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初级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题库(505题)


第61题 一般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最适pH为


A.6.4~6.8

B.6.8~7.2

C.7.2~7.6

D.7.6~8.0

E.6.0~6.4


参考答案:C


解析:一般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最适pH为7.2~7.6。


第62题 细菌生长繁殖必须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合适的pH

B.适宜的温度

C.必要的气体

D.合适的湿度

E.营养物质


参考答案:D


解析:细菌生长繁殖必须的基本条件有4个方面:营养物质,合适的pH,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气体。


第63题 细菌合成抗生素,外毒素多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稳定期内,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积聚,pH下降使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细菌死亡数则逐渐上升,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


第64题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哪个时期生长的细菌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对数期:此期细菌以几何级数增长,在生长曲线图上,活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增长极快。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较为敏感。


第65题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是


A.R质粒

B.F质粒

C.Col质粒

D.产毒性质粒

E.非接合质粒


参考答案:A


解析:耐药性质粒分为接合性耐药质粒和非接合性耐药质粒。接合性耐药质粒又称R质粒,即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r因子)。


第66题 通过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入受体菌内使之基因改变称为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参考答案:A


解析: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


第67题 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接合是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所带有的F质粒或类似遗传物质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带有F质粒的细菌可形成性菌毛,称F+(雄菌),无F质粒的细菌无性菌毛,称F-(雌菌)。


第68题 肺炎链球菌由无荚膜变为有荚膜可以通过( )过程实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基因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①细菌在摄取外源性DNA时需处于感受状态;②细菌的种类与能否摄入外源性的DNA有关,除链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及芽胞梭菌属外,大多数细菌不能自然摄入外源性DNA。


第69题 溶原性转换是指


A.细菌的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

B.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F质粒转入受体菌体内

C.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

D.受体菌通过噬菌体接受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而发生基因改变

E.受体菌接受了供体菌的DNA片段而重组


参考答案:C


解析:溶原性转换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


第70题 介导转导的物质是


A.噬菌体

B.性菌毛

C.R质粒

D.F质粒

E.Vi质粒


参考答案:A


解析: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


第71题 S-R变异是指


A.形态变异

B.抗原性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培养特性变异


参考答案:E


解析:培养特性变异包括:①S-R变异;②病毒突变株。


第72题 下列关于基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是受体菌的性状发生变异的过程

B.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受体菌基因改变的过程

C.接合是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所带有的F质粒或类似遗传物质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

D.原生质体融合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是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

E.接合主要见于革兰阴性菌


参考答案:D


解析:溶原性转换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是宿主菌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型变异


第73题 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痰中分离出一株无色透明黏液性菌落,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室温传几代后恢复扁平灰绿色菌落。这是因为细菌


A.染色体变异

B.毒力变异

C.菌落变异

D.S-R变异

E.酶活性变异


参考答案:C


解析:细菌变异包括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毒力、耐药等。


第74题

肠热症小便、粪便培养标本采集应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而且要有代表性,同时有些标本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如肠热症患者,发病的第1周应采集血液,第2周应采集粪便,第3周应采集尿液,否则影响细菌检出率。


第75题

肠热症采集血液时间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而且要有代表性,同时有些标本还要注意在不同时间采集不同部位标本。如肠热症患者,发病的第1周应采集血液,第2周应采集粪便,第3周应采集尿液,否则影响细菌检出率。


第76题 下列微生物染色方法中,正确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Giemsa染色

B.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

C.新型隐球菌-革兰染色

D.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染色

E.立克次体-碘液染色


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细菌标本均可用革兰染色,结核分枝杆菌用抗酸染色、隐球菌用墨汁染色、钩端螺旋体用镀银染色法等。


第77题 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等电点在PH2~5,在中性环境中带负电荷

B.细菌等电点在PH2~5,在弱酸性环境中带负电荷

C.易于与碱性染料结合着色

D.易于与酸性染料结合着色

E.细菌等电点在PH2~5,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


参考答案:D


解析:酸性染料电离后离子带负电荷,一般情况下细菌都带负电荷故不宜着色。


第78题 下列有关显微镜说法错误的是


A.相差显微镜用于检查不染色活细菌的形态及某些内部结构

B.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免疫荧光技术中

C.电子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到活的微生物

D.透射电子显微镜适用于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

E.暗视野显微镜多用于观察不染色的活细菌和螺旋体的形态及运动观察


参考答案:C


解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标本需经特殊制片,在干燥真空的状态下检查,而不能观察到活的微生物。


第79题 细菌染色法中,最常用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为


A.革兰染色

B.荧光染色

C.鞭毛染色

D.荚膜染色

E.抗酸染色


参考答案:A


解析: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法。除粪便、血液等极少数标本外,绝大多数标本在分离培养之前都要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第80题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细菌形态的最佳放大倍数是


A.500倍

B.100倍

C.10000倍

D.600倍

E.1000倍


参考答案:E


解析: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以自然光或灯光为光源,其波长约0.5μm。在最佳条件下,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为波长的一半,即0.25μm,而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小形象为0.2mm,故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用油镜放大1000倍,可将0.25μm的微粒放大到0.25mm,肉眼便可以看清,一般细菌大于0.25μm,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均能清楚看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