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乡村执业助理医师-公共卫生题库(232题)


第141题 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


A.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B.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C.社会因素、气候因素

D.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E.自然因素、气候因素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然而,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都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142题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A.病原体,感菌动物,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

D.社会环节,自然环节

E.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般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第143题 潜伏性感染意义是


A.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

B.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不引起症状

C.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D.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E.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


参考答案:A


解析:

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病原体长期潜伏于机体内,一旦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结核等。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因此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


第144题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A.传染源被移走

B.全部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观察均未发病或感染

C.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经被彻底清除

D.A+B+C

E.上述均错


参考答案:D


解析: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第145题 以下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的是


A.发病、死亡人数

B.主要症状、体征

C.已经采取的措施

D.患者姓名

E.事件名称、类别


参考答案:D


解析: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发病及死亡人数、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主要症状、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等。


第146题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几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A.4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2天

E.6小时


参考答案:C


解析: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147题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


A.黑热病、炭疽

B.鼠疫、炭疽

C.鼠疫、霍乱

D.炭疽、霍乱

E.鼠疫、狂犬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第148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


A.不分级

B.五级

C.四级

D.三级

E.二级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设计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第149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流行性腮腺炎是指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多少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A.10

B.15

C.20

D.30

E.5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第150题 早期正确诊断传染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解决合理治疗

B.有助于判断预后

C.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

D.有助于防止传播

E.避免延误病情


参考答案:D


解析:

早期诊断能够及时发现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助于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第151题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和副伤寒

C.乙型脑炎

D.狂犬病

E.麻疹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其他选项都属于乙类传染病。


第152题 我国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包括


A.人群免疫

B.身体锻炼

C.改善卫生条件

D.加强健康教育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加强健康教育、人群免疫、身体锻炼及改善卫生条件等。所以选E。


第153题

我国法定传染病分类共多少种


A.38种

B.39种

C.40种

D.36种

E.37种


参考答案:C


解析:

目前,我国共有40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


第154题 以下不属于减毒活疫苗的是


A.脊髓灰质炎

B.风疹

C.甲型肝炎

D.百白破

E.卡介苗


参考答案:D


解析:

减毒活疫苗是用弱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制成的疫苗。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腮腺炎、甲型肝炎、乙脑等活疫苗。


第155题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A.1982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12年

E.1978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2007年在十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故选B。


第156题 肌内注射时,护士为患者采取可以使臀部肌肉放松的姿势是


A.平卧位,膝部弯曲

B.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C.坐位,身体前倾

D.侧卧位,上腿稍弯,下腿稍伸直

E.侧卧位,下腿稍弯,上腿稍伸直


参考答案:E


解析:

臀大肌注射,患者可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屈曲;取或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或取坐位,注射侧大腿伸直放松,使臀部肌肉放松。


第157题 皮下注射给药,下述步骤哪项是错误的


A.注射部位可选择三角肌下缘

B.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进针

C.抽吸无回血后推注药液

D.注射毕用无菌干棉签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

E.药液不足1ml可选择1ml注射器


参考答案:B


解析:

皮下注射时,应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


第158题 以下哪项不是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A.体温超过37℃,有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

B.患者较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C.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

D.有严重腹泻的患儿不宜接种

E.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


参考答案:A


解析:

A选项正确的说法是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


第159题 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爱国卫生运动

B.预防保健

C.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解析:

预防接种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已达到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第160题 关于卡介苗接种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儿童每隔5年复种一次

B.卡介苗效果是绝对肯定的

C.接种前均需做结素试验

D.使人产生免疫力同时也产生变态反应

E.菌苗为无毒人型活结核菌


参考答案:D


解析: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剂减毒活疫苗,无致病性,有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以替代结核杆菌的初次感染而获得特异性细胞免疫。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