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4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库(604题)


第241题

背景资料

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2000m2,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层高3.2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堂一至三层中空,大堂顶板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地下室外墙南北向距离40m,东西向距离120m。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担施工任务。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采购了110吨II级钢筋,钢筋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齐全。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冷拉率控制为3%。监理工程师责令施工总承包单位停止钢筋加工工作。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相关人员,聘请了外单位五位专家及本单位总工程师共计六人组成专家组,对《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提出了口头论证意见后离开,论证会结束。

事件三: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的审查意见基础上,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四: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事件五: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布置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在60m2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及相关消防辅助工具。消防检查时对此提出了整改意见。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哪些人员?

4.指出事件四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5.事件五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答案】

1.事件1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同一炉罐号的钢筋组批进行取样复试。

正确做法:按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同一生产批次的进场材料组批进行取样复试。

不妥之处二:调直钢筋时,冷拉率控制为3%。

正确做法:调直钢筋时,冷拉率不应超过1%。

2.不妥之处一:施工总承包单位总工程师作为专项方案论证专家组成员。

理由: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不妥之处二:专家组提出了口头论证意见后离开。

理由: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

3.(1)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不妥当。理由: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工程验收。

(2)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的人员: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等。

4.不妥之处一: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不妥之处二:混凝土保湿养护持续7d。

正确做法:保湿养护持续时间不少于14d。

不妥之处三: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正确做法:表面以内40~100mm处,养护阶段与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拆模后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0℃。

5.不妥之处一: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布置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

正确做法: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消防方案及防火设施平面图,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公安监督机关审批或备案。

不妥之处二: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东西向距离120m,加上基坑工作面、支护等距离,临时消火栓间距超过东西向距离120m。

正确做法:东西向增设1个临时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距拟建房屋不小于5m,不大于25m,距路边不大于2m。

不妥之处三:在60m2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

正确做法:在60m2的木工棚内至少配备3只灭火器,因为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木机具间等,每25m2必须配备一只灭火器。


第242题

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最少要达到( )时才可拆模。


A.0.5N/mm2

B.1.0N/mm2

C.2.0N/mm2

D.5.0N/mm2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结构模板工程

【选项分析】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最少要达到1.0N/mm2时才可拆模。


第243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模板、支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钢管、门架的支架立杆可混用

B.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C.模板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

D.梁柱节点的钢筋宜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E.后浇带的模板、支架应单独设置


参考答案:BC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模板的设计原则及模板的安装要点。

【选项分析】钢管、门架的支架立杆不可混用;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第244题

跨度6m,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的板,拆除底模的同条件养护标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至少应达到( )。


A.15N/mm2

B.18N/mm2

C.22.5N/mm2

D.30N/mm2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应达到的强度。

选项分析】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跨度6m,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的板,拆除底模的同条件养护标准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至少应达到

30×75%=22.5N/mm2。


第245题

背景资料

某群体工程,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八层,总建筑面积26800㎡,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分别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总设计时,发现其总进度计划部分仅有网络图和编制说明,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部分内容不全,要求补充完善。

事件二:某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1所示,因工艺设计采用某专利技术,工作F需要工作B和工作C完成以后才能开始施工,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该进度计划网络图进行调整。

事件三:施工过程中发生索赔事件如下:

(1)由于项目功能调整变更设计,导致工作C中途出现停顿,持续时间比原计划超出2个月,造成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3.6万元/月×2月=27.2万元。

(2)当地发生百年一遇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工作E停工,清理恢复施工共用时3个月,造成施工设备损失费用8.2万元、清理和修复工程费用24.5万元。

针对上述(1)、(2)事件,施工单位在有效时限内分别向建设单位提出2个月、3个月的工期索赔,27.2万元、32.7万元的费用索赔(所有事项均与实际相符)

事件四:某单位工程会议室主梁跨度为10.5m,截面尺寸(b×h)为450mm×900mm,施工单位按规定编制了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对施工总进度计划还需补充哪些内容?

