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01题 关于吡喹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孕妇禁用
B.有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
C.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D.服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
E.抗虫谱比较广
参考答案:B
解析:
吡喹酮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少数出现心电图异常。
第1204题 下列对于吡喹酮药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血吸虫的肝转移,并在肝内死亡
B.对血吸虫成虫有杀灭作用,对未成熟的童虫无效
C.对其他吸虫及各类绦虫感染有效
D.抑制Ca2+进入虫体,使虫体肌肉产生松弛性麻痹
E.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
参考答案:D
解析:
吡喹酮可增加虫体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使Ca2+大量内流,导致虫体Ca2+大量增加,而产生痉挛性收缩致死。由于虫体发生痉挛性麻痹,使其不能附着于血管壁,被血流冲入肝,即出现肝移。
第1205题
患者女性,50岁。视力模糊、头痛、颅内压升高并出现癫痫症状,经询问得知曾食用过米猪肉,现初步确诊为脑囊虫病,首选药物是
A.阿苯达唑
B.喹诺酮
C.氯喹
D.吡喹酮
E.乙胺嗪
参考答案:D
解析:
吡喹酮除对血吸虫有杀灭作用外,对其他吸虫,如华支睾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以及各种绦虫感染和其幼虫引起的囊虫症、包虫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第1206题 患儿女,9岁,因食欲不振,消瘦就诊,发现脸部发黄,黄中杂白,大便检查确诊为蛔虫寄生,请问首选药物是
A.左旋咪唑
B.噻嗪类
C.阿苯达唑
D.甲硝唑
E.噻嘧啶
参考答案:C
解析:
阿苯达唑对蛔虫感染有驱杀作用,可以进入球囊内,疗效相当于甚至优于甲苯达唑。
第1207题 对钩虫、蛔虫、蛲虫、鞭虫和绦虫均有良效的药物是
A.甲硝唑
B.哌嗪
C.噻嘧啶
D.甲苯达唑
E.左旋咪唑
参考答案:D
解析:
甲苯达唑为一高效、广谱驱肠蠕虫药,对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绦虫都有较高疗效。
第1212题 下列为常用驱蛔药的是
A.咪唑类
B.哌嗪
C.塞替派
D.哌唑嗪
E.吡喹酮
参考答案:B
解析:
哌嗪对蛔虫、蛲虫均有驱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受体,妨碍了乙酰胆碱对蛔虫肌肉的兴奋作用,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随肠蠕动而排出体外。
第1213题 抑制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驱绦虫药物是
A.氯硝柳胺
B.哌嗪
C.二氢依米丁
D.甲苯咪唑
E.甲苯达唑
参考答案:A
解析:
氯硝柳胺药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和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阻碍产能过程。
第1214题 下列药物是驱绦虫的首选药物是
A.氯喹
B.氯硝柳胺
C.乙胺嗪
D.左旋咪唑
E.甲苯达唑
参考答案:B
解析:
氯硝柳胺可以杀灭绦虫的头节及体节前段,尤其是对牛肉绦虫疗效最佳,是驱绦虫的首选药。
第1215题 甲苯咪唑的抗虫作用机制是
A.使虫体神经-肌肉去极化,引起痉挛和麻痹
B.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干扰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虫体能源障碍而死亡。
C.增加虫体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干扰虫体钙离子平衡
D.抑制线粒体内ADP的氧化磷酸化
E.使虫体肌肉超极化,抑制神经-肌肉传递,使虫体发生弛缓性麻痹而随肠蠕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苯咪唑与蠕虫细胞内微管结合,抑制微管装配,干扰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虫体能源障碍而死亡。
A.脱发
B.影响伤口愈合
C.白细胞减少,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D.肝肾功能损害
E.厌食、恶心、呕吐
参考答案:C
解析:
环磷酰胺为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抗肿瘤药,可以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脱发、影响伤口愈合、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但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毒性,出现白细胞减少,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第1218题
干扰DNA合成的抗癌药是
A.白消安
B.长春新碱
C.顺铂
D.阿霉素
E.甲氨蝶呤
参考答案:E
解析:
抗代谢药物又叫做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主要特异性的作用于DNA合成期(S期);
第1220题 下列通过干扰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肿瘤作用的药物是
A.白消安
B.他莫昔芬
C.门冬酰胺酶
D.阿糖胞苷
E.柔红霉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L-门冬酰胺酶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产生抗肿瘤作用。L-门冬酰胺是机体合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某些肿瘤细胞不能自行合成,需从细胞外摄取。L-门冬酰胺酶可将血清中的门冬酰胺水解而使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供应,生长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