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所谓的“轰燃”发生在()阶段。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参考答案:B
解析:初起期是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减弱至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因此本题选B。
第162题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长72cm,重985g,燃料为气态丙烷,燃烧时间15min,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30cm,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这种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属于()。
A.混合燃烧
B.扩散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参考答案:A
解析:
预混燃烧:指在燃烧(或燃爆)前,可燃气体与空气通过旋流器进行充分混合, 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混合物, 被点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或爆炸。如家用燃气灶火焰、 接力用火炬的火焰、 气体切割焊接、 气体爆炸等。
第163题 评价粉尘爆炸的危险性有很多技术指标,如爆炸极限、最低着火温度、爆炸压力、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等。除上述指标外,下列指标中,属于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指标的还有()。
A.最大点火能量
B.最小点火能量
C.最大密闭空间
D.最小密闭空间
参考答案:B
解析:评价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特征参数是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第164题 粉尘爆炸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爆炸特征有()。
A.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产生的能量大
B.粉尘爆炸容易发生二次甚至多次爆炸
C.粉尘爆炸感应时间比气体爆炸长
D.粉尘爆炸持续时间比气体爆炸短
E.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气体爆炸快
参考答案:ABC
解析:粉尘爆炸的特征:①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D、E错误。②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燃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得多,因此选项C正确。③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因此选项B正确。
第165题 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粉尘较为普遍,下述粉尘中,不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是()。
A.木粉
B.淀粉
C.纸粉
D.水泥粉
参考答案:D
解析: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较多,常见的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尘、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尘、木粉尘、火炸药粉尘和大多数含有C、H元素及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
第166题 粉尘爆炸过程比气体爆炸过程复杂,爆炸条件有一定差异,下列粉尘爆炸条件中,不是必要条件的是()。
A.粉尘处于密闭空间
B.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C.粉尘悬浮在空气或助燃气体中并达到一定浓度
D.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参考答案:A
解析:粉尘爆炸的条件:①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②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③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第167题 下列爆炸中,属于气相爆炸的有()。
A.高锰酸钾和浓酸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B.氢气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
C.钢水和水混合产生的蒸汽爆炸
D.空气中飞散的铝粉引起的爆炸
E.乙炔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参考答案:BDE
解析:选项B、D、E属于气相爆炸,选项A属于固相爆炸,选项C属于液相爆炸。
第168题 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下列各组常见粉尘中,都能够发生爆炸的是()。
A.纸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石英粉尘
B.煤粉尘、粮食粉尘、水泥粉尘、棉麻粉尘
C.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玻璃粉尘
D.金属粉尘、煤粉尘、粮食粉尘、木粉尘
参考答案:D
解析:常见的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的物质有金属粉尘(如镁粉、铝粉等)、煤粉尘、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纸粉尘、木粉尘、火炸药粉尘和大多数含有C、H及与空气中氧反应能放热的有机合成材料粉尘等。
第169题 按照爆炸反应相的不同,爆炸可以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下列各种爆炸中,属于气相爆炸的有()。
A.熔融的钢水与水混合产生蒸汽爆炸
B.空气和氢气、丙烷、乙醚等混合气的爆炸
C.油压机喷出的油雾、喷漆作业引起的爆炸
D.空气中飞散的铝粉、镁粉、亚麻、玉米淀粉等引起的爆炸
E.乙炔、乙烯、氯乙烯等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参考答案:BCDE
解析:选项A属于液相爆炸,选项B、C、D、E属于气相爆炸。
第170题 可燃气体爆炸一般需要可燃气体、空气或氧气、点火源三个条件。但某些可燃气体,即使没有空气或氧气参与,也能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分解爆炸。下列各组气体中,均可以发生分解爆炸的是()。
A.乙炔、环氧乙烷、甲烷
B.乙炔、环氧乙烷、四氟乙烯
C.乙炔、甲烷、四氟乙烯
D.环氧乙烷、甲烷、四氟乙烯
参考答案:B
解析:某些气体如乙炔、乙烯、环氧乙烷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除上述气体外,分解爆炸性气体还有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等。
A.燃烧反应过程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
B.燃烧反应过程的扩散阶段是指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粒子
C.燃烧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阶段是指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惰性分子和稳定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
D.决定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主要条件是反应过程中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参考答案:A
