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作业规程
B.作业标准
C.作业方法
D.作业守则
参考答案:A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必须及时放顶。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 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 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支柱等的 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82题 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大型 冒顶和()。
A.小型冒顶
B.中型冒顶
C.局部冒顶
D.区域冒顶
参考答案:C
解析:按照顶板一次冒落的范围及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事故两大类。当顶板破碎、节理发育时,不进行支护就会发生冒顶。在地质条件变化的区域,也易发生冒顶。有时尽管顶板比较稳定,但忽视支架规格质量,违反操作规程,也会引起局部冒顶。
第83题 探放老空水时,应撤出()。
A.探放水点标高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所有人员
B.井下所有人员
C.采掘作业人员
D.安全管理员
参考答案:A
解析: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等。探放水时,应当撤出探放水点标高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 所有人员。放水时,应当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和水压等,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并进行检测验证。
第84题 地下矿山工作面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时,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m3。
A.4
B.3
C.2
D.1
参考答案:A
解析:地下矿山工作面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4m3。
第85题 局部通风机通风是向井下局部地点通风最常用的方法。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采用压人式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应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
A.5m以外的进风侧
B.10m以外的进风侧
C.5m以外的回风侧
D.10m以外的回风侧
参考答案:B
解析: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
第86题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是通风动力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通风构筑物)的总称。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可分为()。
A.中央式、混合式、压抽混合式
B.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
C.混合式、对角式、中央式
D.对角式、压入式、抽出式
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进风井和出风井的布置方式,地下矿山通风系统的类型可以 分为中央式(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对角式(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 式)和混合式3类。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A.(1)(2)
B.(1)(3)(4)
C.(1)(3)(5)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解析:矿坑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当矿坑涌水量过大时,必然会增加治水防水措施的投资,拖延施工 进度,影响采掘作业安全。 (2)具有腐蚀性的矿坑水会腐蚀金属设备。 (3)矿坑水会软化围岩,恶化矿山环境,降低矿坑的顶板、底板和边帮 的稳定性,增加支护和维护困难。 (4)在露天矿山,地下水会削弱边坡岩体的抗剪强度,造成边坡崩塌或 滑坡事故,影响正常生产,甚至导致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5)当地质情况不清,突然遇到大量涌水时,会造成井筒、巷道和采场淹没,人员伤亡,设备毁坏的水害事故。
第88题 以下爆破不属于一类的是()。
A.减震爆破
B.预裂爆破
C.抛掷爆破
D.缓冲爆破
参考答案:C
解析:露天矿山通常采用的控制爆破方法有减震爆破、缓冲爆破、预裂 爆破。设计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使露天矿周边边坡每平方米面积上产生低的爆破 能集中,同时控制生产爆破的能量集中,以便不破坏最终边坡。
第89题 通常情况下,一个矿井的主、副井都是同一种井硐形式。然而,有时常因某些条件的限制,采用同种井酮形式会带来技术上的困难或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主、副井可采用不同的井硐形式,称为()。
A.平硐开拓
B.斜井开拓
C.立井开拓
D.综合开拓
参考答案:D
解析:综合开拓根据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而定。根据井硐的3种基本形式,组合后理论上有6种综合开拓方式,即: 立井一斜井、斜井一立井、平硐一立井、立井一平硐、平硐一斜井、斜井-平硐。
第90题 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属于地下矿山突水预兆中的()。
A.一般预兆
B.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C.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
D.水文地质突水预兆
参考答案:C
