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2323题)


第2021题

某药物的生物半衰期约为8h,其临床治疗的最低有效浓度约为10μg/mL,当血药浓度达到30μg/mL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关于该药物给药方案设计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考虑稳态血药浓度,仅根据药物半衰期进行给药

B.根据最小稳态血药浓度不小于10μg/mL,且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小于30μg/mL给药

C.根据平均稳态浓度为20μg/mL给药

D.根据最小稳态血药浓度不小于10μg/mL给药

E.根据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小于30μg/mL给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药方案的设计。

根据稳态血药浓度范围制定给药方案,对于治疗窗很窄的药物,需要同时控制才能使药物在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第2022题

某药物的常规剂量是100mg,半衰期为12h,为了给药后立即达到最低有效血药浓度,采取12h给药一次的方式,其首剂量为


A.100mg

B.150mg

C.200mg

D.300mg

E.400mg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方案。若维持量X0为有效剂量,当给药间隔等于半衰期τ=t1/2,首剂量等于维持剂量的2倍时,血药浓度迅速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故首剂量应给予200mg。


第2023题

给药方案个体化方法包括


A.比例法

B.一点法

C.两点法

D.重复一点法

E.重复两点法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给药方案个体化方法。

 (1)比例法

 (2) 一点法

 (3)重复一点法


第2024题

当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的相关程度明显大于其与剂量的相关程度时,可利用治疗药物监测(TDM)来调整剂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下列需要进行TDM的有


A.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

B.苯妥英钠治疗癫痫

C.地高辛治疗心功能不全

D.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

E.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治疗药物监测的适用范围。

治疗药物监测的适用范围:

1.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即患者间有较大的药动学差异,如三环类抗抑郁药。

2.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尤其是非线性特征发生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如苯妥英钠。

3.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的药物,如强心苷类药、茶碱、锂盐、普鲁卡因胺等。

4.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用量不当或用量不足的临床反应难以识别的药物,如用地高辛控制心律失常时,药物过量也可引起心律失常。

5.特殊人群用药。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常规剂量下没有疗效或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

7.合并用药出现异常反应。

8.血药浓度因长期用药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9.用于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或中毒。


第2025题

以下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是


A.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

B.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的药物

D.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或中毒

E.特殊人群用药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治疗药物监测。


第2026题

治疗药物监测其临床意义


A.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

B.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

C.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

D.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及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手段

E.研究治疗无效的原因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TDM的临床意义。

治疗药物监测(TDM)其临床意义包括:

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2.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新上市药物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盲目合并用药会造成药源性疾病增多

3.对防止药物过量中毒和药物急性过量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有些药物血药浓度与效应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临床用药已达最大剂量尚不见疗效,是否临床诊断正确,开展TDM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TDM研究可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和评价病人是否按医嘱处方用药的手段。


第2027题

研究TDM的临床意义不包括


A.监督临床用药

B.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化

C.研究治疗无效的原因

D.确定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

E.研究合并用药的影响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简称TDM)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有时采集尿液、唾液等液体),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探讨药物的体内过程,以便临床监测用药,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并监测合并用药的反应,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及避免发生毒副反应,同时也可以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将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模式提高到比较科学的水平。


第2028题

治疗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包括


A.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

B.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治疗指数大、毒性反应强的药物

D.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的药物

E.合并用药而出现异常反应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治疗浓度范围与中毒浓度很接近,如地高辛。

 

 

2)

药物无一明显的、可观察的治疗终点或指标,无及时的、易观察的、可预知疗效的临床指

标去调整剂量,如抗癫痫药物。

 

 

3)

剂量、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不可知,同一剂量,不同患者可出现有效、无效、中毒等不同

反应,如苯妥英钠。

 

 

4)

药物中毒与无效时均危险,如抗排异药物。

 

 

5)

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中毒之间有一个较好的关系。

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治疗浓度范围与中毒浓度很接近,如地高辛。

 

 

2)

药物无一明显的、可观察的治疗终点或指标,无及时的、易观察的、可预知疗效的临床指

标去调整剂量,如抗癫痫药物。

 

 

3)

剂量、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不可知,同一剂量,不同患者可出现有效、无效、中毒等不同

反应,如苯妥英钠。

 

 

4)

药物中毒与无效时均危险,如抗排异药物。

 

 

5)

药物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中毒之间有一个较好的关系。

本题考查治疗药物监测。需要进行监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特点: 

(1)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此类药物多为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如强心苷类,它们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设计和调整给药方案,密切观察临床反应。

