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1题
某企业A、B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及价格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两种产品的拉氏价格指数
B.
两种产品的派氏价格指数
C.
两种产品的拉氏产量指数
D.
两种产品的派氏产量指数
E.派氏指数要求每期更换权数资料
参考答案:BCE
解析:
第343题
下列属于拉氏指数的有( )。
A.
B.
C.
D.
E.
参考答案:AB
解析:
拉氏指数是指用基期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来计算的价格指数和物量指数。CD两项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属于派氏指数。
第344题
如果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0%,销售量指数下降10%,则销售额( )。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B
解析:
零售价格指数=1 +10%=110%,销售量指数=1 - 10%=90%,则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零售价格指数=110%×90%=99%,说明销售额减少了1- 99%=1%。
第345题
某种商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销售量增长16 %,价格下降9%,则销售总额比基期( )。
A.增长105. 56%
B.增长5.56%
C.增长27. 47%
D.下降5.56%
参考答案:B
解析:
设基期的售量为1,价格也为1,则报告期的销售总额= (1+16%)×(1-9%) =105.56%,所以商品的销售总额比基期增长了5.56%。
第347题
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p1q1-∑p0q1的意义是( )。
A.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参考答案:CD
解析:
第348题
用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指数k=∑P1Q1÷∑P0Q1的经济意义是指( )。
A.报告期销售量的规模
B.报告期销售额的规模
C.总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D.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程度
E.价格影响总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参考答案:CE
解析:
指数k=∑P1Q1÷∑P0Q1,可知同度量因素是销售量,且固定在报告期。因此代表的经济意义是总销售额的变动程度以及价格影响总销售额的变动程度。
第349题
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97%
B.103. 09%
C.3%
D.109.13%
参考答案:B
解析:
设物价上涨之前的价格为1,购买商品的数量为1,则物价上涨后的物价指数:1/(1 -3%) =103. 09%。
第350题
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
A.- 20%
B.- 21%
C.+21%
D.+20%
参考答案:D
解析:
产品产量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则报告期产量指数= (1+25%)×(1-4%) =120%,即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增加20%。
第351题
收购量与收购价格,( )。
A.前者为定性变量,后者为数值变量
B.前者为数值变量,后者为定性变量
C.两者均为定性变量
D.两者均为数值变量
参考答案:D
解析:
两个变量都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故都是数值变量。
第352题
反映收购量与收购价格之间的关系,适宜的图形是( )。
A.饼图
B.散点图
C.环形图
D.条形图
参考答案:B
解析:
ACD三项,饼图、环形图、条形图,描述的都是单变量数据。如果比较不同样本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可以通过画环形图来实现。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可以采用多变量的图示方法,常见的有散点图、三维散点图、气泡图、雷达图等。其中B项,散点图即是用二维坐标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第355题
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 )。
A.前者要求权数固定在基期
B.前者要求每期更换权数
C.后者要求权数固定在基期
D.后者要求每期更换权数
参考答案:AD
解析:
拉氏物价指数和物量指数都采用基期作为权数;派氏物价指数和物量指数都采用报告期作为权数,随着报告期的不同,每期需更换权数。
第356题
设g为销售量,p为价格,当∑q0p0=120万元,∑q1P1=165万元,∑q1P0=135万元,∑q0p1=140万元时,则派氏物量指数为( )。
A.112. 5%
B.116. 7%
C.117. 9%
D.122. 2%
参考答案:C
解析:
派氏物量指数Iq=∑q1P1/∑q0p1=165÷140=117.9%
第357题
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于∑p1q1 -∑p0q0=(∑p0q1 -∑p0q0)+(∑p1q1 -∑p0q1),那么∑p1q1-∑p0q1=(∑p1q1-∑p0q0)-(∑p0q1 -∑p0q0)=400 -420=-20,故由于价格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第358题
在下列几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D.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参考答案:A
解析: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总体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数量指标, 描述总体的绝对数量规模或水平,其特点是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和包含单位数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范围越大,单位数越多,其数值也越大; ②质量指标,描述总体数量的相对程度或一般水平, 其特点是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大小和包含单位数的多少无直接关系,它并不随其范围大小和单位数多少而增减。 B、C、D项属于质量指标。
第359题
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这说明该地区( )。
A.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5%
B.商品销售量平均增长了5%
C.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量增长了5%
D.由于价格提高使消费者比去年多支付了105%
参考答案:A
解析:
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这说明该地区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5%或由于物价上涨使商品零售额提高了5%。
第360题
某乡镇201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15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 )。
A.130%
B.104%
C.80%
D.125%
参考答案:D
解析:
销售额指数= 15600/12000=130%,价格指数=1+4%=104%,因为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则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 130%/1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