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有效方法是( )。
A.调查表法
B.分层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
第142题 工程质量控制的设计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
A.调查表法
B.分层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第143题 当需要使用施工作业工序抽样检验所得到的质量特性数据,分析工序质量的状况及原因时,可通过绘制( )进行观察判断。
A.直方图法
B.分层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通过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质量数据特征值的计算,估算施工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评价过程能力等。
第144题 实际质量特性分布在质量标准要求界限中间,且实际质量特性分布的范围接近质量标准要求界限,没有余地,生产过程一旦发生小的变化,产品的质量特性值就可能超出质量标准,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质量分布位于标准之内
B.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缩小质量分布范围
C.对原材料、设备、工艺、操作等控制要求适当放宽些
D.应迅速采取措施,使直方图移到中间来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在质量标准要求界限中间,且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接近质量标准要求界限的范围,没有余地,生产过程一旦发生小的变化,产品的质量特性值就可能超出质量标准。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缩小质量分布范围。
第145题 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是( )。
A.控制图法
B.直方图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第146题 下列质量管理应用的统计方法中,具有动态分析功能的是( )。
A.控制图法
B.直方图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只有动态分析法,才能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的 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出现废品的作用。控制图就是典型的动态分析法。
第147题 质量管理人员为了及时掌握生产过程质量的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采用( )进行跟踪分析。
A.控制图法
B.直方图法
C.排列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第148题 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是( )。
A.控制图法
B.相关图法
C.直方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多属相关关系。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149题 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运用调查表法可以( )。
A.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
B.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
C.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D.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统计调查表法又称统计调査分析法,它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
第150题 采用排列图法划分质量影响因素时,累计频率达到75%对应的影响因素是( )。
A.主要因素
B.次要因素
C.一般因素
D.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排列图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横坐标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第151题 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运用因果分析图法可以( )。
A.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
B.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
C.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
D.分析判断质量状况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第152题 在质量管理排列图中,对应于累计频率曲线80%~90%部分的,属于( )影响因素。
A.一般
B.主要
C.次要
D.其他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左侧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示意某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实际应用中,通常校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第153题 某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质量问题,采用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这种方法是( )。
A.直方图法
B.排列图法
C.控制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第154题 排列图的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示意某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累计频率为90%~100%部分属于( )因素。
A.主要
B.一般
C.次要
D.特殊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 组成,左侧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列,直方形的高度示意某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实际应用中,通常校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第155题 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将形成( )直方图。
A.折齿型
B.左(或右)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折齿型,是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
第156题 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将形成( )直方图。
A.折齿型
B.左(或右)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左(或右)缓坡型,主要是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
第157题 由于原材料发生变化,或者临时他人顶班作业,将形成( )直方图。
A.折齿型
B.左(或右)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孤岛型,是原材料发生变化.或者临时他人顶班作业造成的。
第158题 将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的质量特性统计数据混在一起整理,将形成( )直方图。
A.折齿型
B.左(或右)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双峰型,是由于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
第159题 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将形成( )直方图。
A.绝壁型
B.左(或右)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绝壁型,是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第160题 利用直方图分布位置判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如果质量分布范围已超出标准下限之外,说明( )。
A.质量能力偏大
B.已出现不合格品
C.过程能力不足
D.易出现不合格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质量分布范围B已超出标准下限之外,说明已出现不合格品。此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质量分布位于标准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