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章节精编习题(1184题)


第1061题 关于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台面脚手板要铺满钉牢

B.台面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C.台面不得超过15㎡,高度不得超过5m

D.平台移动时,不允许带人移动平台

E.平台上标明负责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移动式操作平台台面不得超过10m2,高度不得超过5m,台面脚手板要铺满钉牢,台面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平台移动时,作业人员必须下到地面,不允许带人移动平台。

(2)操作平台上要严格控制荷载,应在平台上标明负责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第1062题 吊装作业应根据(  )选择吊点。


A.重物的外形

B.重物的重心

C.起重机械额定荷载

D.吊装钢丝绳强度

E.工艺要求


参考答案:ABE


解析:

吊装作业应根据重物的外形、重心及工艺要求选择吊点。


第1063题 关于施工用电配电箱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总—分—开—单”顺序作分级设置,形成“四级配电”模式

B.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该分别设置

C.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箱体应统一编号

D.固定式配电箱应设围栏,并有防雨、防砸措施

E.分配电箱应尽量安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分散区域的中心地带


参考答案:BCD


解析:

(1)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箱(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并按照“总—分—开”顺序作分级设置,形成“三级配电”模式。

(2)施工用电配电系统各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位置要合理。分配电箱应尽量安装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区域的中心地带,确保三相负荷保持平衡。开关箱安装的位置应视现场情况和工况尽量靠近其控制的用电设备。

(3)施工现场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应形成两个用电回路,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该分别设置。

(4)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5)各级配电箱的箱体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箱体应统一编号。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固定式配电箱应设围栏,并有防雨防砸措施。


第1064题 关于施工用电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一般末级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40mA

B.干燥的场所中,漏电保护器要选用防溅型的产品

C.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2s

D.末级漏电保护器必须装配在开关箱内

E.潮湿、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中,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


参考答案:DE


解析:

在开关箱中作为末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在潮湿、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中,漏电保护器要选用防溅型的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第1065题 关于施工现场照明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B.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C.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D.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E.室外220V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m


参考答案:AB


解析:

(1)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2)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

(3)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4)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第1066题 关于外用电梯安全控制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外用电梯梯笼乘人、载物时,严禁超载使用

B.安装验收合格后,安装单位应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C.暴风雨过后,应组织对电梯各有关安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D.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0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

E.外用电梯与各层站过桥和运输通道,进出口处尚应设置常闭型的防护门


参考答案:ACE


解析:

外用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由使用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外用电梯底笼周围2.5m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


第1067题 关于打桩机械安全控制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高压线下两侧8m以内不得安装打桩机

B.桩机周围应有明显安全警示标牌或围栏,严禁闲人进入

C.施工前应针对作业条件和桩机类型编写专项施工方案

D.遇有大雨、雪、雾和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等恶劣气候,应停止作业

E.打桩机作业时应紧邻基坑、基槽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打桩机械安全控制要点:

(1)施工前应针对作业条件和桩机类型编写专项施工方案

(2)打桩机作业时应与基坑、基槽保持安全距离。

(3)桩机周围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牌或围栏。

(4)高压线下两侧10m以内不得安装打桩机。

(5)雷电天气无避雷装置的桩机应停止作业,遇有大雨、雪、雾和六级及六级以上强风等恶劣气候,应停止作业,并应将机顺风向停置,并增加缆风绳。


第1068题 背景:

北方某公建工程,建筑面积30000m2,施工单位为某建设集团公司。框架结构,建筑平面东西长75m,南北长45m,檐高36m。主入口为宽25m、高10m的悬挑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外围采取双排脚手架。

项目部规定脚手架工程的检查与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施工、安全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整体验收。监理单位认为上述安排存在不妥,提出了整改意见。

脚手架工程施工中,项目部规定了对脚手架杆件的设置和连结;并要求对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等内容进行定期重点检查。

施工单位对主入口支承脚手架进行荷载试验时,在加荷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自两边向中间对称加载的方法,使负荷偏载,重心偏移,脚手架立杆弯曲变形,造成脚手架失稳整体坍塌。

监理单位在脚手架专项方案审核中发现主入口支撑脚手架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只有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方法、拆除作业程序等内容。

问题:

1.指出监理单位认为的不妥之处?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2.脚手架工程定期检查应重点检查的内容还有哪些?

