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历史真题(900题)


第821题

某公司使用汽车散装直立运输氧气瓶过程中,有2个气瓶掉出车厢后爆炸,经调查发现,运输车辆栏板高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该事故。按规定车辆栏板高度应不低于气瓶高度的( )。


A.1/2

B.1/3

C.2/3

D.3/4


参考答案:D


解析:

  运输车辆应具有固定气瓶的相应装置,散装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应大于气瓶高度的1/4。  



第823题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为下游用户传递基本危害信息,同时也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及其他相关方提供信息。关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品危害预防措施设计的技术依据

B.上游企业制造和安全管理的指导文件

C.下游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D.应急人员进行应急作业的技术指南


参考答案:B


解析:

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为下游企业作业指导提供技术依据。

【复习】SDS的主要作用

1)是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

2)是应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作业时的技术指南;

3)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处置、储存和使用各环节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4)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5)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824题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销毁处置包括固体危险废弃物无害化的处置,爆炸物品的销毁、有机过氧化物废弃物的处理等。下列固体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法

B.熔融固化法

C.化学分解法

D.溶解法


参考答案:B


解析:

危险废弃物

使用固化/稳定化的方法:水泥固化、石灰固化、塑性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自凝胶固化、熔融固化和陶瓷固化。


第825题

为了合理选用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正确划分所在环境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级别。关于爆炸危险环境中危险区域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为1区

B.频繁打开的粉尘容器出口附近为21区

C.旋风除尘器、搅拌器内部区域为22区

D.粉尘袋、取样点周围区域为20区


参考答案:B


解析:

连续级释放源为0区,旋风除尘器搅拌器内部为20区。粉尘袋、取样点周围为22区。


第826题

根据《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WPXXX(标代表的含义是( )。


A.最大充装量

B.水压试验压力

C.公称工作压力

D.实际重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WP为公称工作压力,TP为试验压力。



第828题

在锅炉运行中,应对锅炉水位进行实时监控调整,控制水位在规定范围内。下列对锅炉水位波动范围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30mm

B.±40mm

C.±60mm

D.±50mm


参考答案:D


解析:

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内波动。



第830题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下列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中,最全面的是( )。


A.口腔、消化道、呼吸道

B.呼吸道、皮肤、鼻腔

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D.消化道、皮肤、口腔


参考答案:C


解析:

  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其中最容易进入人体的是呼吸道。  


第831题

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阶段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及减弱至熄灭期。关于火灾发展各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初起期,火灾开始发生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B.发展期,火势由小到大,热释放速率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减弱至熄灭期,燃料不足和灭火作用等使燃烧中止

D.最盛期,火势较大,轰燃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轰燃发生在发展期。

【复习】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

①初起期主要特征是冒烟、阴燃。

②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③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④减弱至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

由于建筑物内可燃物、通风等条件的不同,建筑火灾有可能达不到最盛期,而是缓慢发展后就熄灭了。



第833题

某风景区发生1起索道吊厢坠落事故,造成多人伤亡。造成吊厢坠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抱索器受损

B.钢丝绳晃动

C.吊厢玻璃损坏

D.拖动失效


参考答案:A


解析:

轿厢坠落最有可能是抱索器受损。(超纲)


第834题

某公司生产过程中高压电缆短路停电,造成某生产车间部分排风设备停止运行,该车间三楼回酸高位罐酸液中的硫化氢从高位罐顶部敞口处逸出,并扩散到楼梯间内。张某在经过楼梯途中,吸入硫化氢中毒。下列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中,不属于控制危化品泄漏扩散措施的是( )。


A.工人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器具

B.为排风设备增设备用电源

C.增设硫化氢气体监测控制系统

D.将高位酸罐进行封闭处理


参考答案:A


解析:

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不能控制危化品泄漏扩散。(非技术考点,管理知识考查)。


第835题

关于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福尔马林会引起呼,一般症状为咳嗽

B.硫化氢会影响传送氧的能力,属血液窒息

C.四氧化碳会引起肝硬化,降低肝脏功能

D.二氯乙烷会引起肾脏中毒,损害肾脏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硫化氢、氰化氢引起的是细胞内窒息,不是血液窒息,血液窒息只有一氧化碳。

【复习】窒息

(1)单纯窒息。氧浓度降到17%以下,致使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缺氧严重时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2)血液窒息。毒典型的血液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

(3)细胞内窒息。毒性化学物质影响机体和氧结合的能力。如氰化氢、硫化氢等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


第836题

某企业对所属的数控机床进行检验检测后,拟对存在的安全技术措施缺陷进行整改。下列对机床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中,有待改进的是( )。


A.显示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为1.5m

B.工作时油雾控制浓度最大值为4.5mg/㎡

C.空转条件下最大噪声声压级为80dB(A)

D.操作显示器视距为0.25m


参考答案:D


解析:

  粉尘浓度最大值不超过10mg/m3;显示器的视距至少应为0.3m,安装高度距地面或操作台应为1.3-2m;噪声最大不超过90dB。  


第837题

《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将民用爆炸物品分为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工业索类火工品、其他民用爆作物品、原材料等五大类,依据该品名表,下列民用爆炸物品归类中,正确的是( )。


A.梯恩梯属于工业作药

B.塑料导爆管属于工业雷管

C.继爆管属于工业索类火工品

D.起爆药属于原材料


参考答案:D


解析:

原材料:梯恩梯(TNT)、工业黑索今(RDX)、民用推进剂、太安(PETN)、黑火药、起爆药、硝酸铵等。


第838题

某公司氨制冷系统因连接管腐蚀老化爆裂而导致液氨泄漏,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事故处置。在液氨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是( )。


A.头罩式面罩面具

B.直接式面罩面具

C.双罐式防毒口罩

D.供气式空气呼吸器


参考答案:D


解析:

救援过程中需要快速移动,佩戴空呼合适。


第839题

漏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漏电而引起的触电、火灾等。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许多电气设备都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下列电气设备中,使用时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的是( )。


A.Ⅰ类电气设备

B.Ⅱ类电气设备

C.Ⅲ类电气设备

D.标“回"的电气设备


参考答案:A


解析:

施医生Ⅰ人在外淋湿了(壁挂式空调除外)要装漏电保护器。

【复习】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场所:

①属于Ⅰ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②生产用的电气设备,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③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

④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等。


第840题

某企业锅炉点火过程中发生爆炸。经调查发现点火前未通风,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未被清除,导致爆炸。为防止发生炉膛爆炸,点火前,应保证引风机通风或自然通风足够时间。下列对通风时间范围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3~5min

B.4~6min

C.5~10min

D.10~15min


参考答案:C


解析:

锅炉点火前应通风5-10分钟,再点火。

【复习】炉膛爆炸事故

对策措施:

①装设可靠的炉膛安全保护装置;②提高炉膛及刚性梁的抗爆能力;③点火时严禁采用“爆燃法”,点火失败后先通风吹扫5~10min后才能重新点火;④点火程序:先送风——投入点火火把——最后送燃料。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