解析:地下矿山突水预兆有一般预兆、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 兆、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其中,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包括:①突水 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②发 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 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③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 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第91题 矿(地)压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井巷支护及维护、采场地压事故防治技术、 地质调查工作等方法。下列方法中,不属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场地压控制 方法的是()。
A.充填采矿法地压控制
B.空场采矿法地压控制
C.崩落采矿法地压控制
D.全面采矿法地压控制
参考答案:D
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采场地压控制方法包括空场采矿法地压控制、充 填采矿法地压控制、崩落采矿法地压控制。
第92题 在常见机电运输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中,不属于信号系统缺陷的隐患的是()。
A.井下、井口提升系统信号不全(如缺少发光信号)
B.井口井底安全门未与提升信号实现电气闭锁
C.井口信号房设置不合理
D.井下供电线路未使用检漏继电器
参考答案:D
解析:信号系统缺陷的隐患为井下、井口提升系统信号不全(如缺少发 光信号)、井口井底安全门未与提升信号实现电气闭锁、井口信号房设置不合理。
第93题 炮眼直径小于50 mm,深度()m称为中深孔爆破,多用于井筒及大断面硐室掘进。
A.1 — 2
B.1 —3
C.2— 4
D.3 —4
参考答案:C
解析:炮眼直径小于50 mm,深度2一4m称为中深孔爆破,多用于井筒及大断面硐室掘进。
第94题 在井巷掘进施工方法中,下列选项属于普通施工法的是()。
A.钻眼爆破法
B.冻结法
C.钻井法
D.注浆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施工方法及地层赋存条件的不同,井巷(井筒或巷)施工分为普通施工法与特殊凿井法。普通施工法是在稳定或含水较少的地层中采用钻 眼爆破或其他常规手段施工的方法。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非钻爆法特殊技术与工艺的凿井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冻结法凿井、 钻井法凿井、注浆凿井法凿井。
第95题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 必须及时放顶。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 采煤,采取()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A.增加支护密度
B.人工强制放顶
C.工作面加打木垛
D.监控顶板距离
参考答案:B
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 顶板时,必须及时放顶。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 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第96题 下列起爆器材中,既起到起爆作用,又起到传爆作用的是()。
A.雷管
B.导火索
C.继爆管
D.导爆管
参考答案:C
解析: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导火线、导爆管属于传爆材料,继爆管、导爆线既起到起爆作用,又起到传爆作用,是两者的综合。
A.可以启封
B.1个月后可以启封
C.4个月后可以启封
D.不能启封
参考答案:A
解析:只有经取样化验分析证实,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区已经熄灭,才准予启封:①火区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 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②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③区内空气中不含 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 . 001%以下。 ④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以上4 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第98题 留设隔离岩柱是矿井防治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影响隔离岩柱尺寸的主要因 素是开采矿体的机械强度、厚度和()。
A.采空区水量
B.地下含水层的水压和水量
C.大气降水强度
D.地表水的类型和规模
参考答案:B
解析:为防止矿层开采时各种水流进人井下,在受水威胁的地段留一定 宽度或厚度的矿柱。防水矿柱尺寸的确定应考虑到含水层的水压、水量、所开采矿的机械强度、厚度等因素及有关规定,并通过实践综合确定。
第99题 矿井水灾事故救援方案应根据突水地点、突水性质、涌水量、()、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人通道,以及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因素综合制定。
A.作业场所数量
B.作业场所设备分布
C.事故前人员分布
D.矿井生产能力
参考答案:C
解析:处理矿井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地下矿井后,要了解 灾区情况、突水地点、突水性质、涌水量、水源补给、水位、事故前人员分 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人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 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被围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的救灾方案。
第100题 除敲帮问顶外,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还包括下列()。
A.爆破法
B.仪器探测法
C.测压法
D.对流法
参考答案:B
解析: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主要包括敲帮问顶法、仪器探测法、木楔探 测法等。敲帮问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锤击判断声法和振动探测法两种。 木楔探测法是指在工作面顶板(围岩)的裂缝中打人小木楔,过一段时间进 行一次检查,如发现木楔松动或者掉渣,表明顶板(围岩)裂缝受矿压影响 在逐渐增大,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大面积冒顶可以用微振仪、地音仪和超声波 地层应力仪等仪器探测法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