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小儿化毒散与小儿惊风散
B.牛黄镇惊丸与琥珀抱龙丸
C.小儿至宝丸与小儿清热片
D.牛黄清宫丸与苏合香丸
E.牛黄至宝丸与牛黄解毒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
仅含朱砂:苏合香丸、琥珀抱龙丸。
仅含雄黄:小儿化毒散、牛黄解毒丸、牛黄至宝丸。
含朱砂+雄黄:牛黄镇惊丸、牛黄清宫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
第22题
某男,30岁。既往体健,平素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此次口腔溃疡3天,口腔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灼痛明显,伴有口渴心烦,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复方鱼腥草片
B.六神丸
C.牛黄清胃丸
D.泻青丸
E.知柏地黄丸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口疮的辨证论治。口疮心脾积热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有牛黄清胃丸、导赤丸。
【考点延展】复方鱼腥草片适用于咽喉肿痛风热外袭证;六神丸适用于咽喉肿痛火毒上攻证;知柏地黄丸适用于咽喉肿痛虚火上炎证。泻青丸适用于耳聋耳鸣肝火上扰证。
第23题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主治血虚寒厥证,方中当归宜选用的饮片规格是
A.酒当归
B.当归炭
C.全当归
D.生当归
E.当归尾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的正确应用。
桃红四物汤、四物汤:酒当归-活血调经;
当归补血汤、当归四逆汤:生当归-质润、补血润肠;
共入散剂:当归炭-止血和血。
A.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不可越级报告
B.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
C.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只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D.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E.对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需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7个工作日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范围。
(1)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2)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考点延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要求对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需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
第25题
属于阳病治阴的治法是
A.阴阳并补
B.阳中求阴
C.阴中求阳
D.扶阳益火
E.滋阴壮水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阳病治阴: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阴病治阳: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阴中求阳:在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
阳中求阴:在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
第26题
月经过少的辨治原则为虚者重在补益脾肾,实者重在疏肝、活血通利,佐以行气、祛痰。治疗月经过少气血亏虚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巴戟口服液
B.十二乌鸡白凤丸
C.加味八珍益母膏
D.益母丸
E.复方益母草膏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月经过少的辨证论治。月经过少气血亏虚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有驴胶补血颗粒、八珍益母丸、十二乌鸡白凤丸、养血当归糖浆。
【考点延展】巴戟口服液适用于月经过少肾虚证;益母丸适用于月经过少痰湿证;加味八珍益母膏、复方益母草膏适用于月经过少血瘀证。
第27题
某女,57岁。咳嗽,咳痰色黄,胸膈满闷,伴恶寒发热,口渴,咽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急支糖浆
B.羚羊清肺颗粒
C.清肺抑火丸
D.清肺化痰丸
E.二母宁嗽丸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咳嗽的辨证论治。咳嗽风热犯肺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有急支糖浆、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颗粒、风热咳嗽胶囊。其中羚羊清肺颗粒更适用于外感时邪,肺胃热盛,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症见咳嗽气促,痰多黏稠色黄,苔薄黄腻,脉滑数。
【考点延展】清肺抑火丸、清肺化痰丸适用于咳嗽痰热郁肺证;二母宁嗽丸适用于咳嗽风燥伤肺证。
A.溶媒用量不足
B.超功能主治用药
C.药证不符
D.给药方式不当
E.溶媒选用不当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参麦注射液的正确使用为一次20~1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给予该患者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稀释药物,属于溶媒选用不当。
第29题
某女,58岁。胸闷重而心痛微,肢体沉重,形体肥胖,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脉滑。辨析其证候是
A.气虚血瘀
B.痰浊痹阻
C.气滞血瘀
D.寒凝心脉
E.气阴两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胸痹的辨证论治。胸痹痰浊痹阻证的辨证要点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第30题
某女,81岁。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两目干涩,腰膝酸软。耳鸣齿摇;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选用的基础方剂是
A.左归丸
B.右归丸
