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历史真题(1800题)


第921题 幻觉属于( )。


A.有意想象

B.幻想

C.无意想象

D.妄想


参考答案:C


解析:幻觉则是在异常的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第922题 记忆是( )。


A.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

C.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


参考答案:A


解析:记忆是过去的经脸在头脑中的反映。


第923题 思维的基本单位是( )。


A.推理

B.判断

C.概念

D.决策


参考答案:C


解析: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第924题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 。


A.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参考答案:A


解析: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第925题 人本主义关心的主要命题不包括( )。


A.价值

B.行为

C.尊严

D.潜能


参考答案:B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行为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关心的命题。


第926题 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推测个体的态度,这是态度测量的( )。


A.量表法

B.活动产品法

C.投射法

D.行为反应测量法


参考答案:D


解析: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它的理论依据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他的外在生理体征和外在行为上。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个体的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来推测他的内在态度,是行为反应测量法。


第927题 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辩

D.归纳


参考答案:A


解析:经验描述阶段-社会心理学形成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来相对客观地描述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第928题 社会行为是由( )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


参考答案:A


解析: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第929题 麦孤独( W.McDougall)用(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

B.学习

C.社会影响

D.本能


参考答案:D


解析: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他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麦独孤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第930题

性别表示男女在(    )。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参考答案:B


解析: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性”是个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


第931题 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 社会化为条件的。


A.语言

B.道德

C.概念

D.性别


参考答案:A


解析: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第932题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 )。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参考答案:D


解析:承担角色的任务失败而被社会排除,角色承担着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医生因医疗事故而失去行医资格。


第933题 自尊是个体对其( )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社会角色

B.自我概念

C.自我意识

D.自我价值


参考答案:A


解析: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第934题

自尊=成功/抱负,这是詹姆士1890年在(    )一书中提出来的。


A.《社会心理学》

B.《心理学原理》

C.《社会心理学导论》

D.《民族心理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第935题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 ) 的性质。


A.积极

B.双向作用

C.消极

D.定势作用


参考答案:C


解析: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


第936题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 )的预测。


A.准确

B.变化

C.稳定

D.系统


参考答案:B


解析: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作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


第937题 控制点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勒温

B.罗特

C.华生

D.特里普利特


参考答案:B


解析: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来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理论。


第938题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倾向于( )。


A.减少

B.保持稳定

C.增加

D.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C


解析: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


第939题 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


A.行为

B.情感

C.感觉

D.行为倾向


参考答案:D


解析:

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式。

认知成分(C)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情感成分(A)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行为倾向(B)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第940题 态度的特点不包括( )。


A.内在性

B.抽象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参考答案:B


解析:

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属于内在的心理倾向;

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

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改变。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