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历史真题(815题)


第221题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规定。对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行为中,符合运输安全要求的是()。


A.某工厂安排押运员与专职司机一起运输危险化学品二氯乙烷

B.在运输危险化学品氯酸钾时,司机临时将车辆停止马路边买水

C.某工厂计划通过省内人工河道运输少量危险化学品环氧乙烷

D.某工厂采用特制叉车将液化石油气钢瓶从库房甲转移到库房乙


参考答案:A


解析:

运送气瓶的汽车应遵守公安、交通部门有关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规定,严禁在首脑机关、居民密集处、超市闹市区及学校等处停车。运输车停靠时,司机和押运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严禁用叉车、翻斗车或铲车搬运气瓶。


第222题

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介质等工况条件的影响,可能导致材质劣化。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当对有材质劣化倾向的压力容器检验时,必须检测的项目是()。


A.强度

B.硬度

C.刚度

D.密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当对有材质劣化倾向的压力容器检验时,必须检测的项目是硬度,必要时进行金相试验


第223题

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表面裂纹,内部裂纹等缺陷的诊断。下列无损检测方法中,能对内部裂纹缺陷进行检测的是()。


A.超声检测

B.涡流检测

C.渗透检测

D.磁粉检测


参考答案:A


解析:

超声波对于工件厚度方向上的缺陷定位比较准确。


第224题

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及其相关废弃物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放、使用、处理。下列针对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某工厂要求存放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应注意容器的密封性,并保持室内通风

B.某工厂采取填埋方法有效处理废弃的腐蚀性危险化学品

C.某试验室要求将液态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存放在试剂柜的上层

D.某工厂将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的废液经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参考答案:A


解析:

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应注意容器的密封性,并保持室内通风


第225题

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及其火灾爆炸事故,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用正确的处理措施和火灾控制措施。下列处理和控制措施中,正确的是()。


A.某工厂存放的遇湿易燃的碳化钙着火,库管员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某工厂甲烷管道泄漏着火,现场人员第一时间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某工厂爆炸物堆垛发生火灾,巡检人员使用高压水枪喷时灭火

D.某工厂贮存的铝产品着火,现场人员使用二氧化碳大火翼灭火


参考答案:A


解析:

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一般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扑救,但钾、钠、铝、镁等物品用二氧化碳、卤代烷无 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使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等覆盖。对镁粉、铝粉等粉尘,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来,引起粉尘爆炸。


第226题

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下列触电事故中,属于间接接触电击的是()。


A.作业人员在使用手电钻时,手电钻漏电发生触电

B.作业人员在清扫配电箱时,手指触碰电闸发生触电

C.作业人员在清扫控制柜时,手臂触到接线端子发生触电

D.作业人员在带电抢修时,绝缘鞋突然被钉子扎破发生触电


参考答案:A


解析:

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接地、接零、等电位连 接等属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


第227题

压力管道年度检查是指使用单位在管道运行条件下对管道进行的自行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根据《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一工业管道》(TSGD7005),下列工业管道检查要求中,不属于年度检查的是()。


A.对管道中的波纹管膨胀节,检查波纹管的波间距

B.对有蠕胀测量要求的管道,检查蠕胀测点或蠕胀测量带

C.对管道有明显腐蚀的部位,进行表面磁粉检测

D.对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测定防静电接地电阻值


参考答案:C


解析:

工业管道年度检查要求:

检查波纹管膨胀节表面有无划痕,凹痕,腐蚀穿孔,开裂以及波纹管波间距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失稳现象,铰链型膨胀节的铰链,销轴有无变形,脱落,损坏现象,拉杆式膨胀节的拉杆,螺栓,连接支座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 。对有蠕胀测量要求的管道,检查管道蠕胀测点或者蠕胀测量带是否完好。

应当对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以抽查方式进行防静电接地电阻值和法兰间接触电阻值测定


第228题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要求危险货物按照货物的危险性进行分类包装。其中,危险性较小的货物应采用()包装。


A.Ⅰ类

B.Ⅱ类

C.IV类

D.Ⅲ类


参考答案:D


解析: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把危险货物包装分成3类:

 (1) Ⅰ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大的货物。

 (2) Ⅱ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3) Ⅲ类包装:适用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第229题

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需要获得许可,方可经营危险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下列行政管理程序中,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不需要的是()。


A.申请

B.行政备案

C.审查

D.发证


参考答案:B


解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了办理经营许可证的程序:

 一是申请:从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从事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向所 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有储存设施的,应当向所在地设区 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应当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二是审查与发证: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并对申请人的经营场所、储存设施进行现场核查, 自收到证明材料之日起3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危险化 学品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 当将其颁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及时向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通报。 

三是登记注册:申请人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后,方可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


第230题

木材加工过程中,因加工工艺、加工对象、作业场所环境等因素,不仅存在切割、冲击、粉尘、火灾、爆炸等危险,还存在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的生物效应危险。下列木材加工人员呈现的症状中,不属于生物效应危险造成的是()。


A.皮肤症状

B.听力损伤

C.视力失调

D.过敏病状


参考答案:B


解析:

木材的生物效应危险。取决于木材种类、接触时间或操作者自身的体质条件。可引起皮肤症状、视力失调、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病变、过敏病状等。


第231题

某化工厂对储罐进行清洗作业时,罐内作业人员突然晕倒,原因不明,现场人员需要佩戴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及时营救。下列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品中,营救人员应该选择佩戴的是()


A.自给式氧气呼吸器

B.头罩式面具

C.双罐式防毒口罩

D.长管式送风呼吸器


参考答案:A


解析:

储罐内气体浓度高,营救人员需要移动方便,故选择自给式氧气呼吸器


第232题

冲天炉、电炉是铸造作业中的常用金属冶炼设备,在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危险有害气体。下列危险有害气体中,属于电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是()。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型砂、芯砂运输、加工过程中,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中,都会使作业地区产生大 量的粉尘,因接触粉尘、有害物质等因素易引起职业病。冲天炉、电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在烘烤砂型或砂芯时也有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利用焦炭熔化金属,以及铸型、浇包、砂芯干燥和浇铸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如处理不当,将引起呼吸道疾病。


第233题

电力线路安全条件包括导电能力、力学强度、绝缘、间距、导线连接、线路防护和过电流保护、线路管理等。关于电力线路安全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连接处的绝缘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的绝缘强度的90%

B.电力线路的过电流保护专指过载保护,不包括短路保护

C.线路导线太细将导致其阻抗过大,受电端得不到足够的电压

D.导线连接处的电阻不得大于原导线电阻的2倍


参考答案:C


解析:

导线连接必须紧密。原则上导线连接处的力学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力学强度的80%; 绝缘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的绝缘强度;接头部位电阻不得大于原导线电阻的1.2倍。电力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第234题

使用单位除每年对在用起重机械进行1次全面检查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应进行全面检查。下列特殊情况中,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的是()。


A.遇4.2级地震灾害

B.起重机械停用半年一月

C.发生一般起重机械事故

D.露天作业经受7级风力后


参考答案:A


解析:

每年对所有在用的起重机械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查。停用1年以上、遇4级以上地震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经受9级以上的风力后的起重机,使用前都应做全面检查。


第235题

安全泄压装置是在气瓶超压、超温时迅速泄放气体、降低压力的装置。气瓶的安全泄压装置应根据盛装介质、使用条件等进行选择安装。下列安全泄压装置中,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应当选装的是()


A.易熔合金塞装置

B.爆破片-易熔合金塞复合装置

C.爆破片装置

D.爆破片-安全阀复合装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瓶,应当带安全阀的组合阀或者分立的安全阀;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应当装设爆破片-易熔合金塞串联复合装置。


第236题

事故统计表明,不良的照明条件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事故发生的频率与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工作环境照明条件影响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但不能提高远视力

B.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来测定

C.环境照明强度越大,人观察物体越清楚

D.遇眩光时,眼睛瞳孔放大,视网膜上的照度增加


参考答案:B


解析:

适当的照明条件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因为在 亮光下,瞳孔缩小,视网膜上成像更为清晰,视物清楚。当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发生疲劳,工作难以持久。眼睛疲劳的自觉症状有眼球干涩、怕光、视物模 糊、眼充血、流泪等。视觉疲劳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球发胀、头痛以及其他疾病而影响 健康,并会引起工作失误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等方法进行测定。


第237题

大灾事故的发展过程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至熄灭期。其中,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该阶段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成正比。


A.平方

B.立方

C.立方根

D.平方根


参考答案:A


解析:

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左发展的阶段,一般 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 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第238题

间距是架空线路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之一,架空线路之间及其与地面之间、与树木之间、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间距。关于架空线路间距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架空线路的间距须考虑气象因素和环境条件

B.架空线路应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保持必需的防火间距

C.架空线路与绿化区或公园树木的距离不应小于3m

D.架空线路穿越可燃材料屋顶的建筑物时,间距更不应小于5m


参考答案:D


解析:

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架空线路不应跨越可燃材料屋顶的建筑物。


第239题

烟花爆竹工厂的安全距离指危险性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包括外部距离和内部距离。关于外部距离和内部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周围村庄的距离为外部距离

B.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危险性建筑物与厂部办公楼的距离为内部距离

C.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本厂生活区的距离为外部距离

D.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危险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内部距离


参考答案:B


解析:

烟花爆竹工厂的安全距离实际上是危险性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包括工厂危险品生产区内的危险性建筑物与其周围村庄、公路、铁路、城镇和本厂住宅区等的外部距离,以及危险品生产区内危险性建筑物之间以及 危险建筑物与周围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内部距离。安全距离作用是:保证一旦某座危险性建筑物内的爆炸品发生爆炸时,不至于使邻近的其他建(构)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和造成人员伤亡。


第240题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压力下气体是指高压气体在压力等于或大于()MPa(表压)下装入贮器的气体,或是液化气体或冷冻液化气体。


A.0.1

B.0.2

C.0.3

D.0.4


参考答案:B


解析:

压力下气体是指高压气体在压力等于或大于0.2MPa(表压)下装入贮器的气体,或是液化气体或冷冻液化气体。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