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历史真题(1325题)


第701题

中药饮片斗谱的编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配方效率和质量。处分中常以药对出现可放于同一斗中的饮片有


A.射干、北豆根

B.盐杜仲、盐续断

C.姜半夏、淡附片

D.羌活、独活

E.知母、浙贝母


参考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斗谱编排基本原则。姜半夏、淡附片属于十八反配伍禁忌。


第702题

某男,35岁。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口臭口干,腹胀腹痛,舌红,苔黄,脉滑数。医师给予大承气汤,效果显著。该方剂体现的治法有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实则泻之

D.通因通用

E.热者寒之


参考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正治反治。实热证采用的治法为实则泻之,热者寒之。


第703题

药学咨询服务是执业药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面向患者、医护人员、公众等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品使用有关的服务,以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执业药师在用药咨询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包括


A.认真倾听

B.注意语言表达

C.注意非语言的运用

D.咨询时间宜长不宜短

E.提供的信息不宜过多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沟通原则与技巧。

咨询时间应适当长短,咨询时间过长,内容过多,不利于患者记忆。


第704题

某男,78岁。患多种慢性病,因腰腿疼痛、头晕失眠等不适症状就诊。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如下:

执业药师审方时,发现该处方中多种中成药均含有乌头类药,可能加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该处方中含有乌头类药的中成药有


A.乌灵胶囊

B.金匮肾气丸

C.养血安神片

D.风湿骨痛胶囊

E.松龄血脉康胶囊


参考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乌头类药物。乌头类药物(1)饮片: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2)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正天丸、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追风丸、追风透骨丸、右归丸、风湿骨痛胶囊、三七伤药片、小金丸、木瓜丸、金匮肾气丸。助记:付正天去追风,又(右)使(湿)三个小金瓜生气了。


第705题

含汞的药物服用过量或长期服用会出现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牙龈肿胀溃烂,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含汞的中药有


A.朱砂

B.雄黄

C.轻粉

D.银朱

E.红粉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

含汞的药物有轻粉、红粉、银朱、朱砂。

【考点延展】雄黄的毒性成分为砷。


第706题

某女35岁,因家庭纠纷,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其疾病传変是


A.相克

B.子病及母

C.相乘

D.母病及子

E.相侮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所胜之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木克土,若木过于强盛,对土的克制太过,导致土的不足,称为“木乘土”,即肝乘脾。

故本题答案为“相乘”。


第707题

脏腑经络功能減退,血液生成不及,运行迟缓,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変,与气机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的是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推动作用:①推动人体生长发育;②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③推动血液的生成和循行;④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病理: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从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故答案为“推动作用”。


第708题

某女,35岁。出现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哭笑无常等症状,其临床意义是


A.失神

B.少神

C.假神

D.神乱

E.无神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望神的临床意义。

神乱又分为癫病、狂病、痫病。

1.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 癫病:痰气凝结、阻蔽心神。

2.烦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狂病:痰火扰心。

3.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醒后如常——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

故答案为“神乱”。


第709题

八纲辨证中,寒热证候主要辨析的是


A.疾病部位

B.疾病原因

C.疾病性质

D.病势趋向

E.疾病传变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八纲辨证。寒热用以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用以分别邪正的盛衰;疾病的基础是阴阳失调,因此,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第710题

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泻火方药治疗,体现的治法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用热远热

D.寒因寒用

E.热因热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治法。寒者热之: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寒性病证。热者寒之:用寒凉方药来治疗热性病证。


第711题

某男,32岁。近3天所在单位多人发热,患者1天前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口干,咽喉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


A.辛凉解表

B.辛温解表

C.益气解表

D.解表祛湿

E.清热解毒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感冒的辨证论治。

感冒-时行感冒证。

[症状]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寒战,身痛,无汗,咳嗽,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流行性发作。

[治法]清热解毒

故答案为“清热解毒”。


第712题

某女,25岁。胃痛吐酸,喜温恶寒,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医生诊断后开具处方: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以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疗。该患者适宜的服药时间是


A.饭前

B.饭后

C.睡前

D.空腹

E.频服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用药教育服务。

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饭后服。故答案为饭后服。

【考点延展】

一般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饭前服,驱虫和泻下药空腹服,安眠药睡前服,抗疟药在发作前1-2小时服用


第713题

某女,25岁。不寐,心烦,口渴,咽燥,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脉数。应选用的中成药是(教材已变动)


A.人参归脾丸

B.天王补心丸

C.朱砂安神丸

D.养血安神丸

E.解郁安神颗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不寐的辨证论治。【教材已变动】最新教材已删除不寐—心火炽盛证。


第714题

湿度是影响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可引起药物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等,而且能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一般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要求应是


A.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B.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9%~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70%

C.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D.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9%~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0%

E.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8%~15%,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湿度: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第715题

小青龙汤治疗痰多咳喘处方为: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方中半夏应选用的炮制品是


A.生半夏

B.清半夏

C.姜半夏

D.法半夏

E.半夏曲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饮片处方用药适宜性-处方药味的生品与制品。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小青龙汤中应选择法半夏,法半夏偏于温,祛寒痰,多用于痰多咳嗽,痰饮。


第716题

某女,36岁,带下色白,量多稀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迟。其证候是


A.湿热

B.痰湿

C.肾虚

D.肝郁

E.脾虚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根据关键词“腰膝酸软”,判断病位在肾。


第717题

关于中成药之间配伍应用主要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应用,辅药能够提高主药的功效

B.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配伍应用,可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

C.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合理配伍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D.两药同用,一种中成药能够抑制另一种中成药的副作用

E.中成药配伍应用可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治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如果应用不当,容易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扰乱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第718题

医生在中药处方中应用不同的术语,对饮片炮制、产地、质地、采时、新陈、颜色、气味等有特殊要求加以注明。下列与药名有关的术语中,属于对质地有特殊要求的是


A.田三七

B.姜枳壳

C.陈香橼

D.明天麻

E.紫丹参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与药名有关的术语。

(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

(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梢蛇去头和鳞片。

(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江枳壳。

(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第719题

某男,19岁。面部粟疹累累,疼痛,色红,部分有脓疱,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溥黄,脉弦滑。应选用的中成药是(教材已变动)


A.黄连上清丸

B.牛黄解毒丸

C.当归苦参丸

D.牛黄清心丸

E.防风通圣丸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粉刺的辨证论治。

【教材已变动】原“痤疮”已改为“粉刺”。

本题考查的是粉刺—肺经风热证。

[症状]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疱,伴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风清肺。

[方剂]枇杷清肺饮加减。

[中成药]化瘀祛斑胶囊。


第720题

某女,55岁。患2型糖尿病7年,头晕目眩,口渴喜饮,神疲健忘,倦怠乏力,遇劳则发,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淡红有齿痕,脉沉弱。执业药师建议配伍使用的中成药应是


A.生脉胶囊与济生肾气丸

B.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

C.补中益气丸与六味地黄丸

D.香砂六君丸与金匮肾气丸

E.脑立清胶囊与六味地黄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二者功能不同,但是配伍合用,可以互补治疗兼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

故答案为“补中益气丸与六味地黄丸”。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