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41题
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味是
A.辛
B.苦
C.酸
D.咸
E.甘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五味-咸的所示效用。
咸味药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
第842题
依据方剂组方原则,下列关于使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诸药直达病所
B.消除君臣药烈性
C.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D.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方剂与组方原则。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使药的药力小于臣药,用量亦轻。
第843题
莪术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是
A.秋冬地上部分枯萎时
B.春末夏初时节
C.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D.花完全盛开时
E.花冠由黄变红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材的采收。
莪术属根及根茎类中药,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第844题
宜用酸水提取,加碱至碱性后可从水中沉淀析出的成分是
A.香豆素类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蒽醌类
E.木脂素类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
酸提碱沉法和碱提酸沉法:该法是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例如,一些生物碱类在用酸性水从药材中提出后,加碱调至碱性即可从水中沉淀析出(酸/碱法)。提取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时采用氢氧化钙提取,加酸中和使其沉淀出来达到分离的目的称为碱提酸沉法。
第845题
川乌经炮制,生物碱结构改变,毒性降低,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聚合反应
E.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川乌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生物碱,可在碱水中加热水解酯基,生成毒性小的单酯型生物碱或几乎无毒性的醇胺型生物碱,这是毒性变小的化学原理。
第846题
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有肝、肾毒性的中药是
A.防己
B.延胡素
C.何首乌
D.千里光
E.王不留行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千里光所含有的生物碱主要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肝、肾毒性和胚胎毒性,使用时应该严格注意。
第847题
《中国药典》规定,以苦杏仁苷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中药是
A.益智
B.薏苡仁
C.郁李仁
D.酸枣仁
E.沙苑子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郁李仁主要化学成分为郁李仁苷A、郁李仁苷B、苦杏仁苷、香草酸、原儿茶酸、熊果酸,以及黄酮类化合物阿福豆苷、山柰苷等,《中国药典》以苦杏仁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规定苦杏仁苷含量不低于2.0%。
第848题
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是
A.丹参素
B.丹参酸甲
C.原儿茶酸
D.原儿茶醛
E.丹参酮ⅡA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丹参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两大部分。脂溶性成分大多为共轭醌、酮类化合物,具有特征的橙黄和橙红色。如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则包括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第849题
《中国药典》规定,肿节风的含量指标成分是
A.异嗪皮啶
B.阿魏酸
C.莪术醇
D.柴胡皂苷b
E.葛根素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肿节风:主要含有酚类、鞣质、黄酮苷、香豆素和内酯类化合物。《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含量,其中异嗪皮啶含量不少于0.02%,迷迭香酸含量不少于0.02%。
第850题
《中国药典》规定,以总黄酮为含量测定成分的中药是
A.三七
B.槐花
C.五味子
D.细辛
E.天仙子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槐花:《中国药典》以总黄酮和芦丁为指标成分对槐米或槐花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第851题
具过氧桥结构,属倍半萜内酯类的化合物的是
A.青藤碱
B.天麻素
C.常山碱
D.小檗碱
E.青蒿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黄花蒿)中分离得到的具有过氧结构的倍半萜内酯,有很好的抗恶性疟疾活性,其多种衍生物制剂已用于临床。
第852题
含胆酸的中药是
A.蟾酥
B.牛黄
C.水蛭
D.地龙
E.僵蚕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含胆汁酸类化学成分的常用动物药。
牛黄约含8%胆汁酸,主要成分为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中国药典》以胆酸和胆红素为牛黄的质量控制成分,要求含量不少于4.0%,胆红素含量不得少于25.0%。
第853题
山药治疗脾虚久泻,宜选用的炮制方法是
A.炒黄
B.砂炒
C.土炒
D.炒炭
E.炒焦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加辅料炒法中土炒的代表药-山药。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
第854题
醋炙柴胡的目的是
A.助其发散,增强解表作用
B.助其升浮,增强升阳作用
C.缓其升散,增强疏肝作用
D.抑制浮阳,增强清肝作用
E.引药入肝,增强滋阴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醋炙法的代表药-柴胡。
醋柴胡的升散之性缓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强。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症。
第855题
水火共制时,采用燀法进行炮制的中药是
A.白附子
B.槐花
C.苦杏仁
D.苍耳子
E.天南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燀法的代表药-苦杏仁。
苦杏仁为燀法,白附子、天南星为复制法,槐花为炒炭,苍耳子为炒黄。
第856题
清炒(单炒)时,采用炒黄法的中药是
A.芥子
B.蒲黄
C.大蓟
D.荆芥
E.枳壳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炒法中炒黄法的代表药-芥子。
芥子为炒黄;蒲黄、大蓟、荆芥为炒炭;枳壳为麸炒。
第857题
斑蝥因其有毒,为降低其毒性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土炒
B.砂炒
C.蛤粉炒
D.米炒
E.滑石粉炒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加辅料炒法中米炒法的代表药-斑蝥。
米炒斑蝥毒性降低,其气味得到矫正,可内服。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狂犬咬伤,瘰疬,肝癌,胃癌。
第859题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教材已变动)
A.肛门栓
B.糖浆剂
C.舌下片
D.颗粒剂
E.胶囊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剂型的分类。
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注射给药的剂型(静脉、肌内、皮内、皮下、穴位等部位的注射剂);呼吸道给药的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皮肤给药的剂型(洗剂、搽剂、软膏剂、凝胶膏剂、贴膏剂);黏膜给药的剂型(滴眼剂、舌下片剂、含漱剂)等。
【教材变动】删除了不经胃肠道给药和经胃肠道给药的这个分类原则,仅按照经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等途径分类。
第860题
散剂生产贮藏有关规定错误的是
A.儿科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B.局部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C.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附分剂量用具
D.含挥发油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藏
E.含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闭贮藏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散剂的质量要求。
含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