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521题
行政记录数据的应用包括( )。
A.直接应用
B.统计估算
C.抽样调查
D.统计加工
E.普查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察行政记录数据
行政记录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统计,其应用途径可以是直接应用,也可以用于统计估算、抽样调查、统计加工。ABCD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ABCD选项。
第522题
下列统计误差中,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是( )。
A.有意瞒报造成的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填报错误造成的误差
D.汇总错误造成的误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误差及误差来源。
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这类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实现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B选项正确。
登记性误差是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来源:
(1)调查者造成的: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
(2)被调查者所造成的: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
ACD属于登记性误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523题
统计数据的登记性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A.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
B.抄录错误
C.样本容量不足
D.汇总错误
E.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误差及误差的来源。
登记性误差是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调查者所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被调查者造成的登记性错误主要有: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这种误差在统计调查中应予以特别重视。
综上所述,ABD说法符合题意,CE说法均为错误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524题
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包括( )。
A.精度
B.关联性
C.准确性
D.最低成本
E.谨慎性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六个方面:(1)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2)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3)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4)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5)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6)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ABCD选项正确。
谨慎性是《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的要求。E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第525题
在对分类数据进行整理时,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被称为( )。
A.频数
B.指数
C.次数
D.百分比
E.比例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频数含义: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AC选项正确。
百分比是将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用%表示。是一个更为标准化的数值,很多相对数都用百分比表示。D选项错误。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1。E选项错误。
B选项为混淆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选项。
第526题
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 )。
A.条形图
B.频率分布图
C.累积频数分布图
D.茎叶图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A选项正确。
BC选项为顺序数据的图示。
茎叶图的思路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位数进行比较,将数的大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的位作为一个主干(茎),将变化大的位的数作为分枝(叶),列在主干的后面,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主干后面的几个数,每个数具体是多少。D选项教材不涉及,属于超纲范围。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527题
下列数据整理和显示方法中,取值不可能大于1的是( )。
A.比率
B.频数
C.累积频数
D.比例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各部分比例之和等于1,因此不可能大于1。D选项正确。
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可以是一个总体中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如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之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比率的值可能大于1。A选项错误。
频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B选项错误。
累计频数:就是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C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528题
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是( )。
A.折线图
B.条形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E.饼图
参考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DE选项正确。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即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A选项错误。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B选项错误。
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C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E选项。
第529题
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是( )。
A.折线图
B.条形图
C.饼图
D.圆形图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在表示定类数据的分布时,用条形图的高度或长度来表示各类别数据的频数或频率。B选项正确。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即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A选项错误。
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C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530题
某城市去年人均收入资料如表所示: 该城市的中等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 )。
A.40%
B.85%
C.45%
D.96%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因为达到“中等”的向上累积百分比是“最低”、“中下”和“中等”百分比之和,而达到“中下”的向上累积百分比是“最低”和“中下”百分比之和,所以“中等”百分比是达到“中等”的向上累积百分比减去达到“中下”的向上累积百分比。
即85%-40%=45%。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531题
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A.频数
B.底数
C.指数
D.比例
E.次数
参考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知识点
频数含义(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故AE正确;
底数表示的是数值,B选项错误;
从指数的含义上看,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 讲 ,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C选项错误;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D选项错误,故CDE选项不选。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E。
【思路点拨】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将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
第532题
对顺序数据的整理可以计算的指标有 ( )
A.累积频数
B.累积频率
C.频数
D.频率
E.均值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适用于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的有: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累积频数分布图。AB选项正确。
频数、比例、百分比、比率、条形图和圆形图既适用于分类数据也适用于对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CD选项正确。
均值是数值型数据,不是顺序数据,因此只有E不符合。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
第533题
采用组距分组时,需要遵循( )的原则。
A.下组限不在内
B.不重不漏
C.组别能够穷尽
D.上组限在内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组距分组时,需要遵循的是“不重不漏”原则。为了解决“不重”采取上组限不在内的分组习惯。B选项正确,AD选项错误。
C选项表述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534题
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
A.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C.组数与组距无关
D.组数越少,组距越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组距和组数成反比,组数越少,组距越大,组数越多,组距越小。A选项正确。
本题BCD选项为混淆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535题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 ( )。
A.组中值
B.平均数
C.组距
D.组数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组中值=(上限值+下限值)/2。A选项正确。
组距=某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C选项错误。
组数是指一群数据分组的数目。D选项错误。
B选项为混淆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536题
如果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为75,最小值为15,这组数据分为4组,那么每组的组距是( )
A.15
B.25
C.60
D.75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组距=极差/ 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数=(75-15)/4=15。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537题
在组距分组中,确定分组组数须考虑( )
A.组数尽可能少
B.组数尽可能多
C.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
D.尽量保证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E.组数应能被5除尽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3个):
第一,划分的组数不太多也不太少。AB选项错误。
第二,组数的确定要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第三,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CD选项正确。
组数应能被5除尽属于确定组限时应注意的问题。E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选项。
第538题
已知一组数据的上限是70,组中值是50,则该组数据的下限是( )
A.30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组中值=(上限值+下限值)/2, 设下限为x, (70+x)/2=50, x=30。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539题
下列变量中,适用于组距分组的是( )。
A.分类变量
B.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C.顺序变量
D.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的分组。
组距分组: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适合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B选项正确。
本题ACD选项表述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540题
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
A.直方图
B.折线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A选项正确。
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是条形图。C选项错误。
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即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B选项错误。
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