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1715题)


第1341题 关于施工现场临时宿舍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床铺不得超过3层

B.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8m

C.设置封闭式窗户

D.住宿人员不得超过16人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194页:
现场办公与住宿:
(1)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在施工程、伙房、库房不得兼做宿舍。
(3)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
(4)宿舍应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床铺不得超过2层,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5)宿舍内住宿人员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5m²,且不得超过16人。
(6)冬季宿舍内应有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7)夏季宿舍内应有防暑降温和防蚊蝇措施。
(8)生活用品应摆放整齐,环境卫生应良好。


第1342题 本工程大门口处设置的公示标牌内容应包括()。


A.文明施工牌

B.消防保卫牌

C.安全生产牌

D.工程概况牌

E.结构施工图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教材P195页:
大门口处应设置公示标牌,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第1343题 本工程的伙房、库房可兼做宿舍。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194页:
在施工程、伙房、库房不得兼做宿舍。


第1344题 施工现场进出口应设置大门,并应设置门卫值班室。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193页:
(1)施工现场进出口应设置大门,并应设置门卫值班室。
(2)应建立门卫职守管理制度,并应配备门卫职守人员。


第1345题 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如果划分清晰,则不需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参考答案:错


解析:教材P194页:
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1346题 关于施工现场宿舍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床铺为3层

B.住宿人员人均面积2.0㎡

C.通道宽度1.0m

D.每间宿舍居住人员18人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194页:
现场办公与住宿:
(1)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在施工程、伙房、库房不得兼做宿舍。
(3)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
(4)宿舍应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床铺不得超过2层,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5)宿舍内住宿人员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5m²,且不得超过16人。
(6)冬季宿舍内应有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7)夏季宿舍内应有防暑降温和防蚊蝇措施。
(8)生活用品应摆放整齐,环境卫生应良好。


第1347题 下列检查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的是( )。


A.一般检查方法

B.特殊检查方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180页:
常用的安全生产检查方法有一般检查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和仪器检查法。


第1348题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除定期检查外,还应包括( )检查。


A.专业性

B.常规性

C.季节性

D.节假日

E.重复性


参考答案:ACD


解析:教材P180页: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主要有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等。


第1349题 夏季宿舍内应有防暑降温和防蚊蝇措施。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194页:
夏季宿舍内应有防暑降温和防蚊蝇措施。


第1350题 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195页:
生活设施:
(1)应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并落实到人。
(2)食堂与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3)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
(4)食堂使用的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5)食堂的卫生环境应良好,且应配备必要的排风、冷藏、消毒、防鼠、防蚊蝇等设施。
(6)厕所内的设施数量和布局应符合规范要求。
(7)厕所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8)必须保证现场人员卫生饮水。
(9)应设置淋浴室,且能满足现场人员需求。
(10)生活垃圾应装入密闭式容器内,并应及时清理。


第1351题 夜间施工前,必须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参考答案:对


解析:教材P195页:
社区服务:
(1)夜间施工前,必须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3)施工现场应制定防粉尘、防噪声、防光污染等措施。
(4)应制定施工不扰民措施。


第1352题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其他公共机构及企业在突发事件的( )、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A.事前预案

B.事前预防

C.事前准备

D.事前方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02页: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其他公共机构及企业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第1353题

下列关于应急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A.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B.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C.应急响应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战阶段。

D.长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202页: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1.预防:一是预防事故发生,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通过采取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安全距离、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等。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准备:准备是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组织、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应急资源、应急通信保障、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3.响应:响应是指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工作。应急响应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战阶段。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企业一是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只有及时响应,控制住危险状况,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继续扩大,才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二是要加强协调组织能力,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进来,相互协作,共同应对。三是要为一线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以提高危险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4.恢复:恢复是指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所采取的处置工作。恢复工作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短期恢复工作包括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避难所、安全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基本服务。长期恢复的重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活的恢复,包括重建被毁的设施和房屋等。


第1354题 ( )是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02页:
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组织、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应急资源、应急通信保障、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第1355题 下列关于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障系统是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

B.运行机制是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C.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

D.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4个方面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3页: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的管理机构、功能部门、应急指挥、救援队伍4个方面。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体系中,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救援队伍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2)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目标是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一专多能、专兼结合,防救结合、平战结合,以及动员公众参与,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内部的管理机制,明确和规范响应程序,保证应急救援体系运转高效、应急反应灵敏、取得良好的救援效果。运行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4个基本机制组成。管理体系的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公众动员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
(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与应急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规定等。
(4)支持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应急通信系统、物资装备保障系统、人力资源保障系统、财务保障系统等。


第1356题 应急运作机制主要由( )机制组成。


A.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

B.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

C.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公众动员

D.统一指挥、集中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04页:
运行机制主要由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和公众动员4个基本机制组成。


第1357题 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 )。


A.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

B.集中指挥与应急指挥

C.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

D.应急指挥与场外指挥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4页:
管理体系的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


第1358题

在应急准备工作中,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编制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是(  )。


A.应急处置

B.应急响应

C.应急救援预案

D.应急演练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5页: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编制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第1359题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 )。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重大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6页:
(1)综合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编制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编制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专项应急预案与综合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相近时,可不编写专项应急预案,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编制的应急处置措施。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第1360题 ( ),是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编制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重大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06页:
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编制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