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21题 张先生,45岁,企业高管,工作紧张,体力活动少,喜食油炸食品,身高170cm,体重75kg,血压144/88mmHg,空腹血糖7mmol/L,健康干预计划为
A.低脂、低热量饮食、快走30~60min/d,健康管理师跟踪服务,参加健康讲座
B.低盐、低热量饮食、快走30~60min/d,健康管理师跟踪服务,参加健康讲座
C.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健康管理师跟踪服务,参加健康讲座
D.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快走30~60min/d,健康管理师跟踪服务,参加健康讲座
E.低脂、低脂、快走30~60min/d,健康管理师跟踪服务,参加健康讲座
参考答案:D
A.电视为主
B.小册子,小报为主
C.有线广播为主
D.面对面交流
E.网络传播为主
参考答案:C
第623题 刘小姐,29岁,自觉胸口不适,历年体检均正常,多家医院就诊反复检查均未提示异常,却总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这属于
A.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B.致病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预警行为
E.病人角色行为
参考答案:C
解析:危险行为包括有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和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其中讳疾忌医、凝病行为、瞒病行为都属于不良疾病行为。
第626题 与人际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不足之处是
A.传播者、受传者关系的间接性
B.信息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
C.信息面向整个社会,具有公开性
D.信息容易标准化和规范化
E.信息具有时效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际传播是直接的信息交流,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限制。
第627题 下列关于人际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单向传播
B.是一种双向传播
C.传播速度快
D.覆盖面广
E.受机构和时空等条件限制
参考答案:B
解析:人际传播交流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接受信息一方可及时做出反馈。
第628题 下列关于传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
B.传播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
C.人的一切生产和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传播
D.是个人之间和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传递新闻、事实、意见信息的过程
E.传播是一种单向行为
参考答案:E
解析: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行为,不是单向的。
第629题 以下人际传播的技巧恰当的是
A.尽量用专业词汇,以显示权威性
B.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C.及时取得反馈
D.避免重复
E.尽量发散主题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应尽量少用专业词汇,语言应通俗易懂;应该多鼓励对方把真实的思想:认识说出来;谈话内容应简单明确,涉及内容不要过多,适当重复重要和不被理解的概念;应通过询问等方式及时获得反馈。
第631题 五因素传播模式的正确表述是
A.传者一信息一传播途径一受者一效果
B.传者一传播途径一信息一效果一受者
C.信息一传者一传播途径一受者一效果
D.信息一传者一传播途径一效果一受者
E.受者一信息一传播途径一传者一效果
参考答案:A
第632题 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进行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发展,这是行为发展的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深入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C
第633题 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被动发展阶段的年龄约为
A.0~3岁
B.3~12岁
C.12岁至成年
D.成年以后
E.老年以后
参考答案:A
解析:
“B”为主动发展阶段;“C”为自主发展阶段;“D”为巩固发展阶段。
第634题 下列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的是
A.预警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求医行为
D.A型行为
E.病人角色行为
参考答案:D
解析:
A型行为主要表现有不耐烦和无端故意,是一种好发冠心病的行为模式,属于致病性行为模式。
第636题 不属于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的是
A.环境因素
B.传播者因素
C.信息因素
D.受传者因素
E.传播时机
参考答案:E
解析: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环境、传播者、信息、媒介与渠道、受传者。
第637题 健康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是
A.知晓健康信息
B.健康信念认同
C.态度转变
D.形成特定价值观
E.采纳健康行为
参考答案:A
解析:通过信息共享,首先可使公众的健康相关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第639题 传播关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共同的经验范围、契约关系、反馈
B.共同的经验范围、交流时机、反馈
C.共同的经验范围、交流时机、契约关系
D.交流时机、契约关系、反馈
E.交流时机、契约关系、回复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