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章节练习考试题库(374题)


第201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包括()。


A.用人单位的名称、住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B.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C.劳动合同期限

D.社会保险

E.补充保险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③劳动合同期限;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⑥劳动报酬;⑦社会保险;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⑨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选项E属于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事项。


第202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B.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应当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申请支付令

D.用人单位变更开户银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E.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参考答案:AE


解析:选项B错误,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选项C错误,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选项D错误,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203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情形,劳动者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

C.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D.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E.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ABDE


解析: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③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⑤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选项C属于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204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用人单位自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B.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但是需要向劳动者收取工作服押金

C.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订立劳动合同,口头签订的劳动合同需要留存录音等证据

E.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CE


解析:选项A错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选项B错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选项D错误,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205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C.试用期不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D.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E.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6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参考答案:BD


解析:选项A错误,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选项C错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选项E错误,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206题 用人单位(),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A.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B.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C.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D.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A属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选项C属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选项D属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第207题 甲、乙、丙、丁均是某煤矿企业的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如果强令甲冒险作业并危及其人身安全,甲有权拒绝作业,但不能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B.乙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企业可以和乙解除劳动合同

C.丙为疑似职业病患者,目前正在诊断期间,企业此时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D.丁经过企业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企业提前10d以书面形式通知丁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A错误,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选项B属于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选项D属于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208题 张某在单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根据《劳动合同法》,该单位未对张某进行(),不得解除与张某订立的劳动合同。


A.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B.身体健康综合评估检查

C.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D.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②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③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④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⑤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20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个月。


A.1

B.2

C.3

D.6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第210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个月。


A.1

B.2

C.3

D.6


参考答案:B


解析:选项B正确,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第211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规定,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为2个月

B.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为3个月

C.3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9个月

D.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4个月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第212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如果劳动者不能从事或者胜任工作,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最低()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5

B.3

C.2

D.1


参考答案:D


解析: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213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个月。


A.1

B.2

C.3

D.6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第214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A.1

B.2

C.3

D.6


参考答案:C


解析:选项C正确,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21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规定。


A.地方政府

B.国家应急中心

C.应急管理部

D.国务院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216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不属于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做的是()。


A.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

B.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C.制定具体应急预案

D.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A属于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217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

B.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

C.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各省统一的

D.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


参考答案:D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第218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参考答案:A


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第219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预防与应急准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C.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D.应急管理部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符合题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第220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


A.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B.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C.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应急救援队伍

D.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参考答案:A


解析:选项B属于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选项C、D属于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