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历史真题(165题)


第41题

一台容积为20m氢气储罐,经清洗,置换后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氢气(H2),爆炸极限范围为4%~75%(体积分数),下列该储罐气体采样分析数据(体积分数)中,符合《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要求的是(  )。


A.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6%,0.5%,0.3%,氧分别为:18.5%,20.5%,21.0%

B.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5%,0.4%,0.3%,氧分别为:24.5%,21.5%,23.5%

C.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5%,0.4%,0.3%,氧分别为:19.5%,20.5%,20.5%

D.上中下部检测值:氢分别为:0.7%,0.4%,0.3%,氧分别为:24.5%,22.5%,23.5%


参考答案:C


解析:

氧气含量为19.5%-21%(体积分数),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体积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分数);


第42题

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装置大检修期间,特殊作业管理执行不到位,容易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关于施工现场作业,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临时用电需埋地敷设的电缆,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道路时应加设防护套管

B.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吊物时,每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90%

C.特级,一级动火安全作业票有效期不应超过24h

D.为减少检修时间,可以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以上的盲板加装作业


参考答案:A


解析:

B选项,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一重物时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奉荷不应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

C选项,特级、一级动火安全作业票有效期不应超过8h;二级动火安全作业票有效期不应超过72h。D选项,不得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2处及2处以上的盲板抽堵作业。


第43题

根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号和控制单元的故障信号可送至无人值守的消防控制室

B.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C.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多组分混合气体,泄露时可能同时达到报警设定值,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

D.确定有毒气体的报警值时,应按职业接触限值的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优先次序选用


参考答案:D


解析:

A错误;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号和控制单元的故障信号可送至有人值守的消防控制室。B错误;《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3.0.1条;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的单组分气体介质,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C错误;《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3.0.1条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多组分混合气体,泄露时可能同时达到报警设定值,应分别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D选项,接触限值的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解除容许浓度优先次序选用


第44题

按照《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系统的功能安全》(IEC61508)规定,关于安全完整性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完整性等级1级,平均失效概率10-1~100

B.安全完整性等级2级,可以减少风险10~100

C.安全完整性等级3级,可以减少风险100~1000

D.安全完整性等级4级,平均失效概率为10-5~10-4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45题

根据《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3)。关于爆破片适用场景和使用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经常超压或者温度波动过大的场合。

B.超过最小爆破压力但未达到最大爆破压力且未爆破,可继续使用

C.不适用于介质腐蚀性较强的场合

D.适用于设备运行中不允许介质有任何微量泄露的场合


参考答案:D


解析:

B选项错误,超过最小爆破压力但未达到最大爆破压力且未爆破,不可继续使用

A、C选项错误;爆破片装置适用场合

(1)设备操作异常时,压力增加速度过快,安全阀来不及反应的;

(2)设备运行中不允许介质有任何微量泄漏的;

(3)介质易产生沉淀物、黏性胶状物等有可能导致安全阀失效的

(4)介质腐蚀性较强的


第46题

关于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等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月应模拟消防水泵自动控制的条件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转一次

B.每周应对稳压泵的启停泵压力和启泵次数等进行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

C.每季度应对消防水泵的出水流量和压力进行一次实验

D.每半年应对气压水罐的压力和有效容积等进行一次检测


参考答案:C


解析:

A选项,每周应模拟消防水泵自动控制的条件,自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转一次,且应自动记录自动巡检情况,每月应检测记录。

B选项,每日应对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等进行检查和记录运行情况。

D选项,每月应对气压水罐的压力和有效容积等进行一次检测。


第47题

某大型商储库油罐区在进行防雷接地检查、检测过程中,发现现场存在事故隐患,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下列该储罐区现场的检测结果中,属于事故隐患的是(  )。


A.接闪杆(网、带)的接地电阻为8Ω

B.10000m³的钢储罐的接地电阻为8Ω

C.油品装卸区输送管道进入点接地电阻为15Ω

D.覆土储罐的呼吸阀法兰连接处接地电阻为15Ω


参考答案:D


解析:

A选项正确:接闪杆(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B选项正确:钢储罐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C选项正确:进入液体装卸区的易燃液体输送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

D选项错误:覆土储罐的呼吸阀、量油孔等法兰问朋友接处,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第48题

常压储罐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维护,关于外部检查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外部检查时,应对焊缝进行检查

