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181题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芳香水剂为液体剂型
B.颗粒剂为固体剂型
C.溶胶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细微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第2182题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包括()
A.温度
B.溶剂
C.pH
D.表面活性剂
E.辅料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药物制剂稳定的外界因素包括:温度光线 空气(氧) 金属离子 湿度和水分 包装材料。故答案为A。
第2183题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不包括()
A.pH
B.广义酸碱催化
C.光线
D.溶剂
E.离子强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处方因素包括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等,光线为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故答案为C。
第2184题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 )
A.pH值
B.广义酸碱催化
C.光线
D.溶剂
E.离子强度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A,B,D,E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处方因素。影响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及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光线属于外界因素,故答案选ABDE。
第2186题 青霉素G钾制成粉针剂的目的是()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降低离子强度使药物稳定
E.防止药物聚合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青霉素G钾制成粉针剂的目的。由于青霉素性质不稳定,易水解的特点,故须制成粉针剂,以防止其水解,故答案选B。
第2187题 硫酸锌滴眼剂中加入少量硼酸的目的是()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降低离子强度使药物稳定
E.防止药物聚合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滴眼剂中硼酸的用途。硫酸锌滴眼剂中加入少量硼酸的目的是防止药物水解。故答案选B。
第2188题 苯巴比妥钠注射剂中加有60%丙二醇的目的是()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降低离子强度使药物稳定
E.防止药物聚合
参考答案:A
解析:
A
本题考查注射剂中丙二醇的用途。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非水溶剂一般可与水混合使用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或稳定性。故答案选A。
第2189题 某药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其中k=0.02018h-,那此药的有效期为()
A.50h
B.20h
C.5h
D.2h
E.0.5h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药品有效期的计算方法。药品的降解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时,t0.9=0.1054/k=0.1054/0.02018=5.2h,故答案为C。
第2190题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下列药品有效期标注格式,正确的是()
A.有效期3年
B.失效期至××××年××月××日
C.有效期至××××.×.×.
D.有效期至××××/××/××
E.有效期至××-××-××××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药品有效期的标注格式。
第2191题 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
B.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C.药物的降解速度受溶剂的影响,但与离子强度无关
D.固体制剂的赋形剂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E.表面活性剂可使一些容易水解的药物稳定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药物稳定性相关知识点。药物的降解速度受溶剂的影响,但是离子强度也会影响药物的降解速度,故答案选C。
第2192题 药物稳定性试验中,影响因素试验包括()
A.高温试验
B.高湿度试验
C.强光照射试验
D.加速试验
E.长期试验
参考答案:ABC
解析:
A,B,C
本题考查药物稳定性试验。药物稳定性试验中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强光照试验。故答案选ABC。
第2193题 维生素A制成β-环糊精包含物的目的是()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降低离子强度使药物稳定
E.防止药物聚合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维生素A的特点及环糊精包合物的特点。维生素A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耐酸碱,但易为紫外线破坏,用环糊精包合后可以使其与之隔绝,增加稳定性,故答案选C。
第2194题 下列配伍变化,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A.水杨酸遇铁盐颜色变深
B.硫酸镁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产生沉淀
C.芳香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使挥发油分离出来
D.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混合制成溶液时,维生素B12效价显著降低
E.乌洛托品与酸性药物配伍产生甲醛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物理配伍变化相关知识点。物质配伍变化是指药物配伍时发生了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的外观或内在质量的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化学配伍变化是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变化而失效。化学作用的产生一般表现在产生沉淀、变、润湿或液化、产生气体、爆炸或燃烧等现象上,但亦有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学难以从外观看出来。ABDE均为化学配伍变化,C为物理配伍变化,故答案为C。
第2195题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若加入到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中出现沉淀是由于
A.直接反应引起
B.pH改变引起
C.离子作用引起
D.盐析作用引起
E.溶剂组成改变引起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盐析作用相关知识点。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故答案为D。
第2196题 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A.含酚羟基的药物遇铁盐后颜色变深
B.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发生爆炸
C.乌洛托品与酸类药物配伍产生甲醛
D.氯霉素注射液与少量葡萄糖输液混合产生沉淀
E.生物碱盐溶液遇鞣酸产生沉淀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物理配伍变化相关知识点。物质配伍变化是指药物配伍时发生了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的外观或内在质量的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一般属于外观上的变化,如果条件改变还可能恢复制剂的原来形式。化学配伍变化是指药物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质变化而失效。化学作用的产生一般表现在产生沉淀、变、润湿或液化、产生气体、爆炸或燃烧等现象上,但亦有许多药物的分解、取代、聚合、加成等化学难以从外观看出来。ABCE均为化学配伍变化,D为物理配伍变化,故答案为D。
第2197题 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
A.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0%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70%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8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59%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D
解析:
D
本题考查药品有效期的概念。药品有效期指药物的含量降解为原含量的90%所需要的时间,故答案为D。
第2198题 为避免氧气的存在而加速药物的降解()
A.采用棕色瓶密封包装
B.产品冷藏保存
C.制备过程中充入氮气
D.处方中加入EDTA钠盐
E.调节溶剂的pH
参考答案:C
解析:
C
本题考查药品的包装与贮存相关知识点。对光线敏感的药物需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对温度敏感的药物需要冷藏贮存;制备过程中充入氮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氧气对药物的影响;EDTA的加入可以络合金属离子,增加药物稳定性;pH敏感的药物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保证pH稳定,故答案为C。
第2199题 所制备的药物溶液对热极为敏感()
A.采用棕色瓶密封包装
B.产品冷藏保存
C.制备过程中充入氮气
D.处方中加入EDTA钠盐
E.调节溶剂的pH
参考答案:B
解析:
B
本题考查药品的包装与贮存相关知识点。对光线敏感的药物需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对温度敏感的药物需要冷藏贮存;制备过程中充入氮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氧气对药物的影响;EDTA的加入可以络合金属离子,增加药物稳定性;pH敏感的药物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保证pH稳定,故答案为B。
第2200题 有关药品包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包装系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
B.外包装选用不易破损的包装,以保证药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质量
C.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上必须印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D.Ⅱ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E.Ⅰ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参考答案:ABC
解析:
A,B,C
本题考查药品包装相关知识点。内包装系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外包装选用不易破损的包装,以保证药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上必须印有非处方药专有标识;药品包装材料分为三类: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材料、容器为Ⅰ类包材;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材料、容器为Ⅱ类药包材;Ⅲ类药包材指Ⅰ、Ⅱ类以外其它可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故答案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