3.脚手架坍塌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一:项目部规定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

正确做法:根据相关规定,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

不妥之处二:按照施工方案整体验收。

正确做法:应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不妥之处三:项目施工、安全有关人员参加。

正确做法:应安排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参加。

2.脚手架工程定期检查应重点检查的内容还有:

(1)扣件螺栓是否有松动;

(2)架体应无明显变形;

(3)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有效,应无损坏缺失;

(4)是否有超载使用的现象。

3.脚手架倒塌的直接原因有:承载力不足,局部立杆被压弯失稳导致整体坍塌;加载过程没有按施工方案要求执行。



第1070题 背景:

某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15023m2,地上16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筏板地基。由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

结构施工时,采用垂直运输机械为塔式起重机,过程中安装了外用电梯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进度安排配置了相应的其他机具和设备。

结构与装饰装修交叉作业时,工程所在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抽查中发现,项目部只对塔吊按规定装设了避雷装置。检查组立即要求项目部对场地内的其他设备进行安全整改。

外用电梯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在取得监理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即投入了使用;拆卸施工中,项目部安排架子工人拆卸了外用电梯主体。

问题:

1.对现场使用的开关箱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间有哪些规定?

2.项目部还应对哪些设施装设避雷装置(至少写出四项,不限于该背景使用设备)?

3.外用电梯安装、拆卸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4.根据施工机具安全管理规定,圆盘锯的安全管理有哪些安全防护装置?



参考答案:↓


解析:

1.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间规定有:

(1)一般条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2)潮湿、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中,漏电保护器要选用防溅型的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2.项目部还应装设避雷装置的大型设施有(扩展):

(1)照明灯架;

(2)施工电梯等垂直提升装置;

(3)高大脚手架;

(4)各种大型设施。

3.不妥之处一:项目部取得监理单位同意即投入了使用。

理由:监理单位无此权力,因为只有在取得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核发的使用登记证明后方可投入使用。

不妥之处二:拆卸施工中,项目部安排架子工人拆卸了外用电梯主体。

理由:外用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实施。

4.圆盘锯的安全防护装置有:

(1)锯片防护罩;

(2)传动防护罩;

(3)挡网或棘爪;

(4)分料器;

(5)接零保护;

(6)漏电保护装置。


第1071题 施工现场使用有合格证明的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年限不得超过(  )年。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C


解析:

施工现场使用有合格证明的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年限不得超过3年。


第1072题 关于电梯井内安全防护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B.每隔两层(不大于12m)设两道安全平网

C.每隔三层(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D.每隔三层(不大于12m)设两道安全平网


参考答案:A


解析:

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在电梯施工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2层且不大于10m加设一道安全平网。电梯井内的施工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第1073题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1500mm时,应(  )。


A.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B.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C.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D.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参考答案:A


解析:

预留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 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 500mm 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②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 25~500mm 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③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1500mm时,应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④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第1074题 对于边长为150cm以上的洞口最符合现场实际的安全防护措施有(  )。


A.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B.坚实的盖板盖严

C.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栅防护

D.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第1075题 墙面等处落地竖向洞口最符合现场实际的安全防护措施是(  )。


A.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外张设安全平网

B.混凝土盖板盖严

C.洞口张设安全网

D.采用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参考答案:D


解析:

预留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②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25~500mm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③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1500mm时,应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④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第1076题 防护栏杆上、下横杆离地高度的规定分别是(  )m。


A.1.0~1.2、0.5~0.6

B.1.0~1.2、0.7~0.8

C.1.2~1.5、0.5~0.6

D.1.2~1.5、0.7~0.8


参考答案:A


解析: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2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


第1077题 当防护栏杆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  )深。


A.50~70cm

B.30~50cm

C.50~100cm

D.80~120cm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防护栏杆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外侧。


第1078题 下列基坑中,可不实施基坑工程监测的是(  )。


A.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基坑

B.开挖深度为4.5m的基坑

C.对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D.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


参考答案:B


解析:

下列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1)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

(2)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下列基坑:①土质基坑;②极软岩基坑、破碎的软岩基坑、极破碎的岩体基坑;③上部为土体,下部为极软岩、破碎的软岩、极破碎的岩体构成的土岩组合基坑。

(3)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


第1079题 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中,导致基坑隆起的原因是(  )。


A.支护埋置深度不足

B.止水帷幕处理不好

C.明沟排水不畅

D.刚度和稳定性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

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

(1)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2)由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

(3)由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流砂等引起的破坏。

(4)由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


第1080题 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中,导致管涌的原因是(  )。


A.支护埋置深度不足

B.止水帷幕处理不好

C.明沟排水不畅

D.刚度和稳定性不足


参考答案:B


解析:

基坑支护破坏的主要形式:

(1)由支护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破坏;

(2)由支护埋置深度不足,导致基坑隆起引起的破坏;

(3)由止水帷幕处理不好,导致管涌等引起的破坏;

(4)由人工降水处理不好引起的破坏。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