C.归脾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E.天麻钩藤饮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眩晕的辨证论治。眩晕肾精不足证,治宜选用的方剂为左归丸加减。
第31题
某男,28岁。鼻塞,鼻涕黄浊黏稠如脓,量多,嗅觉差,鼻粘膜红肿,头痛剧烈,伴发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辨析为胆经郁热证。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利鼻片
B.鼻渊通窍颗粒
C.鼻渊片
D.鼻舒适片
E.鼻渊舒胶囊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鼻渊的辨证论治。鼻渊胆经郁热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有鼻渊舒胶囊、藿胆片、胆香鼻炎片。其它选项均适用于鼻渊风热蕴肺证。
第32题
中药饮片处方常应用不同的术语表达对饮片的特殊要求,关于中药处方药名常用术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标明药材产地,医师处方霜桑叶
B.为标明药材产地,医师处方嫩桂枝
C.为标明药材产地,医师处方陈佛手
D.为标明药材产地,医师处方江枳壳
E.为标明药材产地,医师处方明天麻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与药名有关的术语。霜桑叶、嫩桂枝、陈佛手属于采时、新陈类;江枳壳属于产地类;明天麻属于品质类。
第33题
关于婴幼儿用药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宜用轻清之品
B.用药要及时
C.宜佐滋补肝肾之品
D.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E.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婴幼儿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婴幼儿用药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①用药及时,用量宜轻;②宜用轻清之品;③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④宜佐凉肝定惊之品:钩藤、蝉蜕、僵蚕、地龙;⑤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第34题
为保障中药合理用药,执业药师在药学服务过程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选择价格昂贵的中药
B.了解患者以往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开患者高度敏感的药物
C.对人体有较大毒副作用的药物,应采用递增药量法,从最小剂量开始投药
D.经口服给药能达到预期疗效的,则不考虑注射,以避免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
E.在患者领取中药饮片或中成药时,要详细地向其说明药物的煎煮或服用方法、服用剂量及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选药时应尽可能使用价廉质优的中药,不到非用不可时,不使用价格昂贵的中药。
第35题
某女,35岁。胃脘疼痛,脘闷灼热,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析为湿热中阻证,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沉香化滞丸
B.中满分消丸
C.沉香化气丸
D.胃乐新颗粒
E.胃疡灵颗粒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胃痛的辨证论治。胃痛湿热中阻证,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有胃痛宁片、木香槟榔丸、中满分消丸。【巧记】木箱湿热,满分痛。
【考点延展】沉香化滞丸适用于胃痛饮食伤胃证;沉香化气丸适用于胃痛肝气犯胃证;胃乐新颗粒适用于胃痛胃阴虚证;胃疡灵颗粒适用于胃痛脾胃虚寒证。
第36题
乳痈以气滞、热盛、肉腐、成脓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以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治疗乳痈时,因含有制天南星,不宜过量、久用的中成药是
A.牛黄化毒片
B.活血消炎丸
C.活血解毒丸
D.乳康片
E.九一散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
牛黄化毒丸:孕妇禁用;疮疡阴证、痈疽已溃破、脾胃虚弱者慎用;含有制天南星,不宜过量、久用。
【考点延展】
九一散:孕妇禁用;慢性溃疡无脓者慎用;含轻粉,不可久用,不可内服,若用药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需及时停用。
活血解毒丸、活血消炎丸:孕妇禁用;疮疡阴证者、痈疽已溃破者、脾胃虚弱者慎用;活血解毒丸含雄黄,不宜过量、久用。
乳康片:孕妇慎服;孕期的前3个月内禁止服此药;甲亢患者慎服。
A.蔓荆子
B.炒枣仁
C.炒地榆
D.炒王不留行
E.荆芥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饮片的处方应付。炭制品: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多为止血类。
A.处方中补骨脂,宜脚注“捣碎”
B.处方温补脾肾,宜清晨空腹或餐前服用
C.处方中制川乌,宜脚注“先煎、久煎”
D.处方中赤石脂,宜脚注“先煎”
E.处方中制吴茱萸,单味药超剂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合理用药与用药指导。四神丸中的补骨脂为炒补骨脂(盐炙品),吴茱萸有小毒,《药典》规定其内服剂量为每日2~5g。
第39题
并开药是由2-3种疗效基本相似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面构成。并开药“二蒺藜”应调配
A.沙苑子、潼蒺藜
B.沙苑子、蒺藜
C.刺蒺藜、白蒺藜
D.潼蒺藜、沙苑蒺藜
E.炒蒺藜、刺蒺藜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并开药名。二蒺藜:蒺藜、沙苑子。
【考点延展】蒺藜的别名为刺蒺藜、白蒺藜。沙苑子的别名为沙苑蒺藜、潼蒺藜
A.服汤药后宜喝热稀粥或米汤以助药力
B.方中荆芥宜选用荆芥穗,长于散风解表
C.方中甘草宜选用炙甘草以调和诸药
D.该方宜久煎使“香气大出”
E.如患者平素便溏,方中牛蒡子宜选用生牛蒡子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银翘散的合理用药。银翘散选用生牛蒡子,生用辛苦性寒,长于疏散风热、解毒散结,而清炒后能缓和寒滑之性,如果患者平素便溏则可选择;薄荷叶偏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下气宽中,本方选用薄荷叶;选用生甘草,性平偏凉,清热解毒,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煎煮时“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因为该药轻清,过煎则味浓效差,煎煮时薄荷后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