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01题
根据《会计法》,应该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包括( )。
A.资本的增减
B.成本控制
C.财务成果的审计
D.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E.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知识点
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流动性最强);(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故ADE正确;
BC属于混淆项,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故不选。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DE。
第602题
下列会计概念中,属于款项的有( )。
A.现金
B.国库券
C.银行存款
D.银行汇票存款
E.信用卡存款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知识点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故ACDE正确;
B国库券属于有价证券,故不选。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CDE。
【思路点拨】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第603题
下列会计概念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
A.股票
B.国库券
C.银行存款
D.企业债券
E.信用卡存款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知识点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故ABD正确;
CE属于款项的内容,故不选。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思路点拨】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 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第604题
下列关于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法设账,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单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B.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C.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4.各单位对各种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BCD选项正确。
本题选择不包括在内的,A选项错在“单式记账”。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605题
可以据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主体。
明确会计会计主体,可以划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可以据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A选项正确。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B选项错误。
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适时总结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的前提条件之一。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C选项错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606题
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中的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持续经营
D.权责发生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持续经营。
明确会计主体这一前提,一是可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即明确了会计为谁(哪一主体)记账和编制报表;二是可以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A选项错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尽管计量标准有实物、劳动和货币三种,但财务会计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收支情况。B选项错误。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即 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清算。这个假设为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会计确认和计量的 原则中的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的。C选项正确。
D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607题
某企业将预收的货款计入“预收账款”科目,在收到款项的当期不确认收入,而在实际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这主要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周期,这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只有存在会计分期,才会存在当期和以后期间的区别,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C选项正确。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A选项错误。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B选项错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608题
会计分期的前提是( )。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A选项正确。
明确会计主体这一前提,一是可以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即明确了会计为谁(哪一主体) 记账和编制报表;二是可以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B选项错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C选项不符合题意。
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周期,这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609题
(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会计分期
D.持续经营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A选项错误。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B说法符合题意。
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周期,这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C选项错误。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610题
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项目中应作为本期收入的有( )
A.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
B.上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
C.本期预收货款下期发货
D.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未收到货款
E.本期预付购货款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基础知识点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本期销售商品不管款项是否收到,均应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故AD正确;
上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应该确认到上期;本期预收货款下期发货是预收款项,应该在下期确认;本期预付购货款预付账款不属于收入, 故BCE选项不选。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D。
【思路点拨】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货款、本期销售商品本期未收到货款这两种情况,都是在本期发生的事情,不管收没收到款,只要是本期销售就计入当期。
第611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采用的记账基础是( )。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权责发生制
D.收付实现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基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D项正确。
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C选项错误。
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属于确定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AB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选项。
第612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为基础。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D选项正确。
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是确定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AB选项错误。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C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613题
会计的记账基础包括(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实地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E.历史成本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基础。
会计记账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AB选项正确。
历史成本属于会计要素计量属性。E选项错误。
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是确定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C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选项。
第614题
某会计主体于1月用银行存款24000元支付全年房租,1月底仅将属于本月承担的2000元计入本月的费用项目,这种行为符合( )原则。
A.谨慎性
B.及时性
C.权责发生制
D.现金收付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企业是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款项来确认。C说法符合题意。
AB选项均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错误不选。
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基础,是以款项是否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标准。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615题
在会计处理上,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的方法称为( )。
A.复式记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会计分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基础。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A选项错误。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在当期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B选项错误。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收付实现制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 人 ,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人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人中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即企业是以实际收到款项或支付 款项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基础。C选项正确。
会计分期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人为地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周期,这个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616题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计量。
A.历史成本
B.现值
C.重置成本
D.公允价值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A选项正确。
2.现值,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B选项错误
3.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C选项错误。
4.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617题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D选项正确。
2.及时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A选项错误。
3.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B选项错误
4.相关性,又称有用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C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618题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 )
A.不高估资产
B.不低估负债
C.采取稳健做法
D.设置秘密准备
E.保持必要的谨慎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知识点
保持必要的谨慎,采取稳健的做法,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慎性,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故ABCE正确,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E。
【思路点拨】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采取稳健的做法,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第619题
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D.配比原则
E.一贯性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知识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1.可靠性;2.相关性(又称有用性);3.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故AB属于;
CDE不属于。
本题选择不属于的,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DE。
第620题
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可理解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比性,同一企业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以便纵向比较;不同企业口径一致,以便横向比较。C选项正确。
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A选项错误。
相关性,又称有用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B选项错误。
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D选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