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历史真题(815题)


第201题

灭火剂是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中止燃烧物质,不同种类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不同,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机理是()


A.使链式燃烧反应中断

B.使燃烧物冷却、降温

C.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D.使燃烧区内氧气浓度降低


参考答案:A


解析:

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干粉灭火剂中的灭火组分是燃烧反应的非活性物质,当进入燃烧区域火焰中时,捕捉并终止燃烧反应产生的自由基,降低了燃烧反应的速率, 当火焰中干粉浓度足够高,与火焰的接触面积足够大,自由基中止速率大于燃烧反应生成 的速率,链式燃烧反应被终止,从而火焰熄灭。


第202题

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每个运行方向应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由限位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组成。根据《塔式起重机》(GB/T5031),限位开关动作后,应保证塔式起重机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器的最小距离为()。


A.500mm

B.700mm

C.1000mm

D.1200mm


参考答案:C


解析:

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每个运行方向应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由限位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组成。限位开关动作后,应保证塔式起重机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器的最小距离为1000mm.终端止挡距轨道终端最小距离为1000mm


第203题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障作用,在信息反应能力、操作稳定性、事件处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特性方面,人与机器各有优势。下列特性中,属于人优于机器的是()。


A.特定信息反应能力

B.操作稳定性

C.环境适应能力

D.偶然事件处理能力


参考答案:D


解析:

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塑性,能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程序和策略处理问题。 人能根据情境改变工作方法,能学习和适应环境,能应付意外事件和排除故障,有良好的优化决策能力。而机器应付偶然事件的程序则非常复杂,均需要预先设定,任何高度复杂 的自动系统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第206题

一台正在运行的蒸汽锅炉,运行人员发现锅炉水位表内出现泡沫。汽水界限难以区分,过热蒸汽温度下降,过热蒸汽带水。下列针对该故障采取的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减少给水,同时开启排污阀放水,打开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加强疏水

B.降低负荷,关闭给水阀,停止给水,打开省煤器疏水阀,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

C.减少给水,降低负荷,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开启排污阀放水

D.降低负荷,调小主汽阀,开启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开启排污阀放水,同时给水


参考答案:D


解析:

发现汽水共腾时,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待水质改善、水位清晰时,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第207题

重复接地指PE线或PEN线上除工作接地外的其他点再次接地。关于重复接地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零线断开的故障率

B.加速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

C.提高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D.不影响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重复接地的作用:

(1)减轻零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时电击的危险性。接零系统中,当PE线或PEN线断开(含接触不良)时,在断开点后方有设备漏电或者没有设备漏电但接有不平衡负荷的情况下,重复接地虽然不一定能消除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的危险性,但危险程度必然降低。 

(2)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前面说过,接零也有降低故障对地电压的作用。如果接零设备有重复接地,则故障电压进一步降低。 

(3)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架空线路零线上的重复接地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有利于限制雷电过电压。

(4)缩短漏电故障持续时间。因为重复接地和工作接地构成零线的并联分支,所以当发生短路时能增大单相短路电流,而且线路越长,效果越显著。这就加速了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缩短了漏电故障持续时间。


第208题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接地装置应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线。关于接地装置连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伸缩缝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可直接作接地线

B.接地线与管道的连接可采用镀铜件螺纹连接

C.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连接应采用搭焊

D.接地线的连接处有振动隐患时应采用螺纹连接


参考答案:C


解析:

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采用搭焊,不得有虚焊。 利用建筑物的钢结构、起重机轨道、工业管道等自然导体作接地线时,其伸缩缝或接 头处应另加跨接线,以保证连续可靠。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接地线与管道的连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抱箍螺纹连接,但必须采用镀锌件,以防止锈蚀。在有振动的地方,应采取防松措施。



第210题

起重机司索工在吊装作业前,应估算吊物的质量和重心,以免吊装过程中吊具失效导致事故。根据安全操作要求,如果目测估算,所选吊具的承载能力应为估算吊物质量的()。


A.1.1倍以上

B.1.3倍以上

C.1.5倍以上

D.1.2倍以上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吊物的质量和重心估计要准确,如果是目测估算,应增大20%来选择吊具;每次吊装都要对吊具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如果是旧吊索应根据情况降级使用,绝不可侥幸超载或使用已报废的吊具。


第211题

危险化学品贮存应采取合理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下列危险化学品贮存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某工厂因危险化学品库房维护,将爆炸物品临时露天堆放

B.高、低等级危险化学品-起贮存的区域,按低等级危险化学品管理

C.某生产岗位员工未经培训,将其调整到危险化学品库房管理岗位

D.某工厂按照危险化学品类别,采取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和分离贮存


参考答案:D


解析: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212题

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静电积累,应对电气设备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关于静电防护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非导电性工具可有效泄放接触一分离静电