(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忧郁症药。

(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

(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5)长期用要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时,过量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

(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

(8)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由于遗传造成药物代谢速率明显差异的情况,如普鲁卡因胺的乙酰化代谢。

(9)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诊断和处理过量中毒,以及为医疗事故提供法律依据。

(10)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如苯妥英钠。


第2029题

Fr=[AUC(T)/ Dose(T)]/[/AUC(R)/Dose(R)]×100%是下列哪项的计算公式


A.绝对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一般生物利用度

D.相对清除率

E.绝对清除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公式。Fr=[AUC(T)/ Dose(T)]/[/AUC(R)/Dose(R)]×100%


第2030题

以静脉注射给药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称为


A.静脉生物利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绝对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参比生物利用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静脉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通常用于原料药和新剂型的研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用于剂型之间或同种剂型不同制剂之间的比较。


第2031题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参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UC可代表药物被吸收的程度

B.对于线性过程的药物来说,AUC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

C.吸收速度可用到达峰浓度时间Tmax来表示

D.Cmax是与治疗效果及毒性水平有关的重要参数,药物吸收的数量

E.评价生物利用度的参数只有AUC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评价生物利用度参数。评价生物利用度的三个参数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第2032题

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


A.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B.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

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

D.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3天的峰浓度

E.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所得到的血药浓度或尿药浓度数据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个体差异大。为了克服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常是让同一受试者,于不同时期服用受试制剂和标准参比制剂。对于两个制剂,即一个为受试制剂T,另一为标准参比制剂R,通常采用双周期的交叉试验设计,以抵消实验周期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将受试者随机等分成两组,一组先服用受试制剂,后服用标准参比制剂;另一组先服用标准参比制剂,后服用受试制剂。两个周期至少要间隔药物的5~7个半衰期,通常间隔1~2周。


第2033题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B.根据选择的参比制剂的不同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C.完整表达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tmax、Cmax、AUC三个参数

D.生物利用度的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

E.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相关知识点。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完整表达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tmaxCmaxAUC三个参数。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型剂及生产工艺等,生物利用度是用来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指标。生物利用度可分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静脉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通常用于原料药和新剂型的研究;相对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用于剂型之间或同种剂型不同制剂之间的比较。


第2034题

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指标是


A.Cmax

B.Tmax

C.AUC

D.Css

E.t1/2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指标是CmaxTmax、AUC。


第2035题

血管外给药的AUC与静脉注射给药的AUC的比值称为


A.波动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

C.绝对生物利用度

D.脆碎度

E.絮凝度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绝对生物利用度的概念。绝对生物利用度是指该药物静脉注射时100%被利用,该药物的其它剂型与其剂量相等时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第2036题

生物利用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A.血药浓度法

B.尿药数据法

C.药理效应法

D.唾液药物浓度法

E.胆汁药物浓度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法是生物利用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第2037题

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


A.F

B.V

C.tmax

D.Cl

E.Cmax


参考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利用度。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应该用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三个指标全面地评价,它们是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三个主要参数。


第2038题

下列有关生物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

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

C.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与速度上没有差别

D.两种产品在消除时间上没有差别

E.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当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等效性的定义。生物等效性(BE)是指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第2039题

用血药法来测定生物等效性时,采血时间至少为


A.3个末端消除半衰期

B.5个末端消除半衰期

C.7个末端消除半衰期

D.9个末端消除半衰期

E.11末端消除半衰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等效性样品采集。通常采集血液样品。应恰当地设定样品采集时间,使其包含吸收、分布、消除相。采样时间不短于3个末端消除半衰期。末端消除相应至少采集3~4个样品以确保准确估算末端消除相斜率。


第2040题

关于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实施与样品采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单个最低规格制剂进行试验

B.从0时到最后一个样品采集时间t的曲线下面积与时间从0到无穷大的AUC之比通常应当达于70%

C.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3个末端消除半衰期

D.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物含量的差值应小于2%

E.一般情况下,受试者试验前至少空腹8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原则。

(1)空腹试验,试验前夜至少空腹10小时。

(2)通常最高规格的制剂可以一个单位(单片或单粒)服用,如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灵敏度不足,则可在安全性允许的条件下,在说明书单次服药剂量范围内同时服用多片/粒最高规格制剂。

(3)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物含量的差值小于5%。

(4)采样时间不短于3个末端消除半衰期。

(5)除可用AUC0→72h来代替AUC0→t或AUC0→∞。的长半衰期药物外,AUC0→t至少应覆盖AUC0→∞的80%。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