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1题
危险化学品性质不同,对其引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及灭火剂的选用亦不相同。下列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行为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扑救汽油大灾
B.使用雾状水扑救电石火灾
C.使用泡沫灭火器扑救铝粉火灾
D.使用沙土盖压扑救爆炸物品火灾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火灾控制的内容。选项B,遇湿易燃物品(电石等)火灾禁止使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选项C,铝粉、镁粉等可燃性粉尘,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气体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选项D,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切忌用沙土压盖。
第102题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当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关于接地装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可用作自然接地体
B.自然接地体至少应有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网相连
C.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可用作接地线
D.接地体顶端应埋入地表面下,深度不应小于0.4m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接地装置的内容。选项A,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可用作自然接地体,但有可燃或爆炸性介质的管道除外。选项C,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的金属保护层作接地线。选项D,接地体上端离地面深度不应小于0.6m(农田地带不应小于1m),并应在冰冻层以下。
A.分料刀顶部应不高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
B.分料刀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10mm
C.分料刀的宽度应介于锯身厚度与锯料宽度之间
D.分料刀刀刃为弧形,其圆弧半径不应大于圆锯片半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料刀的内容。选项A,分料顶部应不低于锯片圆周上的最高点。选项B,分料刀与锯片最靠近点与锯片的距离不超过3mm。选项D,分料刀刀刃为弧形,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圆锯片半径。
A.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蒸汽进行吹扫置换
B.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投入使用前用氮气进行吹扫置换
C.对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采用充蒸汽正压保护
D.发生液化烃类物质泄漏时,采用蒸汽冲淡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爆炸控制的内容。选项A,易燃易爆系统检修动火前,使用惰性气体(水蒸气)进行吹扫置换。选项B,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在投入使用前用惰性气体(氮气)进行吹扫置换,选项C,对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电器、仪表灯采用充氮正压保护,若采用蒸气(水蒸气)可能导致短路引发事故,选项D,发现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采用惰性气体充淡。
第105题
电火花是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呈现出的现象,其电弧温度高达8000℃,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二次引燃源。电火花可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下列电火花中,属于事故火花的是( )。
A.熔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
B.开关开合时产生的火花
C.电源插头拔出时产生的火花
D.手持电钻碳刷产生的火花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电火花分类的内容。事故火花是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例如,短路、熔断丝熔断时产生的火花、连接点松动产生的火花、变压器等高压电气设备由于绝缘质量降低的闪络等。选项B、选项C和选项D均属于工作火花。
第106题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形态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下列触电事故伤害中,属于电击的是( )。
A.电弧烧伤
B.电烙印
C.皮肤金属化
D.跨步电压触电
参考答案:D
解析:
触电事故种类主要包括电击和电伤,其中电伤主要有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和电光眼。选项A、选项B和选项C均属于电伤。
第107题
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的危险性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由爆炸极限确定。若某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上限是44%,爆炸下限是4%,则该可燃气的危险度是( )。
A.0.10
B.0.90
C.10.00
D.11.0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危险度的计算。危险度H=(L上-L下)/L下,将数据带入H=(44%-4%)/4%=10。
第108题
通过对大量火灾事故的研究,火灾事故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等,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下列燃烧特征或现象中,属与火灾发展期典型特征的是( )。
A.冒烟
B.阴燃
C.轰燃
D.压力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典型火灾的发展规律。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冒烟、阴燃是火灾初起期的典型特征。故本题选择C选项。
第109题
铸造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铸造作业过程最可能存在的是( )。
A.机械伤害、放射、火灾
B.灼烫、噪声、电离辐射
C.爆炸、机械伤害、微波
D.火灾、灼烫、机械伤害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铸造业危险有害因素。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第110题
在中性点接地配电网中,对于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或有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应选用的接地(零)系统是( )。
A.TT系统
B.TN-S系统
C.TN-C系统
D.TN-C-S系统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接零保护。TN-S系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宜用于有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
第111题
机械产品设计应考虑维修性,以确保机械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易发现、易检修。下列机械产品设计要求中,不属于维修性考虑的是( )。
A.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
