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1894题)


第101题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是


A.辨证是论治的前提

B.论治是治病的方法

C.论治比辨证更重要

D.论治检验辨证正确与否

E.辨证结果是论治依据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辨证论治的理解。

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辨证是认识疾病,确定证;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第102题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A.整体观念

B.恒动观念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辨证论治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诊治特点的认识。

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


第103题

相同的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主要是依据


A.发病的时间不同

B.发病地域不同

C.疾病的阶段不同

D.发病的原因不同

E.患者的体质有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同病异治。

相同的疾病治疗不同即同病异治,其主要依据是证的不同,发病的原因、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的阶段不同,或患者的体质不同,皆可导致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故本题全选。


第104题

同病异治的实质是


A.证同治同

B.证异治异

C.病同治同

D.证异治同

E.病异治同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医学同病治异的认识。

同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治法不同,称为同病异治。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着眼于证,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故答案为证异治异。


第105题

同种疾病,若其表现的证不同,则治法应采用


A.辩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异病同治

D.同病异治

E.辨病论治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同病异治的认识。

同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治法不同,称为同病异治。

故答案为“同病异治”。


第106题

水肿病患者,可根据病因病机分别从肺脾肾治疗,此应用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的实质指同一种疾病如水肿,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患者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不同,因而治疗也有异。


第107题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其理论依据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观念。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指的是清晨至中午,人身之气随自然界之气的阳生阴长而渐旺,故病情转轻;午后至夜晚,人身之气又随自然界之气的阳杀阴藏而渐衰,故病情加重,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即天人合一。


第108题

“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变,其理论依据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观念。

“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变说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剧烈变化,常导致人的精神活动不稳定,从而导致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生,体现了人与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


第109题

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的属性。

白天的上午和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和后半夜相对而言,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故答案为下午。


第110题

在中医领域中,下列属阴的功能是


A.推动

B.温煦

C.兴奋

D.滋润

E.上升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属性的划分。

事物的阴阳属性划分一般而言: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为阳,静止的、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为阴。

在医学方面: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为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为阴。

故答案为滋润。


第111题

属于阳的属性有


A.温热

B.滋润

C.抑制

D.推动

E.升腾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归纳药物性能的认识。

一般来说,凡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兴奋的属阳,反之属阴。


第112题

在医学领域中,下列属阳的功能是


A.滋润

B.抑制

C.凝聚

D.收敛

E.推动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属性的划分。

事物的阴阳属性划分一般而言: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为阳,静止的、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为阴。

在医学方面: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为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为阴。

故答案为推动。


第113题

“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体现了阴阳的哪种关系


A.相互转化

B.相互交感

C.对立制约

D.互根互用

E.消长平衡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之间的关系。

寒者热之指的是寒性疾病用温热药治疗,体现的是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

故答案为对立制约。


第114题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体现的相互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交互感应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阴阳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体现的是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


第115题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体现阴阳的相互关系是


A.对立制约关系失常

B.互根互用关系失常

C.交互感应关系失常

D.消长平衡关系失常

E.相互转化关系失常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阴阳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与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甚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故答案为“互根互用关系失常”。


第116题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体现了


A.阴阳的消长平衡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对立制约

D.阴阳的相互转化

E.以上均包括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之间的关系。

阴阳互用,即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故答案为“阴阳的互根互用”。


第117题

《内经》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体现出阴阳的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阴阳可分性的理解。

阴阳的可分性是指属阴或属阳的事物,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再分阴阳,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体现了阴阳是可分的这一特性。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依据为阴阳的可分性。

故答案为“可分性”。


第118题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阴阳的相互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交互感应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之间的关系。

阴阳互用,即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阳以阴为奇,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故答案为“互根互用”。


第119题

明代张景岳根据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他的这种治法的理论依据是阴阳的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对立统一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之间的关系。

阴阳互用,即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发挥的是阴阳之间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故答案为“互根互用”。

【考点延展】阴中治阳、阳中治阴体现的是阴阳对立制约的关系。


第120题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阴阳平衡

D.相互转化

E.阴阳消长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阴阳关系中阴阳的相互转化的认识。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或阳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由阴转阳,由阳转阴。

举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答案为“相互转化”。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