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机械的本质安全设计是指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安全设计方法,下列设计要素中,不属于本质安全设计的是()。
A.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B.限制机械应力
C.保证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D.设计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本质安全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的结构形式、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保证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机械的可靠14设计、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因此选项A、B、C属于本质安全设计,不包括选项D。
第2题 机械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装置、保护装置及其他补充保护措施。保护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实现消除或减小风险的目的。下列用于机械安全防护措施的机械装置中,不属于保护装置的是()。
A.联锁装置
B.能动装置
C.限制装置
D.固定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保护装置是指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常见的有联锁装置、敏感保护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能动装置、限制装置等。因此选项A、B、C属于保护装置。防护装置是指通常采用壳、罩、屏、门、盖、栅栏等结构和封闭式装置,用于提供防护的物理屏障,将人与危险隔离,为机器的组成部分。固定装置属于防护装置。综上所述,本题选D。
第3题 皮带传动的危险出现在皮带接头及皮带进入到皮带轮的部位,通常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进行防护。下列皮带传动系统的防护措施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皮带轮中心距在3m以上,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进行防护
B.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进行防护
C.皮带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皮带回转速度在9m/min以下,未设防护
D.皮带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上,皮带轮中心距在3m以下,未设防护
参考答案:C
解析:皮带传动装置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设计应合理,不应影响机器的运行。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下歹!J几种情况下,即使在离地面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因此选项A、B、D符合安全要求,选项C不符合安全要求。
第4题 本质安全设计措施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少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安全措施。下列采用的安全措施中,属于本质安全设计措施的是()。
A.采用安全电源
B.设置防护装置
C.设置保护装置
D.设置安全标志
参考答案:A
解析:采用安全电源属于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中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第5题 在机器安全防护装置的具体分类中,只有该安全防护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同时只有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该安全防护装置才能开启。这一机器安全防护装置是()。
A.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B.联锁防护装置
C.控制安全装置
D.自动安全装置
参考答案:B
解析:联锁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开闭状态直接与防护的危险状态相联锁,只要防护装置不关闭,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就不能执行,只有当防护装置关闭时,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才有可能执行;在危险机器功能执行过程中,只要防护装置被打开,就给岀停机指令。
第6题 保护装置是通过自身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某种危险,从而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常见种类包括联锁装置、能动装置、敏感保护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限制装置等。下列关于保护装置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联锁装置是防止危险机器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停机的装置
B.限制装置是防止机器或危险机器状态超过设计限度的装置
C.能动装置是与停机控制一起使用的附加手动操纵装置
D.敏感保护装置是探测周边敏感环境并发出信号的装置
参考答案:B
解析:联锁装置是指用于防止危险机器功能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指只要防护装置未关闭)运行的装置,可以是机械、电气或其他类型的。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A错在“停机”二字。限制装置是指防止机器或危险机器状态超过设计限度(如空间限度、压力限度、载荷限度等)的装置。因此B选项正确。能动装置是指一种附加手动操纵装置,与启动控制一起使用,并且只有连续操作时,才能使机器执行预定功能。因此选项C错误。敏感保护装置是指用于探测人体或人体局部,并向控制系统发出正确信号以降低被探测人员风险的装置。因此选项D错误。
