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61题 ( )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现场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6页: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1362题 通过评审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 )签发实施。
A.主要负责人
B.项目负责人
C.专职安全员
D.安全总监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7页:
通过评审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
第1363题
下列不属于事故应急预案中现场处置方案内容的是( )。
A.事故风险描述
B.应急工作职责
C.应急响应
D.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9页:
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
(1)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事故风险评估的结果(可用列表的形式附在附件中)。
(2)应急工作职责。
明确应急组织分工和职责。
(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处置程序;②现场应急处置措施;③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4)注意事项。
包括人员防护和自救互救、装备使用、现场安全方面的内容。
第1364题 施工单位应当在事故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将编制的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A.10
B.15
C.20
D.30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9页:
施工单位应当在事故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编制的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第1365题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 )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每三个月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9页:
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1366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 )演练。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现场应急预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9页:
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1367题 施工单位应当至少每( )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209页:
施工单位应当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第1368题
下列应急演练类型属于按照演练形式划分的是( )。
A.示范性演练
B.单项演练
C.实战演练
D.研究性演练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材P210页:
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按目的与作用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第1369题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基本流程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 )5个阶段。
A.持续改进
B.记录
C.报告
D.评价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10页: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基本流程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持续改进5个阶段。
第1370题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不包括()。
A.技术操作规范
B.法律法规体系
C.运行机制
D.组织体系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03页:
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的要求,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支持保障系统等部分构成。
第1371题 下列施工现场中毒事故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先向120求救
B.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
C.必要时给予吸氧
D.迅速脱离有毒现场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15页:
中毒救护:
(1)迅速脱离有毒现场。
(2)防止继续吸收毒物。
中毒患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第1372题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不包括()。
A.应急通信系统
B.物资装备保障系统
C.智能信息保障系统
D.财务保障系统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04页: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应急通信系统、物资装备保障系统、人力资源保障系统、财务保障系统等。
第1373题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设定应急救援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设备,这体现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B.功能实用、技术先进
C.依托现有、资源共享
D.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05页:
功能实用,技术先进: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设定应急救援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应急救援技术和特种装备,保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1374题 下列不属于专项应急预案内容的是()。
A.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B.应急支援
C.处置措施
D.响应启动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08-209页:
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1)适用范围。(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响应启动。(4)处置措施。(5)应急保障。
第1375题 下列关于应急救援队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行总包分包的工程,只需要总包单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B.应急救援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C.应急救援队伍应定期组织训练
D.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参考答案:C
解析:教材P210页:
施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单位或者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并定期组织训练。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且可以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第1376题 关于应急演练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检验预案
B.完善准备
C.宣传教育
D.推广学习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210页:
应急演练的目的。
①检验预案;②完善准备;③磨合机制;④宣传教育;⑤锻炼队伍。
第1377题 应急演练的工作原则构成中,不包括()。
A.符合相关规定
B.注重能力提高
C.确保安全有序
D.工作保障有力
参考答案:D
解析:教材P210页:
应急演练的工作原则:
①符合相关规定;②依据应急救援预案演练;③注重能力提高;④确保安全有序。
第1378题 事故应急处置的响应程序中,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是指()。
A.接警与响应
B.应急启动
C.救援行动
D.应急结束
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P212页:
应急启动:
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例如通知应急人员就位、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第1379题 下列关于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
B.识别危险源是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
C.查清事故原因,处理相关责任人
D.为了减少损失,应急处置时可以不保留事故证据
参考答案:A
解析:教材P213页:
事故应急处置的措施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抢救遇险人员。及时控制住引发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
(2)根据事故危害程度,组织现场人员撤离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及时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针对事故对人体、环境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础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状态。
(4)根据需要请求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参加救援,并向参加救援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信息和处置方法。
(5)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6)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调查事故原因,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第1380题 事故报告内容不包括()。
A.事故初步原因
B.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发生的时间
D.事故最终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材P216页: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及工程项目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事故的初步原因。
(6)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7)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