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81题 关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检测规定,正确的有()。
A.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
B.混凝土从出料至入模的时间不超过20min,可仅在搅拌地点检测
C.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检测不应少于一次
D.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E.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
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第182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运送混凝土的容器或管道应不漏浆、不吸水、内壁光滑平整
B.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C.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时,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D.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
E.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可向搅拌车内加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混凝土运输:
①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
②运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容器或管道应不漏浆、不吸水,内壁光滑平整,能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
③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④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地点后,应按规定检测其坍落度,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⑤预拌混凝土在卸料前需要掺加外加剂时,应在外加剂掺入后采用快挡旋转搅拌罐进行搅拌;外加剂掺量和搅拌时间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
⑥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⑦预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90min,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技术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
第183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浇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B.确认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
C.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
D.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E.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②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要适应各施工环节的实际能力,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对于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
③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④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水平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捣实,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2.1-4的要求。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捣。当施工无特殊振捣要求时,可采用振捣棒进行捣实,插入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振动作用半径的1.5倍,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拌合物50~100mm进行振捣;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部件。振捣持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浇筑厚度不大于200mm的表面积较大的平面结构或构件时,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
第184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洒水养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0℃
B.当气温低于5℃时,应对混凝土采取保湿措施
C.抗渗或高强度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D.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E.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在保证强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
参考答案:CE
解析:
混凝土养护:
①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对象、环境、水泥品种、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养护方案,并应严格执行方案规定的养护制度。
②混凝土施工可采用浇水、覆盖保湿、喷涂养护剂、冬季蓄热养护等方法进行养护;混凝土构件或制品厂生产可采用蒸汽养护、湿热养护或潮湿自然养护等方法进行养护。选择的养护方法应满足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的要求。
③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在保证强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制定操作工艺。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严密,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
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
⑤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应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第185题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
A.优质粉煤灰
B.磨细矿渣粉
C.磨细石灰粉
D.硅粉
E.磨细天然沸石粉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
第186题 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
A.减水剂
B.早强剂
C.缓凝剂
D.速凝剂
E.稀释剂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
第187题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等设施下落。
A.减速装置
B.匀速装置
C.串筒
D.溜槽
E.振动溜管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第188题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确认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后,进行()。
A.外观检查
B.强度检验
C.硬度检验
D.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E.动载锚固性能试验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第189题 金属螺旋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和检验的项目有()。
A.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B.核对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
C.外观质量检查
D.径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检验
E.金属螺旋管每批数量不应超过10000m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管道的检验:
a.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应进行管道外观质量检查、径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检验。检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
b.管道按批进行检验。金属螺旋管每批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钢带所制作的产品组成,累计半年或50000m生产量为一批。塑料管每批由同配方、同工艺、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组成,每批数量不应超过10000m。
第190题 预应力钢绞线进场时应检查和检验的项目有()。
A.表面质量
B.弯曲试验
C.外形、尺寸
D.刚度试验
E.力学性能试验
参考答案:ACE
解析: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丝、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每批逐盘进行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再从每批中任取3盘,在每盘任一端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及其他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报废,并从同批次未试验过的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应逐盘检验,合格者接收。
b.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c.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第191题 后张法预应力梁体,锚具封闭保护应符合的要求有()。
A.凸出的锚具应采用比构件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无收缩防水砂浆封闭保护
