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历史真题(1325题)


第141题

某男,2岁。症见不思进食,食不知味,神倦多汗,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宜选用的基础方剂是


A.养胃增液汤

B.消乳丸

C.健脾丸

D.不换金正气散

E.异功散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厌食的辨证论治。

厌食脾胃气虚证,治宜选用的方剂为异功散加减。


第142题

某男,58岁。耳鸣久发,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尤甚,听力逐渐下降,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夜尿频多。舌淡红,少苔,脉细弱。宜选用的治法是


A.补肾填精,滋耳复聪

B.疏风清热,宣肺利窍

C.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D.健脾益气,聪耳通窍

E.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耳聋耳鸣的辨证论治。

耳聋耳鸣肾精亏损证,治法为补肾填精,滋耳复聪。


第143题

不属于蒙药药味的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淡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蒙药基础知识。

蒙药有六种药味,即甘、酸、咸、苦、辛、涩。


第144题

与产地有关的药名


A.江枳壳

B.绵茵陈

C.鹅枳实

D.明天麻

E.左秦艽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与药名有关的术语。

中药讲究地道药材,医师在药名前常标明产地。如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建泽泻等。


第145题

用醋炮制且包煎的是


A.香附

B.大黄

C.五灵脂

D.牛膝

E.川芎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处方应付。

五灵脂为鼯鼠的干燥粪便,宜包煎。醋五灵脂可增强活血散瘀作用,并矫正不良气味。


第146题

应该放在最底层大药斗内的是


A.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

B.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

C.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

D.使用频率排序较高的药物

E.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药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斗谱编排基本原则。

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多放在斗架最底层的大药斗内。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

【考点延展】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药物和易于造成污染的药物(如炭药),多放在斗架的较下层。按饮片使用频率排序,常用药物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经常一起配伍应用的,如“相须”、“相使”配伍的饮片、处方常用的“药对”药物可同放于一个斗中。


第147题

某男,24岁,平素便溏,近见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咽部红肿,颌下有瘰核,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舌红苔黄,脉浮数。医师处以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枯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关于饮片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A.选用生甘草,以清热解毒.

B.选用生荆芥,长于解表祛风

C.选用浙贝母,长于清肺化痰

D.选用生桑白皮,泻肺行水力强

E.选用生牛蒡子,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利咽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咽喉肿痛的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

疏风清热汤中选用生牛蒡子,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利咽;患者平素便溏,则可选择炒牛蒡子。


第148题

中药饮片储存不当,可出现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变异,含糖类成分较高的易出现的变异现象是


A.粘连

B.风化

C.潮解

D.腐烂

E.气味散失

F.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或含糖分较高的饮片,吸潮后粘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第149题

应避光、密封贮存的是


A.软膏

B.膏药

C.煎膏

D.颗粒

E.胶囊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

软膏剂:熔点较低,受热后极易熔化,应避光,密闭贮存。膏药应密闭,置阴凉处贮存。煎膏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颗粒剂应密封,在干燥处贮存,防止受潮。胶囊剂应密封贮存。

【考点延展】密闭是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是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密封比密闭要求更加严格。


第150题

枸杞子与菊花配伍,属于


A.相使

B.相须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七情配伍。

相使配伍中,枸杞子配菊花,枸杞子补肾益精、补肝明目为主药,菊花清肝河火,兼能益阴明目,可增强枸杞子补肝明目的作用。


第151题

药物组成含相同的毒性中药,应避免联用的是


A.三七伤药片与伤科接骨胶囊

B.胃肠安丸与六味木香散

C.天麻胶囊与正天丸

D.小金胶囊与平消胶囊

E.固肾定喘丸与宣肺止嗽合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天麻胶囊与正天丸均含附子,避免联用。


第152题

不含对乙酰氨基酚组分的中成药是


A.冒清片

B.强力感冒片

C.重感灵片

D.维C银翘片

E.复方感冒灵片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含西药组分的中成药品种。

重感灵片含安乃近、马来酸氯苯那敏。

【考点延展】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中成药:精制银翘解毒片、强力感冒片、抗感灵片、临江风药、复方小儿退热栓、感冒清片、治感佳胶囊、速感宁胶囊、维C银翘片、感速康胶囊、复方感冒灵片、感特灵胶囊、感冒安片、新复方大青叶片。


第153题

某男,63岁。近因“反复发作左前脑闷痛1周”入院。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为心血瘀阻证,予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丹参多酚酸盐不合理使用情况属于


A.溶媒选用不当

B.配伍不合理

C.药证不符

D.改变输注方式

E.超剂量使用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例举。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单次用量为200mg,医嘱用量过大。


第154题

药方中中药饮片为蜜麻黄,药师在调配中错拿成生麻黄,核对中及时发现,又改为蜜麻黄,用药错误等级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E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用药错误。

本例用药错误属于B级,发生错误但未发给患者,因此未造成相应伤害。


第155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典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本草典籍。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的先例。


第156题 首次将药物分类按自然属性区分的本草典籍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主要本草典籍。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系统整理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


第157题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则又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第158题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则又称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第159题 运用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疗肝肾阴虚证的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五行学说。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①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证;②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③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④益火补土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第160题

运用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心肾不交证的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五行学说。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①抑木扶土法适用于木乘土之证;②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水肿;③佐金平木法适用肝火犯肺证;④泻南补北法适用心肾不交证。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