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题库(512题)


第301题 隧道工程的主体结构物通常指(  )。


A.洞内行车道路

B.洞身预支护与衬砌

C.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D.防排水构造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的构造。

【选项分析】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第302题 1.指出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了哪些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补充其他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      2.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否合格?说明理由。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      3.按计划要求完成隧道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计算每天所需要的摊铺机数量。      4.补充项目部还应完成的其他隧道附属设施与交通安全设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中体现了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岗位认证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其他与岗位管理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外协单位和外协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2.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合格。理由: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为合格。

针对喷射混凝土出现的局部裂缝、脱落、露筋等缺陷,其处理意见:应予修补,凿除喷层重喷或进行整治。

3.按计划要求完成隧道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每天所需要的摊铺机数量=(1600×9×0.05)÷(80×2×5×0.75)=1.2(台)≈2(台)。

4.项目部还应完成的其他隧道附属设施包括:通风设施、安全设施、应急设施等。项目部还应完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线、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桥梁防抛网、公路界碑等。

【名师点拨】此题背景为隧道路面施工,对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要求、隧道附属工程、交通安全设施进行综合考查。需要重点掌握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第303题 隧道的主体建筑物包括(  )。


A.洞身衬砌和照明、通风

B.洞身衬砌和照明、安全设备

C.洞身衬砌和洞门

D.洞身衬砌和照明、排水设施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的组成。

【选项分析】主体构造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第304题 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1

B.1.5

C.2

D.2.5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洞门构造。

【选项分析】洞口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第305题 隧道工程由(  )组成。


A.主体构造物

B.洞身衬砌

C.附属构造物

D.明洞

E.照明及安全设备


参考答案:A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的组成。

【选项分析】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洞身衬砌是主体构筑物的一部分,照明及安全设备属于附属构筑物,明洞是特殊情况设置的构造物。


第306题 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  )明洞两类。


A.端墙式

B.棚式

C.环框式

D.遮光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结构组成

【选项分析】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洞门类型有:端墙式、翼墙式、环框式、遮光式、削竹式等。


第307题 隧道的棚式明洞由顶盖和(    )组成。


A.衬砌

B.悬臂

C.托梁

D.内外边墙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棚式明洞构造。

【选项分析】棚式明洞由顶盖和内外边墙组成。


第308题 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在量测地表下沉项目时,应采用(  )进行量测。


A.水准仪

B.地质罗盘

C.皮尺

D.铟钢尺

E.全站仪


参考答案:ADE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选项分析】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地表下沉项目时,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使用工具有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

【名师点拨】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是高频考点,尤其以必测科目为主,项目的名称要牢记,同时对应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


第309题 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收敛计是用来量测(  )。


A.拱顶下沉

B.地表下沉

C.围岩体内位移

D.围岩周边位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量测内容与方法。

【选项分析】收敛计用来测量周边位移。拱顶下沉的测量工具为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或其他非接触量测仪器。围岩体内位移的测量工具是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地表下沉的测量工具为水准仪、铟钢尺、全站仪。


第310题 复合式衬砌隧道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的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是(  )。


A.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B.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C.围岩压力

D.周边位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选项分析】隧道施工时必须进行的必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拱脚下沉。


第311题 复合式衬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  )为必测项目。


A.周边位移

B.拱顶下沉

C.地表下沉

D.拱脚下沉

E.围岩体内位移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选项分析】必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拱脚下沉。


第312题 下列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中,属于必测项目的是(  )。


A.围岩压力

B.锚杆压力

C.周边位移

D.爆破震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量测内容与方法。

【选项分析】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新教材知识点已改: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有五项: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拱脚下沉。】




第313题 隧道周边位移的测量仪器一般采用(  )。


A.收敛计

B.测缝仪

C.声波仪

D.水平仪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分析】此题考查量测内容与方法。

【内容考查】周边位移的测量工具是各种类型收敛计、全站仪。


第314题 1.根据背景介绍,该隧道可选择哪些开挖方法?      2.最佳掺量的试验要确定喷射混凝土哪两项指标?      3.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还应该增加哪些内容?      4.城建档案馆预验收是否会接收总包、分包分别递交的资料?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背景资料,该隧道为“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m,跨度为15m。地质条件复杂,单侧壁导坑适用于跨度≤14m,可以选择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和交叉中隔壁法。

