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21题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收时间一般为( )
A.秋、冬两季
B.春末夏初
C.开花前
D.夏、秋两季
E.春季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所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如牛膝、党参、黄连、大黄、防风等。有些中药由于植株枯萎时间较早,则在夏季采收,如浙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参等。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在春天采集较好。
第2422题 可以采用“环剥技术”采收的是( )
A.苏术
B.牡丹皮
C.黄柏
D.白鲜皮
E.大血藤
参考答案:C
解析:
C
采皮时可用环状、半环状、条状剥取或砍树剥皮等方法。如杜仲、黄柏采用的“环剥技术”,即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离地面15~ 500px处向上至分枝处的树皮全部环剥下来,剥皮处用塑料薄膜包裹,不久便长出新皮,一般3年左右可恢复。
第2423题 续断在产地加工时应( )
A.发汗
B.熏硫
C.烫或蒸至无白心
D.曝晒
E.阴干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第2424题 《中国药典》禁用的药品加工方法 ( )
A.发汗
B.熏硫
C.蒸煮烫
D.切片
E.晾晒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因为熏硫后会留下刺激性气味或毒物,对人体有害,所以药典药取消这种加工方法。
第2425题 玄参在产地加工时应( )
A.发汗
B.熏硫
C.烫或蒸至无白心
D.曝晒
E.阴干
参考答案:A
解析:
A
玄参聽聽聽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根。聽聽聽 【产地】主产于浙江省。四川、湖北、江苏等省亦产。多为栽培品。聽聽聽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根。除去根茎,幼芽(供留种栽培用)、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聽聽聽 【性状鉴别】聽聽聽 药材聽 呈类圆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 500px,直径1~75px。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饮片聽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灰褐色。切面黑色,微有光泽,有的具裂隙。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第2426题 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入药用部分的产量
B.有效成分积累动态
C.植物的发育阶段
D.产地
E.毒性成分的含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D
聽中药材质量的好坏,与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多少密切相关。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除取决于药用植物品种、药用部位、产地、生产技术外,药材的采收年限、季节、时间、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产量和收获率。
第2427题 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加工方法是
A.切片、晒干
B.蒸、煮、烫后晒干
C.熏硫后晒干
D.“发汗”后晒干
E.阴干
参考答案:B
解析:
B
聽蒸、煮、烫含黏液质、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需先经蒸煮烫,则易干燥。白芍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五倍子、桑螵蛸杀蚜虫或虫卵。
第2434题 在产地加工中需要“发汗”的药材有
A.玄参
B.续断
C.人参
D.厚朴
E.杜仲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A,B,D,E
聽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第2435题 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
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
B.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
D.果实成熟期
E.种子成熟期
参考答案:B
解析:
B
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花开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第2438题 大黄的采收时间是
A.秋末茎叶枯萎时
B.夏季果熟期
C.枝叶茂盛期
D.花由黄变红时
E.幼果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A
大黄一般在秋、冬两地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大青叶一般在枝叶茂盛期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