解析:燃烧反应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扩散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别从释放源通过扩散达到相互接触,所需时间称为扩散时间。②感应阶段。可燃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受点火源能量,离解成自由基或活性分子,所需时间称为感应时间。③化学反应阶段自由基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分子和新的自由基,完成燃烧反应,所需时间称为化学反应时间。
A.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低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
B.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
C.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反复较长时间的地震波
D.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导致地面上的粉尘扬起,引起火灾
参考答案:B
解析: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因此选项A错误。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因此选项B正确。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因此选项C错误。发生爆炸时,如果车间、库房(如制氢车间、汽油库或其他建筑物)里存放有可燃物,会造成火灾;高处作业人员受冲击波或震荡作用,会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会使积存在地面上的粉尘扬起,造成更大范围的二次爆炸等。因此选项D错误。
第173题 某些气体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下列气体中,属于分解爆炸性气体的是()。
A.—氧化碳
B.乙烯
C.氢气
D.氨气
参考答案:B
解析:某些气体如乙炔、乙烯、环氧乙烷等,即使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能被点燃爆炸,其实质是一种分解爆炸。除上述气体外,分解爆炸性气体还有臭氧、联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氢、四氟乙烯等。
第174题 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其基本含义是指这类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的()范围。
A.温度
B.浓度
C.压力
D.点火能量
参考答案:B
解析:爆炸极限分为爆炸浓度极限和爆炸温度极限。后者很少用到,通常所指的都是爆炸浓度极限。该极限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纤维与空气形成的能够被引燃并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
第175题 下列事故类型中,属于特别重大事故火灾的是造成()的火灾事故。
A.30人以上死亡
B.100人以上重伤
C.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
D.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E.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参考答案:ABC
解析: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第176题 粉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堆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遇到新的点火源再次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
A.二次爆炸
B.爆炸感应
C.气固两相流反应
D.爆炸上升
参考答案:A
解析:粉尘爆炸的特点包括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因为粉尘初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堆积的粉尘扬起,悬浮在空气中,在新的空间形成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的混合物,加之外围粉尘迅速填补第一次爆炸形成的负压区,而飞散的火花和辐射热成为点火源,引起第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第177题 某钢厂在出钢水的过程中,由于钢包内有雨水,熔融的钢水在进入钢包后,发生了剧烈爆炸,造成8死5伤的严重后果。该爆炸属于()。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相爆炸
D.液相爆炸
E.气液两相爆炸
参考答案:AD
解析:物理爆炸现象是容器内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并以高速释放内在能量。化学爆炸现象是容器内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生成高压、高温,其爆炸危害程度往往比物理爆炸现象严重。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在剧烈燃烧时引起的爆炸(喷雾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等。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对于该题目,钢水和雨水明显为物理融合,发生物理爆炸。又由于是两种不同液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所以为液相爆炸。
第178题 粉尘爆炸是一个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气固二相流反应,与气体爆炸相比,下列关于粉尘爆炸速度、燃烧时间、能量、破坏程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B.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爆炸大,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C.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短,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D.粉尘爆炸速度比气体爆炸大,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小,破坏程度大
参考答案:A
解析: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
第179题 粉尘爆炸是一瞬间的连锁反应,属于不稳定的汽固二相流反应,其爆炸过程比较复杂,下列关于粉尘爆炸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具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B.产生的能量大,破坏作用大
C.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大
D.爆炸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很多
参考答案:C
解析:粉尘爆炸的特点:①粉尘爆炸速度或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比气体爆炸小,但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程度大。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②爆炸感应期较长。粉尘的爆炸过程比气体的爆炸过程复杂,要经过尘粒的表面分解或蒸发阶段及由表面向中心燃烧的过程,所以感应期比气体爆炸长得多。因此选项D正确。③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因此选项A正确。
第180题 某企业由于甲烷燃烧导致火灾,致使企业员工死亡4人,重伤15人,该起火灾事故属于()。
A.特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一般火灾
D.较大火灾
参考答案:D
解析: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