2.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3.工人的防护装备:口罩、眼镜、防毒面罩,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设施、无线电通讯设备;防噪声措施;洗浴及更衣间等卫生设施;现场必要的医疗设施。

4.城建档案馆不会接收总包、分包分别提交的预验收资料。总承包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①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整理所有有关施工资料②分包单位应主动向总承包单位移交有关施工资料③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需表格应按有关法规的规定认真填写④应该及时移交给建设单位。

【名师点拨】此题考查隧道施工。参照隧道开挖方式与选择条件,全断面法、正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单侧壁导坑法均不满足跨度要求。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把责任目标分解落实到人。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选用具有碱活性集料。可根据工程需要掺用外加剂,速凝剂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佳掺量,使用前应做凝结时间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掌握施工现场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要求。考查工程档案编制要求。总承包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1)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整理所有有关施工资料;(2)分包单位应主动向总承包单位移交有关施工资料;(3)施工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需表格应按有关法规的规定认真填写;(4)施工资料需要注册建造师签章的,应严格按有关法规规定签字、盖章;(5)应该及时移交给建设单位。


第315题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给隧道布置几个工作面?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4.根据背景材料,针对不同级别的围岩分别采用哪些施工工法较为合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五级围岩地段施工工期=(60+60+50)/30=5.7≈6个月;三级围岩地段施工工期(160+290)/70=6.42≈6.5个月;总工期=3+6+6.5+3=18.5个月。隧道施工工期按照最慢的施工速度总工期为18.5个月,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可以采用一个工作面进行施工。由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由于地下水丰富,反坡施工更有利地下水的自然排出,节省排水费用。

2.该隧道工程应当进行风险评估。理由:在该隧道工程中,Ⅴ级围岩连续超度均超过50米,根据规范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3.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溶洞、地下水、断层破裂带、洞口浅埋段。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4.Ⅲ级围岩隧道段应当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法;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CD法、单侧壁导坑法。

Ⅲ级围岩条件较好,适合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法;Ⅴ级围岩较破碎,通常采用CD法和单侧壁导坑法,采用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可用台阶法,CRD法不经济,不宜采用

【名师点拨】此题以隧道施工为背景,考查隧道施工方法及安全要求。按照背景资料中的进度计划指标计算工期,与总工期比较确定既能满足总工期又经济的施工方案。对于安全风险评估,是否需要评估要根据背景资料提供的参数确定。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根据案例背景提供的地质条件及隧道纵断面示意图作答。要求熟悉隧道各种施工方法的适用性,结合案例背景提供的地质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此内容为高频考点,需要重点掌握。


第316题 1.事件一中,主跨悬臂浇筑施工是否需要在墩梁处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边跨4m现浇梁段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合龙顺序。      3.事件二中,为保证隧道掘进工期,③号桥台施工最迟应在A作业队掘进开工后多少个月完成?(列式计算,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      4.写出事件三中洞口工程施工的正确顺序。(用编号表示即可)      5.事件四中,改变后的开挖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不需要。理由:案例的桥梁为T形刚构,梁与墩为刚性连接,已具有抗弯能力。

2.支架法。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边跨,再中跨。

3.解法一:

A或B作业队施工完隧道需要200/40+510/60+200/40=18.5月。

B作业队完成最后30m掘进时间0.5个月。

A作业队最长掘进时间:12-0.5=11.5个月。A作业队最长掘进距离:40×5+60×6.5=590m。

B作业队最短掘进长度:910-590=320m。B作业队掘进需要最短时间:200/40+120/60=7个月。

最多迟后时间为12-7=5个月。即:③号桥台施工最迟在A作业队掘进开工后5个月完成。

解法二:

A或B作业队施工完隧道需要200/40+510/60+200/40=18.5月。

最后的30m单向开挖需要30/60=0.5个月。

设A作业队开挖x个月,B作业队开始挖掘进口,也就是③号桥台施工完毕。

12=x+0.5+(18.5-x-0.5)/2,求得x=5个月。即③号桥台施工最迟应在A作业队掘进开工后5个月内完成。

4.正确顺序:①②④③。

5.不合理。因为浅埋隧道处的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浅埋隧道长度为50m,A作业队开挖进洞30m就改变施工方法,并没有超过50m,还处于浅埋隧道处。

