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2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
B.处方审阅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处方
C.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D.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E.麻醉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红色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国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都有明确的规定。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第243题 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注明在
A.药名之前
B.处方右上角
C.处方左上角
D.药品之后上方
E.不需要注明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药的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汤剂处方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要要求。其作用是简明地指示调剂人员对该味药的饮片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等。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
第244题
应先煎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先煎
(1)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分钟,再与它药同煎。如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寒水石、自然铜、生龙骨、生龙齿、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蛎、生蛤壳、生珍珠母、龟甲、鳖甲、水牛角片、鹿角霜等。
(2)某些有毒饮片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制川乌和制草乌,经1~2小时的煎煮,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需要先煎的还有附子、半夏、天南星、雷公藤等。
第245题
宜包煎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黏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石韦、骨碎补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煎煮时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有特殊气味的需要包煎,如五灵脂、儿茶等。
第246题 鹿角霜采用的方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min,再与它药同煎。如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寒水石、自然铜、生龙骨、生龙齿、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蛎、生蛤壳、生珍珠母、龟甲、鳖甲、水牛角片、鹿角霜等。
第247题 制川乌采用的方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某些有毒饮片可先煎1~2h,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含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制川乌和制草乌,经1~2h的煎煮,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第248题 阿胶采用的方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如阿胶、鹿角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饴糖、蜂蜜等。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应用蒸汽加热溶化后,再与其他群药煎液混匀分服。
第249题 西红花采用的方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一些贵重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及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
第250题 鱼腥草采用的方法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min入煎即可。如:薄荷、砂仁、豆蔻、降香、沉香、鱼腥草等。
第251题 修治是为了
A.除去异味
B.增强疗效
C.降低毒性
D.洁净药物,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
E.掩盖气味
参考答案:D
解析:
修治是为了洁净药物,除去非药用部分及杂质,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除筛选、剔除、洗漂等通常修治方法外,中药处方常常对某些药物有去除皮、壳、毛、芦、心、核、油及头、尾、足、翅、鳞等非药用部位的规定。
第252题 下列不是脚注术语的是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服法
E.打碎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药的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汤剂处方时在某味药的上角或下角处所加的简要要求。其作用是简明地指示调剂人员对该味药的饮片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等。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等。
第253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引药归经,即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达到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B.药物类药引仅为引经报使类药物,如太阳病用防风、羌活、藁本为引
C.食物类药引主要有粳米、蛋黄、蛋清、蜂蜜、西瓜汁等
D.酒、醋、盐、茶叶、灯心草、荷梗、荷叶、西瓜翠衣、童便、金汁等也可为药引
E.中药药引作用有引药归经和辅助治疗
参考答案:B
解析:
药物类药引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引经报使类,如太阳病用防风、羌活、藁本为引,既是其他药物的“向导”,又能发挥自己的药效;另一类为调和诸药类,如甘草、生姜、大枣等。
第254题 医师开汤剂处方时,若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
A.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
B.在药名之前写出
C.在处方前记中注明
D.在处方后记中注明
E.直接告知调剂人员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国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都有明确的规定。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之后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在药名之前写出。
第256题 下列属于药物类药引的是
A.蜂蜜
B.茶叶
C.大枣
D.醋
E.蛋黄
参考答案:C
解析:
药物类药引这类药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引经报使类,如太阳病用防风、羌活、藁本为引,既是其他药物的“向导”,又能发挥自己的药效;一类为调和诸药类,如甘草、生姜、大枣等,麻黄汤中炙甘草,便属于这种类型。
第257题 下列药物不需后下的是
A.薄荷
B.豆蔻
C.降香
D.地黄
E.鱼腥草
参考答案:D
解析:
后下(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如薄荷、砂仁、豆蔻、降香、沉香、鱼腥草等。(2)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即可。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等。(3)一些质地松泡的药材也需要后下,如香薷、青蒿、茵陈、浮萍、葱白。
第258题 煎药时需要包煎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包煎(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黏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石韦、骨碎补等。(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煎煮时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4)有特殊气味的需要包煎,如五灵脂、儿茶等。
第259题 需要烊化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烊化
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如阿胶、鹿角胶、鳖甲胶、龟板胶、龟鹿二仙胶、饴糖、新阿胶、虎骨胶、海龙胶、黄明胶等。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也可将此类药置于容器内,加适量水,用蒸汽加热熔化后,再与其他群药煎液混匀分服。
第260题 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宜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包煎
(1)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黏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石韦、骨碎补等。
(3)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煎煮时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有特殊气味的需要包煎,如五灵脂、儿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