B.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
C.故障部位置于危险区以外
D.关键零部件的多样化设计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的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应考虑的要求包括:将维护、润滑和维修设定点放在危险区之外,检修人员接近故障部位进行检查、修理、更换零件等维修作业的可达性,零组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必须考虑维修人员的安全。选项D,属于可靠性设计应考虑的内容。
第112题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下列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的行为中,正确的是( )。
A.规定经营剧毒化学品销售记录的保存期限为1年
B.规定经营剧毒化学品人员经过国家授权部门的专业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
C.规定经营剧毒化学品人员经过县级公安部门的专门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
D.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口头汇报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数量和品种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经营。经营剧毒物品企业的人员应经过县级以上公安部门的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选项D,剧毒化学品的销售企业、购买企业应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并输入计算机系统。
第113题
依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出厂前以水为介质进行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
A.1.25倍
B.1.50倍
C.1.75倍
D.2.00倍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的规定,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25倍(钢和有色金属材质),当容器材质为铸铁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2.0倍。
第114题
按照在生产流程中的作用,压力容器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四类。下列容器中,属于反应压力容器的是( )。
A.聚合釜
B.洗涤塔
C.蒸发器
D.烘缸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容器按照生产中的作用的分类。选项B,洗涤塔属于分离压力容器。选项C,蒸发器属于换热压力容器。选项D,烘缸属于储存压力容器。
第115题
阻火隔爆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两类。化学抑爆是在火焰传播显著加速的初期,通过喷洒抑爆剂来抑制爆炸的作用范围及猛烈程度的一种防爆技术。关于化学抑爆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抑爆技术不适用于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
B.化学抑爆技术可以避免有毒物料、明火等窜出设备
C.常用的抑爆剂有化学粉末、水、卤代烷和混合抑爆剂等
D.化学抑爆系统主要由爆炸探测器、爆炸抑制器和控制器组成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抑制防爆装置的内容。选项A,化学抑爆技术适用于易产生二次爆炸,或无法开设泄爆口的设备以及所处位置不利于泄爆的设备。
第116题
气瓶入库时,应按照气体的性质、公称工作压力及空实瓶等进行分类分库存放,并设置明确标志。下列气瓶中,可与氢气瓶同库存放的是( )。
A.氨气瓶
B.乙炔气瓶
C.氧气瓶
D.氮气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气瓶的贮存、保管。可燃气体的气瓶不可与氧化性气体气瓶同库储存,氢气不准与笑气、氨、氯乙烷、环氧乙烷、乙炔等同库。
第117题
保护导体分为人工保护导体和自然保护导体。关于保护导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低压系统中允许利用不流经可燃液体或气体的金属管道作为自然保护导体
B.多芯电缆的芯线、与相线同一护套内的绝缘线可作为人工保护导体
C.交流电气设备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作为自然保护导体
D.交流电气设备应优先利用起重机的轨道作为人工保护导体
参考答案:D
解析:
交流电气设备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线的钢管等自然导体作保护导体。
第118题
电气线路短路、过载、电压异常等会引起电气设备异常运行,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乃至产生危险温度,构成电气引燃源。关于电压异常造成危险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恒定电阻负载,电压过高,工作电流增大,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B.对于恒定功率负载,电压过低,工作电流变小,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C.对于恒定功率负载,电压过高,工作电流变大,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D.对于恒定电阻负载,电压过低,工作电流变小,发热增加,可能导致危险温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电压过高和过低都有可能导致危险温度,对于恒定电阻的负载,电压过高,电流增大,增加发热。对于恒定功率的负载,电压过低,电流增大,增加发热。
第119题
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关于体力劳动强度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6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Ⅰ级”
B.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0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Ⅲ级”
C.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22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IV级”
D.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18时,则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为“Ⅱ级”
参考答案:D
解析:
I级的体力劳动指数为I≤15,II级体力劳动指数为15<I≤20,III级体力劳动指数为20<I≤25,IV级体力劳动指数为I>25。
第120题
气瓶压力高、种类多,使用不当极易造成事故。依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下列特种设备中,不应按照气瓶管理的是( )。
A.消防灭火器用气瓶
B.公交车加气站瓶式压力容器
C.家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D.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
参考答案:A
解析:
参考《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2021)的规定,该标准不适用范围的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仅在灭火时承受瞬时压力的消防灭火用气瓶、以及手提式干粉型灭火用气瓶、水基型灭火用气瓶、钎焊结构气瓶、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矿山井下、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的气瓶。因此可判断消防灭火器用气瓶不按本规定管理。故本题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