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史真题(1340题)


第101题 取本品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丝无色或淡棕色,处方中具有该特征的饮片是


A.白术

B.党参

C.砂仁

D.山药

E.茯苓


参考答案:E


解析:

茯苓粉末: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第102题 处方中黄连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A.生物碱类化合物

B.醌类化合物

C.苯丙素类化合物

D.黄酮类化合物

E.甾体化合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中国药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第103题 处方中煨肉豆蔻的炮制作用是


A.增强软坚、消导之功

B.增强温中行气作用

C.增强消食化滞、止泻作用

D.增强燥湿化痰作用

E.增强固肠止泻功能


参考答案:E


解析:

煨肉豆蔻可除去部分油质,免于滑肠,刺激性减小,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能。用于心腹胀痛,虚弱冷痢,呕吐,宿食不消。


第104题 保和丸(水丸)的溶散时限为


A.15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1.5小时

E.2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溶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滴丸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


第105题 处方中陈皮所含橙皮苷是保和丸的含量测定成分,其化学结构类型为


A.黄酮类化合物

B.醌类化合物

C.萜类化合物

D.木脂素类化合物

E.香豆素类化合物


参考答案:A


解析:

陈皮中除含有挥发油外,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橙皮苷具有和芦丁相同的用途,也有维生素P样功效,《中国药典》以橙皮苷为指标成分对陈皮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第106题 关于处方中焦山楂炮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于活血化瘀

B.长于化浊降脂

C.长于行气除胀

D.长于消食止泻

E.长于凉血止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①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②炒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疲乏力。③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痢疾。④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


第107题 处方中饮片原植物属于木犀科的是


A.陈皮

B.焦山楂

C.茯苓

D.连翘

E.半夏(制)


参考答案:D


解析:

连翘,系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第108题 处方中麻黄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发汗平喘

B.镇咳祛痰

C.利尿

D.利胆

E.解热镇痛


参考答案:D


解析:

麻黄的药理作用: (1)发汗(2)平喘、镇咳、祛痰(3)利尿(4)解热、镇痛、抗炎。


第109题 处方中法半夏是以甘草、生石灰为炮制辅料,经复制法炮制而成,其作用是


A.止咳平喘力增强

B.以燥湿化痰为主

C.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D.偏于祛寒痰,同时调和脾胃

E.以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为主


参考答案:D


解析: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多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亦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


第110题 处方中细辛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中国药典》规定了细辛中马兜铃酸I的限量,药材细辛的药用部位是


A.全草

B.地上部分

C.根和根茎

D.块根

E.鳞茎


参考答案:C


解析: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


第111题

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花类药材有


A.辛夷

B.丁香

C.洋金花

D.款冬花

E.西红花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西红花等;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第112题

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通过炮制可降低药物毒性的有


A.天南星胆汁制

B.厚朴姜制

C.川乌加水煮制

D.巴豆去油制霜

E.马钱子砂烫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天南星、川乌、巴豆、马钱子通过炮制可降低药物毒性。姜厚朴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第113题

中药制剂贮藏过程中,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


A.温度

B.光线

C.包装材料

D.湿度和水分

E.氧气和金属离子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中药制剂贮藏过程中,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温度、光线、氧气和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


第114题

一般无需检查崩解时限或溶化性的片剂有


A.口含片

B.缓释片

C.舌下片

D.泡腾片

E.咀嚼片


参考答案:BE


解析:

咀嚼片以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口崩片以及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一般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第115题

可用于去除注射液中热原的方法有


A.活性炭吸附

B.离子交换法

C.反渗透法

D.超滤法

E.微孔滤膜滤过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去除注射液中热原的方法

(1)吸附法: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热原作用,同时兼有助滤、脱色作用。应选用针用规格活性炭,常用量为0.1%~0.5%。此外,活性炭与白陶土合用也可除去热原。

(2)离子交换法:热原分子上含有负电荷的磷酸根与羧酸根,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除去溶剂中的热原。

(3)凝胶滤过法:利用热原与药物分子量的差异将两者分开。溶液通过凝胶柱时,分子量较小的成分渗入到凝胶颗粒内部而被阻滞,分子量较大的成分则沿凝胶颗粒间隙随溶剂流出。

(4)超滤法:在常温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热原能被超滤膜截留除去。

(5)反渗透法:选用三醋酸纤维素膜或聚酰胺膜进行反渗透可除去热原。


第116题

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有


A.肉桂醇

B.青蒿素

C.莪术醇

D.薄荷醇

E.熊果酸


参考答案:BC


解析:

青蒿素、莪术醇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肉桂醇、薄荷醇为单萜类化合物。熊果酸为三萜类化合物。


第117题

关于牛黄性状鉴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

B.体重,质地坚实,不易破碎

C.香气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D.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具龟裂纹

E.断面金黄色,可见同心层纹


参考答案:ADE


解析:

牛黄药材:多呈卵形、类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第118题

表面活性剂在制剂中可用作


A.增溶剂

B.乳化剂

C.润湿剂

D.起泡剂

E.消泡剂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表面活性剂常用做增溶剂、起泡剂、消泡剂、去污剂、抑菌剂或消毒剂、乳化剂、润湿剂等。


第119题

药用部位为干燥种子的药材有


A.牵牛子

B.地肤子

C.葶苈子

D.蛇床子

E.沙苑子


参考答案:ACE


解析:

牵牛子【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

地肤子【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

葶苈子【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m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re Wi11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

蛇床子【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

沙苑子【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


第120题

关于栀子炮制方法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栀子炒后京尼平苷含量有所上升

B.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

C.炒栀子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D.炒栀子有清热除烦的功效

E.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炮制作用】①栀子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证,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②栀子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较弱者服用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炒栀子与焦栀子功用相似,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栀子。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③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

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栀子仁中,栀子壳含量相当低;炒栀子和焦栀子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栀子比炒栀子更明显。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