B.进行罐体检查时,只要保温层无渗漏痕迹可不拆除保温层进行检查

C.对储罐顶,罐壁进行测厚检查时,测厚点随机,做好测量标志并编号

D.保温层破损严重时,应拆除保温层后检查保温罐壁外腐蚀程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A选项,储罐外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罐体检查。(2)罐顶、罐壁测厚检查。(3)配件、附件检查。(4)焊缝检查。(5)防腐、保温(冷)层及防水檐检查。

B选项,罐体检查。检查罐项和罐壁是否变形,有无严重的凹陷、鼓包、褶皱及渗漏穿孔。对有保温的储罐,罐体无明显损坏,保温层无渗漏痕迹时,可不拆除保温层进行检查。

C选项,每年对储罐顶、壁进行一次测厚检查,测厚点宜固定,设有测量标志并编号。

D选项,若发现保温(冷)层破损严重,应检查罐壁的腐蚀程度。


第49题

从上部向铁路罐车灌装煤油时。鹤管内的煤油流速,在鹤管浸没于煤油之前不应大于1m/s。关于浸没于煤油之后装油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控制在4.5m/s以下

B.应控制在5.5m/s以下

C.应控制在6.0m/s以下

D.应控制在6.5m/s以下


参考答案:A


解析:

《石油库设计规范》8.2.8:当采用上鶴管向汽车罐车灌装甲B、乙、丙A类液体时,采用能插到罐车底部的装车鹤管。鹤管内的液体流速,在鹤管口浸没于夜体之前不应大于1m/s,浸没于液体之后不应大于4.5m/s。


第50题

某企业汽油装车栈桥新建油气回收系统,关于该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气收集支管与鹤管的连接法兰处无需设置阻火器

B.事故紧急排放管不能与油气回收装置尾气排放管合并设置

C.在油气回收装置的出口处和油气收集支管上均应安装切断阀

D.油气收集系统应采取防止压力超高或过低的措施


参考答案:D


解析:

A选项,油气收集支管与鶴管的连接法兰处应设置阻火器。

B选项,油气收集系统应设事故紧急排放管,事故紧急排放管可与油气回收装置尾气排放管合并设置,并应设阻火措施。

C选项,在油气回收装置的入口处和油气收集支管上,均应安装切断阀。

D选项,油气收集系统应采取防止压力超高或过低的措施。


第51题

应急救援设备按照其适用性可分为一般通用性和特殊专业性,下列通信设备中,属于特殊专业性的是(  )。


A.移动电话

B.对讲机

C.车载电话

D.报警设备


参考答案:C


解析:

一般通用性应急装备主要包括: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护目镜、安全带等:消防装备,如灭火器、消防锹等;通信装备,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等:报警装备,如手摇式报警、电铃式报警等装备。

特殊专业性应急装备因专业不同而各不相同,可分为消火装备、危险品泄漏控制装备、专用通信备、医疗装备、电力抢险装备等:专用通信备,如卫星电话、车载电话等。


第52题

某氯碱企业的液氯充装岗位,每班工作人员4人,根据《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GB30077),关于为液氯充装岗位配备部分救援物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套)、带E型滤毒罐的过滤式防毒面具(4个),便携式氯气检测仪(1台)

B.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套)、带B型滤毒罐的过滤式防毒面具(4个),便携式氯气检测仪(1台)

C.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带E型滤毒罐的过滤式防毒面具(4个),便携式氯气检测仪(1台)

D.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带B型滤毒罐的过滤式防毒面具(4个),便携式氯气检测仪(1台)


参考答案:C


解析:

酸性气体或蒸汽采用E型滤毒罐,液氯属于酸性气体故可排除AD,《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作业场所救援物资配备要求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选C。


第53题

联锁保护系统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完好的重要措施,为确保联锁保护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需要对联锁保护系统合理地使用和维护。关于联锁保护系统使用、维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锁保护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应有一套备份,妥善保管并注明响应信息

B.解除或恢复连锁回路作业必须在装置停工状态下进行

C.联锁保护系统中更新的元件、仪表、设备可直接装入系统

D.联锁保护系统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联锁保护系统的全寿命运行过程信息


参考答案:D


解析:

A选项,联锁保护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至少有两套备份,并异地妥善保管。

B选项,为杜绝误操作,在进行解除或恢复联锁回路的作业时,必须实行监护操作,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与工艺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C选项,新更换的元件、仪表、设备必须经过检验、标定之后方可装入系统,联锁保护系统检修后必须进行联校。