第7题 在机器安全防护装置的具体分类中,()若不用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可能拆除或打开。
A.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B.联锁防护装置
C.控制安全装置
D.自动安全装置
参考答案:A
解析:固定安全防护装置应采用永久固定(如焊接等)或借助紧固件(如螺栓等)方式固定,若不用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可能拆除或打开。
第8题 机械行业的主要伤害类型中,在已经断电的桥式起重机滑轨上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跌落造成的伤害,属于()伤害。
A.起重
B.车辆
C.坍塌
D.高处坠落
参考答案:A
解析: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械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第9题 旋转机械的运动部分是最容易造成卷入危险的部位,为此,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械釆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卷入危险的发生。下列针对机械转动部位的防卷入措施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A.无凸起光滑的轴旋转时,存在将衣物挂住并将其缠绕进去的危险,故应在其暴露部位安装护套
B.对于有凸起部分的转动轴,其凸起物能挂住衣物和人体,故这类轴应做全面固定封闭罩
C.对于对旋式轧辊,即使相邻乳辊的间距很大,也有造成手臂等被卷入的危险,应设钳形罩防护
D.对于辊轴交替驱动辊式输送机,应在运动辊轴的上游安装防护罩
E.通过牵引辊送料时,为防止卷人,应采取在开口处安装钳形条、减小开口尺寸的方式进行防护
参考答案:BC
解析:转动的危险部位及其防护:1)转动轴(无凸起部分):当轴旋转时,无论其多光滑,都可能会将松散的衣物等挂住,并将其缠绕在轴上。由于没有适当的位置来安装固定式防护装置,一般是通过在光轴的暴露部分安装一个松散的、与轴具有12mm净距的护套来对其进行防护,护套和轴可以相互滑动。为安装方便,护套沿轴向被分成两部分,将其覆盖在轴上并用圆形卡子或者强力胶带将两部分联结起来。因此选项A错误。2)转动轴(有凸起部分):在旋转轴上的凸起物不仅能挂住衣物,造成缠绕,而且当人体和凸起物相接触时,还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具有凸起物的旋转轴应利用固定式防护罩进行全面封闭。因此选项B正确。3)对旋式乳辊:即使相邻轧辊的间距很大,但是操作人员的手、臂以及身体都有可能被卷入。一般采用钳形防护罩进行防护。因此选项C正确。4)牵引辊:当操作人员向牵引辊送入材料时,人们需要靠近这些转辊,其风险较大。可以安装一个钳形条,通过减少间隙来提供保护,通过钳形条上的开口,便于材料的输送。因此选项E错误。5)辊式输送机(辊轴交替驱动):应该在驱动轴的下游安装防护罩。如果所有的辊轴都被驱动,将不存在卷入的危险,故无需安装防护装置。因此选项D错误。
第10题 某机械厂一次桥式起重机检修中,一名检修工不慎触及带电的起重机滑触线,遭到强烈电击,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身亡。从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角度分析,这起死亡事故属于()类型的事故。
A.车辆伤害
B.触电
C.高处坠落
D.其他伤害
参考答案:B
解析: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高处坠落,是指在髙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第11题 在人和危险源之间构成安全保护屏障是安全防护装置的基本功能,为此,安全防护装置应满足与其保护功能相适应的要求。下列对安全防护装置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A.安全防护装置在机器的使用寿命内应能良好地执行其功能并保证其可靠性
B.安全防护装置结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C.安全防护装置应容易拆卸
D.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增加操作难度或强度
E.安全防护装置不应增加任何附加危险
参考答案:ABE
解析:在人和危险之间构成安全防护屏障是安全防护装置的基本安全功能,为此,安全防护装置必须满足与其防护功能相适应的要求:1)满足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要求。应保证在机器的整个可预见的使用寿命期内,能良好地执行其功能;便于检查和修理,能够更换失效材料和性能下降的零部件,保证装置的可靠性;其功能除了防止机械性危险外,还应能防止由机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各种非机械性危险。因此选项A正确。2)结构件的抗破坏性。结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坚固耐用,不易损坏,能有效抵御飞岀物的打击危险或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应有的变形;应与机器的工作环境相适应,结构件无松脱、裂损、腐蚀等危险隐患。因此选项B正确。3)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险。可能与使用者接触的各部分不应产生对人员的伤害或阻滞(如避免尖棱利角、加工毛刺、粗糙的边缘等);防止有害物质(流体、切屑、粉尘、烟气、辐射等)的泄漏和遗散。因此选项E正确。4)不应出现漏防护区。不易拆卸(或非专用工具不能拆除);不易被旁路或避开。因此选项C错误。5)不影响机器的预定使用。不得与机械任何正常可动结构件产生运动抵触;对机器使用期间各种模式的操作产生的干扰最小,不因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增加操作难度或强度;对观察生产过程的视野障碍最小。因此选项D错误。
A.建筑构件坍塌砸人
B.车辆对人的撞击
C.起吊重物砸人
D.机床上工件飞岀伤人
参考答案:D
解析: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第13题 机械性危害是指致伤物通过机械运动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组织或机能被破坏。产生机械性危害的条件因素主要有()。
A.动能
B.相对位置
C.势能
D.质量和稳定性
E.危险温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属于产生机械性危害的条件因素。选项E属于非机械性危险。
