较大

C.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表格法进行成本核算

D.会计核算法适用于工程项目内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

E.表格核算法精度不高,覆盖面较小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会计核算法。

【选项分析】“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表格法进行成本核算错误,项目财务部门一般采用会计核算法;“会计核算法适用于工程项目内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错误,因为表格核算具有操作简单和表格格式自由等特点,因而对工程项目内各岗位成本的责任核算比较实用。


第1375题 某商品混凝土的目标产量为600m³,单价为700元,损耗率为5%,实际产量为620m³,单价为710元,损耗率为4%。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因素的排序为:产量一单价一损耗率

B.目标数为457808元

C.目标数为441000元

D.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为14700元

E.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为14910元


参考答案:AC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因素分析法的应用。

【选项分析】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因此“三个因素的排序为:产量一单价一损耗率”正确。

目标数=目标成本×单价×损耗率=700×600×1.05=441000元,因此“目标数为441000元”正确。
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20替代600,得到455700,因此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为14700元,因此“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为14700元”正确。
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10替代700,得到462210,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462210-455700=6510元,因此“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为14910元”错误。


第1376题 通过(  )比率法的分析,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A.相关

B.动态

C.构成

D.静态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选项分析】构成比率法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第1377题 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之一的比较法,又称为(  )。


A.差额计算法

B.指标对比分析法

C.连环置换法

D.表格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选项分析】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指对比技术经济指标,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第1378题 某项目需要运用成本分析方法中的比率法寻求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从而需要了解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应该采用比率法的是(  )。


A.相关比率法

B.构成比率法

C.动态比率法

D.静态比率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比率法。

【选项分析】通过构成比率法,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所以该题应该用构成比率法。


第1379题 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比率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选项分析】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指对比技术经济指标,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



第1380题 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首先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这种成本分析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因素分析法

C.差额计算法

D.比率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内容考查】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