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历史真题(165题)


C公司为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员工人数200人,厂区建有仓储区和辅助生产区。仓储区包括储罐区、装卸栈台、泵棚和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等,其中储罐区内浮顶储罐22座,储存甲、乙类易燃液体,构成一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辅助生产区包括办公楼、实验室等。

因安全和环保的需要,C公司启动化学品储存升级改造项目。将4座内浮顶储罐的铝质内浮盘改造为全接液蜂窝双层不锈钢内浮盘,同时完善内浮顶储罐专用附件,并增加装卸车栈台油气回收系统。储罐改造前,C公司制订了人工清洗储罐的作业方案,主要包括倒空罐底油、系统管线加堵盲板、拆人孔、蒸汽蒸煮、通风置换、高压水冲洗、清理污物。

D公司承担储罐改造工作,C公司对D公司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及改造方案施工作业交底。某日,C公司王某10:30对拟施工的储罐T-202办理了受限空间和动火安全作业票,按照取样规范在可燃气体和氧浓度分析均合格后,作业人员开启了强制通风风机。D公司甲、乙、丙3名工作人员佩戴供风式面具进入该储罐开始打磨作业,监护人员丁负责在储罐外监护,4人于12:00停止作业。关闭了机械通风风机外出午餐。13:30甲,乙、丙、戊4人回到作业现场直接进行作业,14:20丁返回作业现场发现4人倒在罐内,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施救发现4人均已死亡。

经事故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储罐T-202交出检修时,未按人工清洗方案在系统管线上加堵盲板,而是通过关闭阀门与相关储罐和管道进行隔离。由于阀门内漏,氮气串入T-202内。4人回到现场入罐作业前未开启强制通风风机、未佩戴防护面具并进行气体分析,直接入罐作业导致死亡。调查发现该企业作业场所配备了符合要求的过滤式防毒面具、手电筒、对讲机、急救箱或急救包、吸附材料或堵漏材料、洗消设施或清洗剂、应急处置工具箱,但还存在应急救援物资配备不足的情况。


请根据本案例的事故调查结果补充说明事故原因。



知识点:2022化工安全真题


参考答案:↓


解析:

本案例事故原因还包括:

(1)作业前的隐患辨识不到位,未确定作业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2)系统风机未及时启动、防护用具配置不到位,监护人不在作业面未及时叫停作业。

(3)系统隔离不到位,仅利用盲板隔断且阀门存在严重内漏导致氮气窜入作业面。

(4)应急物资配置不足,延误救援。

(5)作业方案、应急处置方案和紧急工况处置方案未制定(执行不力),未及时注意到作业面异常。

(6)教育培训不足及安全技术交底不满足要求,作业人员安全隐患意识较差。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