B.接地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感应静电

C.静电消除器主要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D.增湿措施不宜用于消除高温绝缘体上的静电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于感应静电,接地只能消除部分危险。

应当注意,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消除高温绝缘体上的静电。

静电消除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露,可采用导电性工具


第213题

人体阻抗与接触电压、皮肤状态、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关于人体阻抗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阻抗与电流持续的时间无关

B.人体阻抗与触电者个体特征有关

C.人体阻抗随接触面积增大而增大

D.人体阻抗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参考答案:B


解析:

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时,人体电阻也会降低。 此外,人体电阻还与个体特征有关。


第214题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设计应当符合《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该规范适用于民用爆炸物品工厂的新建、改建、扩建和()。


A.装备保养工程

B.技术改造工程

C.设备维修工程

D.隐患排查工程


参考答案:B


解析: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设计应当符合《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该规范适用于民用爆炸物品工厂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


第215题

危险化学品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合物爆炸。关于危险化学品分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分解爆炸或者复杂分解爆炸不需要助燃性气体

B.简单分解爆炸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C.简单分解爆炸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定的热量

D.复杂分解爆炸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乙炔银、叠氮铅等,这类物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险。此外,还有些可爆炸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受压情况下,能 发生简单分解爆炸。例如,乙炔、环氧乙烷等在压力下的分解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可爆炸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第216题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人体某些器官或系统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不能直接侵入的是(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人体表皮


参考答案:B


解析:

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人人体。在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人体内,有时也可经消化道进入。


第217题

当有两组以上(含两组)无人操作的游乐设施在同轨道、专用车道运行时,应设置防止相互碰撞的自动控制装置和缓冲装置。其中,缓冲装置的核心部分是缓冲器,游乐设施常见的缓冲器分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下列缓冲器中,属于耗能型缓冲器的是()。


A.弹簧缓冲器

B.聚氨酯缓冲器

C.油压缓冲器

D.橡胶缓冲器


参考答案:C


解析:

游乐设施常见的缓冲器分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前者主要以弹簧和聚氨醋材料等为缓冲元件,后者主要是油压缓冲器。


第218题

叉车是常用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安全操作非常重要。下列叉车安全操作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A.两辆叉车可以同时对一辆货车进行装卸作业

B.又车将物件提升离地后,后仰起落架方可行驶

C.内燃机叉车进入易燃易爆仓库作业应保证通风良好

D.不得使用叉车的货叉进行顶货、拉货作业


参考答案:C


解析: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叉车,进人仓库作业时,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严禁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内作业。


第219题

塔式起重机随着作业高度的提升,需要进行顶升作业。顶升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因此,顶升作业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的操作要求中,正确的是()。


A.标准节架应安装于过渡节之上

B.先连接标准节架,再退出引渡小车

C.顶升套架应位于新装标准节架外侧

D.先拔出定位销,再连接标准节架


参考答案:B


解析:

A错误,过渡节指的是塔吊最上面的标准节,用于标准节和大臂的连接过渡。

B正确,新装标准节引入顶升套架内后,与原塔身标准节对正,缓慢落下新装标准节,退出引渡小车,将新装标准节与原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紧固好双螺母。

C错误,顶升套架安装在标准节内侧,新装标准节应引入顶升套架内,与原塔身标准节对正后连接。

D错误,正常情况下,塔式起重机顶升作业应先将一节塔身标准节吊入引进梁,然后再吊一节塔身标准节寻找平衡点,找到平衡点后将回转下支座与塔身标准节连接螺栓拆除(此时绝不允许将回转下支座与顶升套架连接销轴拆除)。通过液压油缸将顶升套架顶升后,放入一节新塔身标准节,将新塔身标准节与原塔身标准节连接螺栓的装好,再将回转下支座与新塔身标准节连接安装好,完成顶升作业。


第220题

保护导体旨在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包括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线和等电位连接线。关于保护导体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压电气系统中可利用输送可燃液体的金属管道作保护导体

B.保护导体干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点和接地体相连

C.保护导体干线应通过一条连接线与接地体连接

D.电缆线路不得利用其专用保护芯线和金属包皮作保护接零


参考答案:B


解析:

电缆线路应利用其专用保护芯线和金属包皮作保护零线。在低压系统,允许利用不流经可燃液体或气体的金属管道作保护导体。保护导体干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点和接地体(工作接地、重复接地)相连。保护导体 支线应与保护干线相连。为提高可靠性,保护干线应经两条连接线与接地体连接。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