第14题 某企业对厂内一桥式起重机进行大修。大修结束试运行过程中,一把扳手从桥式起重机桥架的工艺孔中坠落,正好砸中起重机下方行走的一名员工的头部,致其头部受伤。该起事故的事故类型属于()。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起重伤害
D.其他伤害
参考答案:C
解析: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械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
第15题
皮带传动机构具有一定的风险,下图为皮带传动机构示意图,图上标示了A、B、C、D、E五个部位,属于危险部位的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DE
解析:
皮带传动机构的危险部位是皮带接头及皮带进入皮带轮的部位。
第16题 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个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是最危险的部位。不管啮合齿轮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装设安全防护装置。下列关于齿轮安全防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半封闭的防护装置
B.齿轮防护罩可利用有金属骨架的钢丝网制作
C.齿轮防护罩应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
D.在齿轮防护罩开启的情况下机器不能启动
参考答案:A
解析: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因此选项A错误。防护装置的材料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必须坚固牢靠,保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振动。因此选项B正确。要求装置合理,防护罩的外壳与传动机构的外形相符,同时应便于开启,便于机器的维护保养,即要求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因此选项C正确。防护罩内壁应涂成红色,最好装置电气联锁,使防护装置在开启的情况下机器停止运转。因此选项D正确。
第17题 机械本质安全设计是指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设计方法。下列关于机械本质安全设计的方法中,不属于机械本质安全设计范畴的是()。
A.设计安全的控制系统
B.设计合理的人行通道
C.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D.合理的结构形式
参考答案:B
解析:本质安全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的结构形式、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机械的可靠性设计、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因此选项A、C、D为机械本质安全设计范畴,选项B不属于机械本质安全设计范畴。
第18题 消除或减少相关风险是实现机械安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一般通过本质安全技术、安全防护措施、使用信息来实现。下列实现机械安全的对策和措施中属于安全防护措施的是()。
A.采用易熔塞、限压阀
B.设置信号和警告装置
C.采用安全可靠的电源
D.设置双手操纵装置
参考答案:D
解析:本质安全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机器设计或工作特性,来消除危险或减小与危险相关的风险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的结构形式、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机械的可靠性设计、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易熔塞、限压阀属于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安全可靠的电源属于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安全防护措施是指从人的安全需要出发,采用特定技术手段,防止仅通过本质安全设计措施不足以减小或充分限制各种危险的安全措施,包括防护装置、保护装置及其他补充安全保护措施。双手操纵装置属于保护装置。使用信息由文本、文字、标记、信号、符号或图表等组成,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的形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以指导使用者安全、合理、正确地使用机器,警示剩余风险和可能需要应对机械危险事件。信号和警告装置属于使用信息。综上所述,本题选D。
第19题 下列属于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的有()。
A.固定式防护装置
B.敏感保护装置
C.能动装置
D.机械抑制装置
E.有源光电保护装置
参考答案:BCDE
解析:机械安全保护装置是指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按功能不同,保护装置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联锁装置、能动装置、保持一运行控制装置、双手操纵装置、敏感保护装置、有源光电保护装置、机械抑制装置、限制装置、有限运动控制装置(也称行程限制装置)。因此选项B、C、D、E属于机械安全保护装置。选项A固定式防护装置属于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第20题 实现本质安全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治本之策。下列机械安全措施中,不属于机械本质安全措施的是()。
A.避免材料毒性
B.事故急停装置
C.采用安全电源
D.机器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A避免材料毒性属于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选项C采用安全电源属于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选项D机器的稳定性属于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选项B事故急停装置属于补充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