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2413题)


第601题

黄连的炮制品中,能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火的是


A.酒黄连

B.姜黄连

C.萸黄连

D.醋黄连

E.炒黄连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黄连。

吴茱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


第602题

酒蕲蛇指的是


A.酒闷润后,炒黄

B.酒闷润后,干燥

C.酒浸制蕲蛇

D.砂炒酒淬制蕲蛇

E.砂炒后酒浸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蕲蛇。

酒蕲蛇:取蕲蛇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第603题

丹参的炮制方法为


A.炒黄

B.炒焦

C.炒炭

D.姜炙

E.酒炙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丹参。

丹参的常用炮制方法为酒炙。


第604题

熟大黄能缓和泻下,减轻腹痛的原理是


A.结合型蒽醌含量减小

B.结合型蒽醌含量增高

C.游离型蒽醌含量减小

D.鞣质含量增高

E.有机酸含量增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大黄中含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还含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苯酚苷类和苯丁酮类成分等。大黄产生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番泻苷类等结合型葸醌。熟大黄经酒蒸后,其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减少,故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活血祛瘀之功增强。


第605题

血虚便溏患者应用


A.当归尾

B.酒当归

C.土炒当归

D.当归炭

E.醋当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当归。

土炒当归,既能增强入脾补血的作用,又能缓和油润而不滑肠。可用于治疗血虚便溏,腹中时痛。


第606题

关于酒炙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酒味甘、辛,性大热

B.黄酒能升能散,宣行药势

C.黄酒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D.黄酒具有矫臭去腥的作用

E.酒炙法多用于活血散瘀、祛风通络及动物类中药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

黄酒味甘、辛,性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去腥的作用。故酒炙法多用于活血散瘀药、祛风通络药及动物类中药。


第607题

血瘀有热出血证宜选用


A.醋大黄

B.清宁片

C.生大黄

D.酒大黄

E.大黄炭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弱,具凉血化瘀止血作用。


第608题

关于处方中萸黄连的炮制方法和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炮制萸黄连时,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

B.萸黄连是吴茱萸和黄连片共同拌炒而得

C.吴茱萸性热,可抑制黄连的寒性

D.萸黄连善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

E.黄连经吴茱萸炮制后,可提高小檗碱的溶出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黄连的炮制方法。

萸黄连:是用吴茱萸的水煎液与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制而得。故选项B是错误的。

【考点延展】

1.萸黄连的炮制方法: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故A选项正确。

2.吴茱萸制黄连:吴茱萸性热,可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故C和D选项正确。

3.酒炙黄连: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

4.姜炙黄连: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

5.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但可提高小檗碱在水中的溶出率。故E选项正确。


第609题

《中国药典》规定,香连丸的溶散时限是


A.1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45分钟

E.2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丸剂的溶散时限。

根据题干“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可知香连丸为水丸,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故答案选“1小时”。


第610题

香连丸处方中萸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是


A.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

B.联结乳管含淡黄色细小颗粒状物

C.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

D.纤维多而壁厚,附有小晶体(砂晶和方晶)

E.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及根茎类中药-毛茛科-黄连的显微鉴别。

黄连、黄连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中柱鞘纤维束鲜黄色,纤维壁稍厚,纺锤形或梭形,纹孔明显。故答案选A。

【考点延展】

1.党参:联结乳管含淡黄色细小颗粒状物。故B选项为党参的显微鉴别。

2.人参: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故C选项为人参的显微鉴别。

3.麻黄:纤维多而壁厚,附有小晶体(砂晶和方晶)。故D选项为麻黄的显微鉴别。

4.甘草:纤维成束,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故E选项为甘草的显微鉴别。


第611题

大黄的炮制品一般包括


A.醋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熟大黄、清宁片

B.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炒大黄、清宁片

C.醋大黄、酒大黄、姜大黄、蜜大黄、清宁片

D.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炒大黄

E.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焦大黄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大黄的常用炮制品包括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醋大黄、清宁片,不包括蜜大黄、姜大黄、焦大黄、炒大黄等。


第612题

酒大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酒炙大黄其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第613题

熟大黄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第614题

大黄炭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有瘀出血。


第615题

清宁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大黄。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


第616题

酒炙法中先炒药后加酒的操作适用的药材类型是


A.树脂类药材

B.根茎类药材

C.矿石类药材

D.质地疏松的药材

E.含黏液质较多的药材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

先炒药后加酒法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


第617题

常用于炙法的炮制辅料是


A.麦麸

B.滑石粉

C.黄酒

D.稻米

E.灶心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炙法的辅料。

除另有规定外,酒炙时一般用黄酒。其他选项均为炒法的辅料。


第618题

善清头目之火,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宜选用的饮片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黄连。

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


第619题

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宜选用的饮片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黄连。

姜炙黄连其苦寒之性缓和,止呕作用增强。


第620题

当归酒炙能起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代表药-当归。

酒当归,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强。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