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61题
可引药上行的炮制方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酒炙法的主要目的。
酒炙法的主要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矫味去腥。故答案选“酒炙”。
【考点延展】
1.油炙的主要目的:增强疗效;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
2.姜炙的主要目的: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第662题
盐炙黄柏的主要作用是
A.清热泻火
B.生津润燥
C.滋阴降火
D.利尿固精
E.止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法的代表药-黄柏。
盐黄柏可引药入肾,缓和枯燥之性,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足膝痿软,咳嗽咯血等。
第663题
盐炙法的主要目的包括
A.缓和药物燥性
B.引药下行
C.降低药物毒性
D.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
E.增强祛风除湿的作用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的目的。
盐炙法的主要目的: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如杜仲、小茴香、车前子、益智仁、知母、黄柏等。②缓和药物辛燥之性,如补骨脂、益智仁等。③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如知母、黄柏等。
第664题
盐杜仲的炮制作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的代表药-杜仲。
盐杜仲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而不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常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和高血压病。
第665题
盐黄柏的炮制作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的代表药-黄柏。
盐黄柏可引药入肾,缓和枯燥之性,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足膝痿软,咳嗽咯血等。
第666题
盐泽泻的炮制作用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的代表药-泽泻。
盐泽泻引药下行,并能增强泻热作用,利尿而不伤阴。小剂量于补方中,可泻肾降浊,并能防止补药之滋腻,可用于阴虚火旺,利水清热养阴,如治疗水热互结,小便不利,腰痛重者。
第667题
盐炙法能增强补肾作用的药物是
A.小茴香
B.杜仲
C.益智仁
D.知母
E.荔枝核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的代表药-杜仲。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①生杜仲较少应用,一般仅用于浸酒。临床以制用为主,以保证和增强疗效。②盐杜仲引药入肾,直达下焦,温而不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强。常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和高血压症。
第668题
炙法中先炒药后加辅料的操作适用的药材类型是
A.树脂类药材
B.根茎类药材
C.矿石类药材
D.动物粪便类药材
E.含黏液质较多的药材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炙法的操作方法。
先炒药后加醋多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物,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动物粪便类药材,如五灵脂;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车前子等,应先炒后加盐水。
第669题
盐泽泻的作用是
A.生津润燥
B.引药下行,增强泄热作用
C.清肺胃之火
D.利尿、固精
E.胸腹积水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盐炙代表药-泽泻。
盐泽泻引药下行,并能增强泻热作用,利尿而不伤阴。
第670题
姜炙后能增强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是
A.山茱萸
B.竹茹
C.草果
D.黄连
E.大黄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姜炙的代表药。
姜炙可制药物的寒性,增强和胃止呕的作用,如黄连、竹茹等。
第671题
生竹茹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
A.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B.利于配方
C.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D.减少刺激性
E.抑制苦寒之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姜炙的代表药-竹茹。
姜竹茹能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第675题
厚朴姜炙的最主要目的是
A.增强止呕功效
B.增强止泻功效
C.抑制寒性,缓和药性
D.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增强化痰的功效
E.消除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姜炙的代表药-厚朴。
姜厚朴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多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痛或呕吐泻痢,积滞便秘,痰饮喘咳,梅咳气。
第678题
姜炙后能缓和苦寒之性,并能增强止呕作用的药物是
A.黄芩
B.厚朴
C.知母
D.黄连
E.半夏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姜炙的代表药-黄连。
姜炙黄连,能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