2.绘制事件二中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双代号),指出其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并计算其总工期(单位:月)。

3.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工期索赔和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该专项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该梁跨中底模的最小起拱高度、跨中混凝土浇筑高度分别是多少(单位:mm)?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施工总进度计划还需补充的内容有:分期(分批)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2.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双代号)如下:

关键线路:A→B→F→H→I、A→D→G→H→I。总工期=5+7+5+4+4=25月。

3.(1)工期索赔不成立。理由:C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1个月,停顿2个月后工期拖延只有1个月,所以只能索赔1个月。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C工作停顿是非承包方原因导致的因此造成施工人员窝工损失费用为13.6*2=27.2万元。
(2)工期索赔不成立。理由:E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4,不可抗力延误的3个月没有影响总工期,所以工期索赔不成立。
费用索赔不成立。理由:32.7万元的费用索赔中施工设备损失费用8.2万元是不能索赔的,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清理和修复工程费用24.5万元是可以索赔的,因为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4.搭设跨度10m及以上需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搭设跨度18m及以上还应组织专家论证。该工程主梁跨度为10.5m,所以只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不需要进行专家论证。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所以该工程梁的起拱高度为:10.5mm~31.5mm。所以:最小起拱高度为10.5mm
浇筑高度:900mm


第246题

某跨度8m的混凝土楼板,设计强度等级C30,模板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支架立杆间距2m,拆模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是( )MPa。


A.15

B.22.5

C.25.5

D.30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板工程。

【选项分析】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取构件跨度为2m按下表的规定确定。

所以拆模时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30×50%=15MPa。



第247题

跨度8米的钢筋混凝土梁,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


A.50%

B.75%

C.85%

D.100%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板工程。

【选项分析】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当构件类型为梁,构件跨度不大于8m时,应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第248题

关于模板工程安装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浇筑混凝土前,钢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B.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C.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D.跨度6m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当设计无要求时,其梁底木模板跨中的起拱高度宜为20mm

E.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前安装


参考答案:A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选项分析】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钢管、门架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跨度6m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当设计无要求时,其梁底木模板跨中可采用的起拱高度为6~18mm。模板安装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梁柱节点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后安装。


第249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部根据当地政府要求进行新冠疫情后复工,按照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复工复产指南》(建办质(2020) 8号)规定制定了《项目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规定有:(1)施工现场采取封闭式管理。严格施工区等“四区”分离,并设置隔离区和符合标准的隔离室;(2)根据工程规模和务工人员数量等因素,合理配备疫情防控物资;(3)现场办公场所、会议室、宿舍应保持通风,每天至少通风3次,并定期对上述重点场所进行消毒。项目部制定的《模板施工方案》中规定有:(1)模板选用15mm厚木胶合板,木枋成绩单围檩;(2)水平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顶部设置可调托撑;(3)碗扣式脚手架钢管材料为Q235级,高度超过4m。模板支撑架安全等级按Ⅰ级要求设计;(4)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中考虑了下列各项荷载: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G1)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G2)

3)钢筋自重(G3)

4)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G4)

5)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产生的荷载(Q1)

6)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Q2)

7)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附加水平荷载(Q3)

8)风荷载(Q4)

进行各项模板设计时,参与模板及支架承载力计算的荷载项见表1。

表1 参与模板及支架承载力计算的荷载项(部分)

某部位标准层楼板模板支撑架设计剖面示意图如图1。

【问题】

1.《项目疫情防控措施》规定的“四区”中除施工区外还有哪些?施工现场主要防疫物资有哪些?需要消毒的重点场所还有哪些?

2.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材料种类都有哪些?(如:木材)

3.写出表1中其他模板与支架承载力计算内容项目的参与荷载项。(如:支架水平杆及节点承载力:G1、G2、G3、Q1)

4.指出图1中模板支撑架剖面图中的错误之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项目疫情防控措施》规定的“四区”中除施工区外还有材料加工和存放区、办公区、生活区。

施工现场主要防疫物资有体温计、口罩、消毒剂。需要消毒的重点场所还有食堂、盥洗室、厕所。

2.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材料种类有:钢材、木材、竹、铝合金。

3.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4.3.7的内容

(1)底面模板承载力:G1+G2+G3+Q1

(2)支架立杆承载力:G1+G2+G3+Q1+Q4

(3)支架结构整体稳定:G1+G2+G3+Q1+Q3、G1+G2+G3+Q1+Q4

4.错误之处一:顶层水平杆步距1800mm

正确做法:对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模板支撑架,架体顶层两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至少一个节点间距