B.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处于一类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
C.凸出式锚具封锚应配置钢筋网片
D.锚具封闭前,锚具和夹片应涂防腐蚀油脂
E.锚具封闭后,封锚混凝土或砂浆应密实、无可视裂纹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锚具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凸出或内凹锚具应采用与预应力结构构件相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无收缩防水砂浆封闭保护。
b.外露锚具和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处于一类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处于二类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处于三类环境时,不应小于80mm。
c.锚具封闭前应将周围混凝土界面凿毛并冲洗干净,凸出式锚具封锚应配置钢筋网片。
d.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具封闭前,锚具和夹片应涂防腐蚀油脂,并设置封端塑料盖帽封闭。对处于二类、三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及其锚固系统应达到全封闭保护状态。
e.锚具封闭后,封锚混凝土或砂浆应密实、无可视裂纹。
第192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预应力混凝土配制要求的有()。
A.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B.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
C.严禁使用含氧化物的外加剂、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
D.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0.09%
E.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
参考答案:ABE
解析:
(1)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³。
(2)预应力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3)预应力混凝土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0.06%。
第193题 下列预应力张拉施工规定中,正确的有()。
A.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B.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C.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D.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300次张拉作业
E.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8%以内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基本要求:
①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③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④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对张拉力、压力表读数、张拉伸长值、锚固回缩及异常情况处理等作出详细记录。
⑤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⑥张拉设备的校准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张拉设备应配套校准,配套使用。
第194题 下列先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规定中,正确的有()。
A.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断筋或滑丝数量不得超过1‰
B.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C.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差值不得大于5%
D.预应力筋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
E.设计未规定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
参考答案:BDE
解析:
(2)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①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②预应力筋连同隔离套管应在钢筋骨架完成后一并穿入就位。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对梁体钢筋及模板进行切割或焊接。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
③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行。
④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其张拉程序应符合表2.1-5的要求。
⑤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不得断丝、断筋或滑丝。
⑥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放张前,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
第195题 下列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规定中,正确的有()。
A.设计未要求,张拉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70%
B.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
C.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D.当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E.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或滑丝数量不得超过1‰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且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后,方可进行张拉。
b.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地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c.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d.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方式。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e.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不得断丝、断筋或滑丝。
第196题 下列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A.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35℃
B.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
C.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水泥浆试块,标养28d
D.孔道宜采用自制的灌浆料进行灌浆
E.对预埋管成型的孔道宜采用水冲洗后再灌浆
参考答案:BC
解析:
(5)道压浆:
①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
②灌浆前应全面检查预应力筋孔道、灌浆孔、排气孔、泌水管等是否畅通。对抽芯成型的混凝土孔道宜采用水冲洗后灌浆;对预埋管成型的孔道不得用水冲洗孔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清孔。
③灌浆前对锚具夹片空隙和其他可能漏浆处需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结构胶等方法封堵,待封堵材料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灌浆。采用真空辅助灌浆时,应先将张拉端多余钢绞线切除,并用无收缩砂浆或专用灌浆密封罩将端部封闭。
④孔道宜优先采用专用成品灌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置的浆体进行灌浆。
⑤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块,标养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⑥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⑦孔道内的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水泥浆设计强度的75%。
⑧在二类以上市政工程项目预制场内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不得使用非数控管道压浆设备。
第198题 在二类以上市政工程项目预制场内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时,不得使用()。
A.非数控预应力张拉设备
B.采用人工手动操作进行孔道压浆设备
C.数控预应力张拉设备
D.数控压浆设备
E.商品砂浆
参考答案:AB
解析:
在二类以上市政工程项目预制场内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不得使用非数控预应力张拉设备。
在二类以上市政工程项目预制场内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不得使用非数控管道压浆设备。
智能数控张拉设备指在张拉设备中加装了计算机逻辑数字化电控部件及互联网等技术形成的数控张拉控制和张拉数据传输的施工设备。不依靠人工手动控制,而是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仪器自动操作,完成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由实时张拉数据采集单元、工业遥控单元、千斤顶工作参数检测与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及辅助系统组成。
第199题 土围堰内坡脚与基坑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m。
A.1.0
B.1.1
C.1.2
D.1.3
参考答案:A
解析:
堰顶宽度可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流一侧可在1: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m。
第200题 机械挖基时,土围堰堰顶的宽度不宜小于()m。
A.3.5
B.3.0
C.2.5
D.2.0
参考答案:B
解析:
堰顶宽度可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流一侧可在1: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