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下列对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类型说法错误的是( )。
A.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类型包括“双松”、“双紧”、“松紧”三种类型
B.“双松”类型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C.“双紧”类型可以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经济停滞
D.“松紧”类型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财政政策的类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类型包括“双松”、“双紧”、“松紧”三种类型。A选项正确。
“双松”类型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可能引发通货膨胀。B选项正确。
“双紧”类型可以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经济停滞。C选项正确。
“松紧”类型包括两种,一是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二是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可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D选项说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所以错误。
故此题答案为D。
【思路点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双松”搭配类型,这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②“双紧”搭配类型,这是指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
③“松紧”搭配类型,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这种政策组合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可以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二是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财政赤字。
第602题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等于4
B.税收乘数等于-3
C.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D.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增长30%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财政政策乘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1-b),根据公式,政府购买支出=1/(1-0.75)=4。A选项正确。
税收乘数=-b/(1-b),根据公式,税收乘数=-0.75/(1-0.75)=-3,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下降30%。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平衡预算乘数=(1-b)/(1-b)=1。C选项正确。
题干反问错误的选项,故此题答案为D。
【思路点拨】
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D选项“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增长30%”,说法有明显错误。用排除法可迅速选出答案。
第603题
下列关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说法错误的是( )。
A.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国内经济的紧缩效应
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C.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
D.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国内经济的扩张效应,A选项错误。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B选项正确。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税收、购买性支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C选项正确。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D选项正确。
故此题答案为A。
【思路点拨】
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第604题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下列各项不属于财政政策乘数的是( )。
A.投资乘数
B.税收乘数
C.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D.平衡预算乘数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BCD选项正确。
A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投资乘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605题
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财政政策时滞有( )。
A.认识时滞
B.行政时滞
C.决策时滞
D.执行时滞
E.效果时滞
参考答案:CDE
解析:
考查财政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时滞有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之分,其中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具体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包括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效果时滞,它们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
内在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与立法机关无关,即这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关系,包括认识时滞和行政时滞。AB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DE。
【思路点拨】
从定义来看:
1.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2.行政时滞,是指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3.决策时滞,是指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4.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关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5.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第606题
在财政政策时滞中,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称为( )。
A.认识时滞
B.行政时滞
C.执行时滞
D.决策时滞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财政政策时滞。
(1)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A选项错误。
(2)行政时滞是指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B选项正确。
(3)决策时滞是指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D选项错误。
(4)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关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C选项错误。
(5)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607题
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
B.货币需求是主观需求
C.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D.货币需求是派生需求
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考查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应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AE选项正确。
货币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其不是一种主观愿望。B选项错误。
货币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C选项正确。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要。D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第608题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 )等职能。
A.担保手段
B.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收藏手段
E.流通手段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BCE正确。
没有AD相关概念,属于充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E。
第609题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有( )。
A.人力财富的比例
B.恒久性收入
C.股票的预期收益
D.债券及定期存单的预期收益
E.流动性偏好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有: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及财富构成(人力财富及非人力财富的比例);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各种随机因素。
E选项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
①财富总额与财富构成;②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③其他因素。这是指不属于上述两方面,而又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随机因素。
在此基础上,弗里德曼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代表名义货币量,P代表物价水平,yp代表恒久性收入,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rm、rb、re分别代表存款、债券和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1/P)·(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u代表随机因素的影响总和。
第610题
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关于货币需求的剑桥方程式,该方程式认为( )。
A.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
B.货币供求的速度决定物价水平
C.货币供求的数量决定货币价值
D.“流动性偏好”决定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需求。
庇古方式是认为货币供求的数量决定货币价值。
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属于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A项错误。
货币供求的速度决定物价水平不属于剑桥方程式的理论,B项错误。
货币供求的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属于剑桥方程式,C项正确。
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凯恩斯的,不属于剑桥方程式,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611题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反比的因素有( )。
A.恒久性收入
B.存款的利率
C.股票的收益率
D.债券的收益率
E.人力财富的比例
参考答案:BCD
解析:
考查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弗里德曼认为除货币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减少。即存款的利率、股票的收益率、债券的收益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AE选项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612题
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
A.预防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平衡动机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指出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的,即
(1)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C选项正确。
(2)预防动机,即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A选项错误。
(3)投机动机,即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货币需求动机。B选项错误。
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且教材不涉及考察点。平衡动机是指由于消费者本人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要通过消费商品来弥补个人的不足以取得心理平衡的消费动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613题
流动性偏好理论提出的货币需求是由三类动机决定的,包括(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E.成本动机
参考答案:ABC
解析:
考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理论提出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决定。
①交易动机: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②预防动机: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疾病等意想不到的需要,以及企业不时之需
③投机动机:由于利率的不确定性,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DE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凯恩斯三大动机里不包含这两者。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614题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认为,货币对实物经济不起作用,其基本观点是( )。
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
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传统货币数量说。
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C选项是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D选项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615题
下列关于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说法错误的是( )。
A.庇古是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B.该理论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
C.庇古认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D.该理论认为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传统货币数量说。
庇古是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A选项正确。
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B选项正确。
庇古认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C选项正确。
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认为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D选项属于学者与观点对应错。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616题
下列属于社会融资规模构成的有( )。
A.人民币贷款
B.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C.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
D.投资性房地产
E.金融企业境外股票筹资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考查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1)金融机构通过表内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
(2)金融机构通过表外业务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
(3)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筹资和企业债券融资。
(4)以其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5)政府部门在债券市场的融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617题
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 )。
A.单位活期存款
B.单位定期存款
C.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D.银行储蓄存款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单位活期存款。
根据上述,BC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618题
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
A.单位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财政存款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
①M0 =流通中货币
②M1= M0+单位活期存款
③M2= 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根据以上,BC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①M0是指企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②M1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 即流通中的货币和单位活期存款。因其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③M2是我国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一些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M2是研究宏观调控的主要变量。
第619题
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并非是无限的,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限制。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其限制因素的有( )。
A.自身资金不足
B.提取现金数量
C.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
D.信贷资产流动性
E.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
参考答案:AD
解析:
考查货币供给机制。
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一是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二是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三是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总的来说,基础货币的漏出,会限制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BCE选项正确。
AD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本题为反选题,故此题答案为AD。
第620题
下列关于货币供给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银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商业银行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B.中央银行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商业银行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C.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具备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给机制中,中央银行具有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商业银行具有扩张信用和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B选项正确。
ACD选项说法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
中央银行是社会资金运动的组织和管理部门,要承担向社会提供充足的货币资金的责任。中央银行只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即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但是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