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761题 自汗多为
A.阳气虚
B.阴血虚
C.心气虚
D.心阳虚
E.心血虚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热邪郁蒸,迫津液外泄属实;由营卫不和、肺气亏虚、阳气虚衰、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所致者属虚。因气属阳,血属阴,自汗多阳气虚,盗汗多阴血虚。
第762题 自汗邪热郁蒸证的汗出特点是
A.汗出恶风
B.手足心汗出
C.头汗出
D.蒸蒸汗出
E.半身汗出
参考答案:D
解析:
邪热郁蒸证
证候: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763题 汗证的病位及相关脏腑是
A.病位在卫表肌腠,与肺、心、肾密切相关
B.病位在皮肤,与心、肝、脾、肺密切相关
C.病位在卫表肌腠,与心、肝、脾密切相关
D.病位在皮肤,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E.病位在卫表肌腠,与心、肝、肾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A
解析:
汗证的病位在卫表肌腠,其发生与肺、心、肾密切相关。
第764题 下列不属自汗、盗汗的病因的是
A.营卫不和
B.肺气亏虚
C.阳气虚衰
D.感受暑邪
E.热邪郁蒸
参考答案:D
解析:
自汗、盗汗大多由邪客表虚、营卫不和,肺气亏虚、卫表不固,阳气虚衰、津液失摄,阴虚火旺、虚火烁津,热邪郁蒸、迫津外泄等所致。
第765题 下列关于自汗、盗汗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位在卫表肌腠
B.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
D.自汗多阳气虚,盗汗多阴血虚
E.只可单独出现
参考答案:E
解析: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
第766题 虚劳中天王补心丹的治法是
A.补血养肝
B.益气养心
C.养阴和胃
D.滋阴养心
E.滋阴养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阴虚证
证候: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第767题 溢饮与水肿之风水相搏证最主要的区别是
A.身体沉重
B.肢体浮肿
C.痰多白沫
D.胸闷干呕
E.当汗出而不汗出
参考答案:E
解析:
溢饮为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而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与水泛肌表之溢饮基本相同。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表虚,与溢饮有异。
第768题 狭义的痰饮是指
A.饮停胃肠
B.饮流胁下
C.饮溢肢体
D.饮流胸肺
E.以上均非
参考答案:A
解析:
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
第769题 支饮的诊断要点是
A.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B.心下痞坚,胸胁支满,目眩
C.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D.咳唾引痛,痛引缺盆
E.身体疼痛,四肢历节痛
参考答案:C
解析: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第773题 悬饮之邪犯胸肺证选用的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邪犯胸肺证
证候: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
方药:柴枳半夏汤加减。
第774题 悬饮之饮停胸胁证选用的治法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饮停胸胁证
证候: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泻肺祛饮。
方药: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加减。
第775题 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质暗,脉弦,所属的证型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悬饮之络气不和证
证候: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质暗,脉弦。
治法:理气和络。
方药:香附旋覆花汤加减。
第776题 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所属的证型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悬饮之阴虚内热证
证候: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第777题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多属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痰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第778题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多属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第779题 患者,女,32岁。因知晓丈夫背叛,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选用的治法为
A.开窍,顺气,解郁
B.补气,回阳,醒神
C.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D.补养气血
E.行气豁痰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患者为气厥实证。
证候: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第780题 气厥实证常用治疗方药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气厥实证
证候: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