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抗扭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压强度
D.抗拉强度
参考答案:B
解析:岩石的强度是完整的岩石开始被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值,岩石的强 度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3种。岩石的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 10 —1/50,抗剪强度为抗压强度的1/8 — 1/12。因此,岩石强度特性最主要的 评价特性为抗剪强度。
第22题 矿井开拓是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采 用多种巷道对矿床进行开拓。以下矿床开拓方法正确的是()。
A.平硐开拓法、平稳开拓法
B.竖井开拓法、爆破开拓法
C.斜井开拓法、深孔开拓法
D.斜坡道开拓法、联合开拓法
参考答案:D
解析: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铜开拓法、竖井开拓法、斜井开拓法、斜 坡道开拓法及联合开拓法五类。
第23题 地压管理是指通过对矿山地压的调查和仪器观测,总结地压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对地压予以控制的工作。以下属于地压管理方法的正确选项为 ()。
A.矿柱支撑法、填充采矿法
B.崩落采矿法、气压密封法
C.填充采矿法、气压密封法
D.矿柱支撑法、气压密封法
参考答案:A
解析:地压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利用矿岩本身的强度、留必要的支撑矿 柱、采用各种支护、充填采空区、崩落围岩使采场围岩应力降低以达到新的应 力平衡。
第24题 回采工作包括()等主要作业方式。
A.开拓、采准、切割
B.落矿、运搬、地压管理
C.开采、落矿、运搬
D.落矿、切割、运搬
参考答案:B
解析:矿山开采主要步骤为: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其中,回采工 作主要包括:落矿、运搬、地压管理3类。
A.掘进巷道
B.开拓巷道
C.输送巷道
D.功能巷道
参考答案:B
解析:采煤工作中为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主、副井和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和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和采 区运输石门等井巷,以及掘进这些巷道的辅助巷道都属于开拓巷道。
第26题 矿床按其形状分类有以下几类()。
A.脉状矿床、层状矿床
B.层状矿床、块状矿床、条状矿床
C.脉状矿床、条状矿床
D.脉状矿床、层状矿床、块状矿床
参考答案:D
解析:矿床按其形状具体分为3类:脉状矿床、层状矿床、块状矿床。
A.(1)(2)
B.(1)(2)(5)
C.(3)(4)
D.(2)(3)(4)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选出错误描述。架设、维修或更换支架时,应停止其他 作业。回收平巷支架应由里向外进行。其他表述均正确。
第28题 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
A.潜水
B.承压水
C.裂隙水
D.地下水
参考答案:C
解析: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其特征有:①水运动复杂;②水量变化较大;③按基岩裂隙成因分类有:风化裂隙水、成岩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
A.潜水
B.承压水
C.裂隙水
D.地下水
参考答案:B
解析: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其特征有:①常为无压水,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②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③潜水面以上无稳定的隔水 层存在;④潜水自水位较高处向水位较低处渗流。 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或自流水。其特征有:①承压水,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②不受气候的影响,动态较稳定,不易受污染;③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单斜构造自流 斜地。
第30题 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断 裂构造是地壳上层常见的地质构造,它包括()。
A.断层和褶皱
B.断层和裂隙
C.褶皱和裂隙
D.断层、裂隙和褶皱
参考答案:B
解析:在地质构造分类中,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岩层形成系列波状 弯曲而未丧失连续性称为褶皱;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无显著位移称为裂 隙(节理);岩体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
A.(1)
B.(1)(2)
C.(1)(2)(3)
D.(1)(2)(3)(4)
参考答案:C
解析:前3条都是断层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第4条则是断层对开采的有利因素,断层可将矿体分割成许多断块,实行分区开采,采完后及 时做好封闭,可防止矿体的自燃和火区蔓延。
第32题 岩体完整性是评价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岩体完整性的划分通常根据 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程度和结合程度以及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区分。通常将岩 体完整性分为()。
A.完整、较完整、破碎三类
B.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砂质五类
C.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五类
D.完整、破碎两类
参考答案:C
解析:岩体完整性是评价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要素,岩体完整性的划分 通常根据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程度和结合程度以及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区分。岩体 完整程度定性划分见下表:
第33题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石的坚硬程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参考答案:C
解析:岩体的基本质量主要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决定,是岩体所固有的属性。
第34题 某坚硬岩石受到强风化作用,经鉴定,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 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它属于()。
A.坚硬岩石
B.较硬岩石
C.较软岩石
D.软岩
参考答案:C
解析:较软岩,其定性鉴定效果为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 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代表性岩石有:(1)中风化一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第35题 某岩石锤击后声音较为清脆,难以击碎,无吸水反应,并且无风化效果, 它属于岩石分类中的()。
A.坚硬岩石
B.较硬岩石
C.较软岩石
D.软岩
参考答案:A
解析:坚硬岩,其定性鉴定效果为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代表性岩石有:未风化一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第36题 岩石受地质作用发生断裂时,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常常被称为()。
A.断层
B.褶皱
C.裂隙
D.断陷带
参考答案:C
解析:断裂面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称为裂隙,也称节理;断裂面两侧 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称为断层。层状岩石变形后形成弯曲状态,但完整 性和连续性未受到破坏,不存在断裂面则称为褶皱。
第37题 矿床是指能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利用的, 富集于地壳内部或表面的有用矿物或组分。其中,矿床的基本构成单位是 ()。
A.围岩
B.矿体
C.矿物质
D.岩层
参考答案:B
解析:矿床在空间范围内包括矿体和围岩。其中矿体是构成矿床的基本单位
第38题 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采场的每台设备,不设专用的受电开关;停电或送电应有工作牌
B.牙轮钻机在移动时若需要900转弯,必须机前机后有专人指挥
C.为保证挖掘机连续作业,台阶应有足够的爆破贮量,一般应满足挖掘机 5一10天的采装要求
D.工业雷管的外观检验一般包括管壳是否有裂缝、变形、污垢、浮药、砂眼,不包括电雷管脚线是否有折断等
参考答案:C
解析:(1)采场的每台设备,必须设有专用的受电开关;停电或送电必 须有工作牌。 (2)钻机移动时,机下应有人引导和监护。钻机不宜在坡度超过150的坡 面上行走;如坡度超过150,必须放下钻架并采取防倾覆措施。行走时,司机应先鸣喇叭,履带前后不准站人,不准900急转弯或在松软地面行走,通过高、 低压线路时,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钻机不应长时间在斜坡道上停留;没有充 分的照明,夜间不应远距离行走。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规定,为保证挖掘机连续作业,台阶 应有足够的爆破贮量,一般应满足挖掘机5一10天的采装要求。 (4)爆破器材外观检查项目应包括①雷管体不应压扁,破损,锈蚀,加 强帽不应歪斜。②导爆索表面要均匀且无折伤,压痕,变形,霉斑,油污。 ③导爆管管内无断药,无异物或堵塞,无折伤、油污、穿孔,端头封口。④粉状硝钱类炸药不应吸湿结块,乳化和水胶炸药不应稀化或变硬。
A.(1)(2)
B.(1)(3)
C.(2)(4)
D.(3)(4)
参考答案:B
解析:(1)不应用金属等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处理炮孔,可用木制或其 他不发生火星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掏出,用聚能药包诱爆。 (2)表述正确。导爆管起爆系统由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联结传 爆元件和起爆枪组成,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爆破器材。 (3)爆破器材外观检查项目应包括①雷管体不应压扁,破损,锈蚀,加 强帽不应歪斜。②导爆索表面要均匀且无折伤,压痕,变形,霉斑,油污。 ③导爆管管内无断药,无异物或堵塞,无折伤、油污、穿孔,端头封口。④粉状硝按类炸药不应吸湿结块,乳化和水胶炸药不应稀化或变硬。 (4)露天爆破中,选择底盘抵抗线大小,必须适合岩石的特性、所用炸 药的特性和数量以及炮孔直径大小。抵抗线过大,爆破质量将会恶化,特别是 在厚层岩石中将会产生根底,后冲作用大,甚至会出现硬埂,单位耗药量也会 显著增加。抵抗线过小,将使爆炸不能充分利用,爆破时沿抵抗线方向的岩石 不能充分破碎,高压气体便直接进人大气,从而使爆破效果大大降低。同时,会使炮孔数目增加,每延米爆破量减少,致使单位体积岩石的钻孔费用 增加。
第40题 钻机稳车时,应与台阶坡顶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松软岩体表面时, 千斤顶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为()m。
A.1
B.2 5
C.3 5
D.4
参考答案:C
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 6423)中对穿孔作业进行了规定,其中第5 . 2 . 2 . 1款提到,钻机稳车时,应与台阶坡顶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千斤顶中心至台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台车为1m,牙轮钻、潜孔钻、钢 绳冲击钻机为2 . 5m,松软岩体为3 . 5m。千斤顶下不应垫块石,并确保台阶 坡面的稳定。钻机作业时,其平台上不应有人,非操作人员不应在其周围停 留。钻机与下部台阶接近坡底线的电铲不应同时作业。钻机长时间停机,应切 断机上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