错误之处二:立杆底部没有垫板

正确做法: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垫板

错误之处三:立杆间距1800mm

正确做法:当立杆采用Q235级材质钢管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5m

错误之处四: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680mm

正确做法:立杆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650mm

错误之处五:没有设置竖向斜撑杆

正确做法:模板支撑架应设置竖向斜撑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4m~6m各设置一道竖向斜撑杆。

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 


第250题

钢筋配料时,弯起钢筋(不含搭接)的下料长度是( )。


A.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B.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C.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D.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

【选项分析】筋配料中,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第251题

关于钢筋的绑扎做法,说法错误的是( )。


A.双向主筋的钢筋网,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B.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拉筋

C.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D.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主体结构钢筋工程施工

【选项分析】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第252题

关于钢筋连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B.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不宜采用绑扎连接

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纵向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D.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纵向钢筋仅能采用绑扎连接


参考答案: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主体结构钢筋工程施工

【选项分析】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不宜采用绑扎连接。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纵向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第253题

关于钢筋加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钢筋弯折可采用专用设备一次弯折到位,不得反复弯折

B.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C.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

D.弯折过度的钢筋,需要进行回弯

E.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参考答案:BD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主体结构钢筋工程

【选项分析】当采用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400、HRB500级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除锈,一是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机械除锈机除锈、喷砂除锈、酸洗除锈和手工除锈。钢筋弯折可采用专用设备一次弯折到位,不得反复弯折。钢筋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第254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次梁上层钢筋交叉处钢筋安装的通常做法,正确的是( )。


A.板的钢筋在下,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上

B.板的钢筋在上 ,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

C.板的钢筋居中,次梁钢筋在下,主梁钢筋在上

D.板的钢筋在下,次梁钢筋在上,主梁钢筋居中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

【选项分析】对于钢筋绑扎的规定,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第255题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直径为20mm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宜选用( )。


A.绑扎连接

B.直螺纹套筒连接

C.帮条焊

D.搭接焊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结构钢筋工程
【选项分析】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第256题

钢筋代换时应满足构造要求有( )。


A.裂缝宽度验算

B.配筋率

C.钢筋间距

D.保护层厚度

E.钢筋锚固长度


参考答案:CDE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工程
【选项分析】钢筋代换除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第257题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应在混凝土( )开始。


A.初凝前

B.终凝前

C.终凝后

D.强度达到1.2N/mm2以后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的养护。

【选项分析】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第258题

预应力楼盖的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是(  )。


A.主梁—次梁—板

B.板—次梁—主梁

C.次梁—主梁—板

D.次梁—板—主梁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张拉顺序。

【选项分析】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张拉顺序:宜按均匀、对称的原则张拉;预应力楼盖宜先张拉楼板、次梁,后张拉主梁的预应力筋;对于平卧重叠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张拉。


第259题

背景: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平米,两层连通整体地下室,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层2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


事件二: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由于设备所需空间要求,地下二层层高达6.6m,不便于一次施工,故底板、竖向墙体及顶板分次浇筑。监理要求提前上报施工缝留置位置。


事件三:底板施工完后,浇水养护10d后监理工程师提出应继续浇水,施工单位认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少于7d即可,现养护10d已完全满足规范。


2.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做法的不妥之处?为什么?


(2)事件二中,地下二层墙体与底板、顶板的施工缝分别应留置在什么位置?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不妥之一:采用热熔法施工。

理由: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应采用热熔法施工,但当卷材厚度小于3mm时,严禁采用热熔法,易烧穿卷材,影响防水效果。

不妥之二:采用满粘法施工。

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

(2)墙体与底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与顶板: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板与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

(3)施工单位说法不正确。

理由: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d,但本工程地下结构混凝土明显为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


第260题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快插慢拔

B.与模板的距离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C.移动间距小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4倍

D.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60mm


参考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施工

【选项分析】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4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