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1184题)


第1021题 现浇混凝土工程中模板支撑系统立柱底部支撑结构的作用是(  )。


A.支承上层荷载

B.减少上层荷载

C.隔离上下层荷载

D.简化上部节点荷载


参考答案:A


解析:

模板支撑的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当支承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


第1022题 为合理传递荷载,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底部应设置(  )垫板。


A.

B.加气块

C.空心砖

D.聚苯板


参考答案:A


解析:

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当支承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


第1023题 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立柱支撑在地基上时,应验算(  )的承载力。


A.混凝土底板

B.地基土

C.基底2m以下持力层

D.混凝土垫层


参考答案:B


解析:

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当支承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


第1024题 关于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立柱对接接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5

B.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4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4

C.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D.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6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2


参考答案:C


解析: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第1025题 关于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立柱对接接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设置在同步内

B.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2

C.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400mm

D.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参考答案:D


解析: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第1026题 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立柱安装时,必须加设(  )。


A.竖向拉结和剪刀撑

B.水平拉结和剪刀撑

C.横向拉结和竖向拉结

D.水平拉结和竖向拉结


参考答案:B


解析:

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拉结和剪刀撑。


第1027题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时,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  )。


A.300mm

B.400mm

C.500mm

D.650mm


参考答案:C


解析: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时,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500mm。

采用碗扣式、盘扣式或盘销式钢管架作模板支架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650mm。


第1028题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  )及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要求进行防护。


A.1.8m

B.2.0m

C.2.5m

D.3.0m


参考答案:B


解析: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要求进行防护。


第1029题 采用碗扣式、盘扣式或盘销式钢管架作模板支架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  )。


A.350mm

B.450mm

C.500mm

D.65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时,插入立杆顶端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500mm。

采用碗扣式、盘扣式或盘销式钢管架作模板支架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大于650mm。


第1030题 关于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期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装置

B.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严禁堆放模板

C.刮风天气,不得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D.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以下时,可不搭设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


参考答案:A


解析: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要求进行防护。

(2)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不宜堆放模板,必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码放平稳,数量必须控制在架子或平台的允许荷载范围内。

(3)雨期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装置,沿海地区要考虑抗风和加固措施。

(4)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第1031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拆除现浇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的依据是结构(  )达到规定要求。


A.标准养护试块强度

B.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

C.混凝土浇筑后28d

D.混凝土浇筑后14d


参考答案:B


解析:

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


第1032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拆除的时间规定是(  )。


A.预应力筋受力前

B.预应力筋铺设后

C.预应力筋张拉前

D.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


参考答案:D


解析: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才能进行拆除。


第1033题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妥善处理后继续使用的规定是(  )达到要求。


A.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

B.标准养护试块强度

C.处理措施技术指标

D.混凝土实际强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善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才可继续拆除。


第1034题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除芯模或预留孔内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判断标准是(  )。


A.标准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要求

B.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要求

C.芯、孔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

D.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


参考答案:D


解析:

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第1035题 现场常用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主要技术指标是(  )。


A.标准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要求

B.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

C.混凝土养护时间达到要求

D.混凝土实体强度达到要求


参考答案:B


解析:

拆模之前必须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注:此处的技术负责人一般情况下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教材描述回答技术负责人即可。


第1036题 批准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申请手续的是(  )。


A.项目负责人

B.专业责任师

C.技术负责人

D.监理工程师


参考答案:C


解析:

拆模之前必须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注:此处的技术负责人一般情况下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教材描述回答技术负责人即可。


第1037题 设计无要求时,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的顺序是(  )。


A.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

B.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后拆承重

C.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承重,后拆非承重

D.先支先拆,后支后拆,先拆承重,后拆非承重


参考答案:B


解析: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要求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进行。


第1038题 起重机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对吊点的要求是(  )。


A.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

B.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四个吊点

C.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D.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一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三个吊点


参考答案:B


解析:

用起重机吊运拆除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拥牢后才可吊运。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第1039题 吊装作业时遇(  )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


A.

B.

C.

D.


参考答案:C


解析:

大雨、雾、大雪、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


第1040题 某分项工程高处作业高度10m,其高处等级、坠落半径分别是(  )。


A.一级、2m

B.二级、3m

C.三级、4m

D.四级、5m


参考答案:B


解析:

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

(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

(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落半径为4m。

(4)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