D选项,联锁保护系统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联锁保护系统的全寿命运行过程信息。


第54题

请对破乳剂车间、环氧乙烷储罐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辨识。



参考答案:↓


解析:

(一)破乳剂车间

(1)破乳车间核心工艺为聚合工艺,属于典型的放热反应原料具有燃爆特性具有热失控的危险性,易导致火灾、灼烫、其他爆炸;

(2)环氧丙烷、甲醇、甲苯存在毒性,长期接触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和靶器官毒性伤害;

(3)反应釜属于压力容器,具有超压爆炸(容器爆炸)的危险性,爆炸碎片易导致飞出物打击伤人。此外,内部介质泄漏易导致二次伤害。

(二)环氧乙烷储罐

同理,火灾、其他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第55题

请说明高温生产线中间体合成工艺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将烷基化反应爸内温度和压力与釜内搅拌、烧基化物料流量、烧基化反应爸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当烷基化反应盆内温度超标或搅拌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停止加料并紧急停车。

(2)设置反应物料的紧急切断系统。

(3)设置紧急冷却系统。

(4)设置安全泄放系统。

(5)设置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


第56题

请说明环氧乙烷储罐联锁设计变更的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


解析:

根据《按照化工企业变更规范的程序》

(1)变更申请

(2)风险评估

(3)审批

(4)实施与投用

(5)验收与关闭


第57题

该公司开工条件确认工作中,错误的做法有哪些?请补充开工条件确认的内容。



参考答案:↓


解析:

错误做法:

(1)公司安排安全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开工条件确认,确认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装置区施工临时设施拆除"三查四定”、公共系统准备,施工完成,开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的审核批准等情况。

(2)仪表维护单位提出并办理审批手续,使用单位、仪表维护单位共同审批后实施了变更。

补充开工条件确认的内容:

(1)施工完成情况,由施工管理部门和设计管理部门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生产单位等,对设计的符合性、完整性、施工质量、特种设备取证等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2)生产单位准备情况,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生产单位检查开工方案、操作规程、工艺标准等开工文件是否审核批准,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培训考核合格,检查原材料、助剂等是否准备到位等。

(3)安全仪表、电气系统调校情况,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仪表、电气等单位对仪表联锁、报警、电气保护、电气安全、机泵试运情况进行检查。

(4)公共系统准备情况,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原材料和水电气风供应、产品和中间产品储存。火炬排放系统等进行检查。

(5)专项安全消防情况,由安全和消防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劳动保护设施,消防道路、消防气防设施、应急通信、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检查。

(6)专项环境保护情况,由环保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三废"排放和治理、环境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58题

请说明内浮顶储罐应当配置的专用附件。



参考答案:↓


解析:

应当配置下列专用附件:

(1)通气孔

(2)静电导出装置

(3)防转钢绳

(4)自动通气阀

(5)浮盘支柱

(6)扩散管

(7)密封装置及二次密封装置

(8)中央排水管


第59题

请列出本案例储罐人工清罐作业方案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解析:

(1)人工清罐是受限空间作业,要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的要求。

(2)盲板不可漏加,不能以关闭阀门代替加装盲板。

(3)蒸汽蒸罐时,控制供汽量。储罐蒸罐时,要保证灌顶的出汽口畅通。

(4)持续通风置换,注意检查罐内情况。必要时可采用局部喷水等降温措施,将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带走。

(5)确保清洗工具和照明设施安全防爆。清理污物时,采用木制品或铜制品等专用工具,不能采用黑色金属制品等产生火花的工具。

(6)严禁穿化纤服进入罐内作业。不得使用移动通信工具,人员在罐内走动注意防滑。

(7)其他防火防爆、防中毒、防静电等措施。


第60题

请根据本案例的事故调查结果补充说明事故原因。



参考答案:↓


解析:

本案例事故原因还包括:

(1)作业前的隐患辨识不到位,未确定作业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2)系统风机未及时启动、防护用具配置不到位,监护人不在作业面未及时叫停作业。

(3)系统隔离不到位,仅利用盲板隔断且阀门存在严重内漏导致氮气窜入作业面。

(4)应急物资配置不足,延误救援。

(5)作业方案、应急处置方案和紧急工况处置方案未制定(执行不力),未及时注意到作业面异常。

(6)教育培训不足及安全技术交底不满足要求,作业人员安全隐患意识较差。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