【名师点拨】此题包含桥梁与隧道工程,并结合桥隧布置示意图进行综合考查。本工程桥梁为T型刚构,因此不需要临时固结。桥梁的合龙顺序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当设计无要求时,先边跨再中跨,此部分主要考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计算题有一定难度,既需要有很强的基础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注意A、B作业队的始发和终止时间。排序题考查隧道洞口施工流程,属于基础知识,工程施工排水先行,接下来边坡开挖,及时防护,最后洞口套拱及长管棚施工。改变后的开挖方法主要考查隧道浅埋段施工,结合案例背景,浅埋段处的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开挖。


第317题 1.根据背景介绍,该隧道可选择哪些浅埋暗挖法方法?2.现场管理体系中还缺少哪些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3.最佳掺量的试验要确定喷射混凝土哪两项指标?4.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还应该增加哪些内容?5.城建档案馆预验收是否会接收总包、分包分别递交的资料?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背景材料,该隧道为“单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800m,跨度为15m,地质条件复杂,单侧壁导坑适用于跨度≤14m,可以选择双侧壁导坑、中隔壁法以及交叉中隔壁法。

2.现场管理体系中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如下:

(1)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应当立即制止。

(3)施工员:是所管辖区域范围内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辖区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向班组、施工队进行书面安全技术的交底,履行签字手续;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的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违章作业;经常检查管辖区内工作环境、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4)资料员:负责档案及技术资料管理。

(5)分包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6)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负责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直接责任。此外还有仓库管理员、会计、保安员等。

3.最佳掺量的试验要确定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4.现场职业病防治措施还应该增加:

①为保持空气清洁或使温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而安设的通风换气装置和采光、照明设施;

②为消除粉尘危害和有毒物质而设置的除尘设备和消毒设施;

③防治辐射、热危害的装置及隔热、防暑、降温设施;

④为职业卫生而设置的对原材料和加工材料消毒的设施;

⑤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声及振动的设施。

5. (1)城建档案馆预验收不接收总包、分包分别递交的资料,应由建设单位同意提交。

(2)总承包工程项目施工资料汇集、整理的原则有:

①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整理所有有关施工资料;

②分包单位应主动向总承包单位移交有关施工资料;

③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需表格应按有关法规的规定认真填写;

④应该及时移交给建设单位。

【名师点拨】浅埋暗挖法中开挖方法的选用需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隧道的跨度确定,各种开挖方法的适用条件需熟练掌握。安全管理与职业病防治措施内容较多,需理解掌握。


第318题 1.给出③→⑩、⑫→⑭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2.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4.改正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错误之处,并补充完善方案内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③→⑩的正确施工顺序为⑤-⑥-③-④-⑨-⑩-⑦-⑧。

理由:右侧围岩较左侧更差,先开挖。

⑫→⑭的正确施工顺序为⑫一⑭

理由:软弱围岩,尽快施工二衬,稳定拱部。

2.不合理。

理由:台阶法适用于Ⅲ~Ⅳ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本案例中围岩软弱,地下水丰富,隧道跨度大,优先采用CD法、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

3.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4.改正:“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由项目负责人编制。

内容: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319题 1.图4中所示的隧道开挖方式是什么?该隧道采用这种开挖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写出图4中施工工序1、2、3、5、6、9、10的名称。3.指出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或错误做法,并改正。4.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现场人员的报告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1)图4中所示的隧道开挖方式是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2)合理。

理由: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V-Ⅵ级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该知识点已改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Ⅳ-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

2.图4中1-上弧形导坑开挖(环形拱部开挖),2-上拱部初期支护,3-预留核心土开挖,5-左侧下台阶侧壁开挖,6-左侧下台阶侧壁初期支护,9-仰拱施工,10-全断面二次衬砌施工。

3.(1)错误做法一:开挖时每循环开挖长度为2m。

改正: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0.5~1. 0m。

(2)错误做法二:开挖至K101+259时,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60m。

改正:开挖至K101+259时,围岩的级别为Ⅵ级、V级。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V级及以上围岩不得超过40m。

4. 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现场人员的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320题 隧道浅埋段施工不应采用的开挖方法是(  )。


A.单侧壁导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全断面法

D.留核心土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施工方法。

【选项分析】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