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题库(408题)


第1题

医生利用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病情的方法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四诊合参是指医生临证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E


第2题

中医上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来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病证结合:中医的诊断结论由病名和证名组成。病与证是疾病诊断的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辨病是探求病变全过程总的发展规律,认识贯穿疾病始终的基本矛盾;而辨证则是识别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病理癥结,抓住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中医在诊断时,辨病与辨证常交织在一起,它既要求从纵的方面去辨别该病全过程的病机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又要求从横的方面去辨别患者现阶段的证候类型。故正确的选项是D。


第3题 以下关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正确的是


A.见微知著

B.整体审察

C.四诊合参

D.病证结合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表现(症状、体征等),可以推测内脏的变化,认识了内在的病理本质,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证候。
(2)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观察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如面部色诊分候,独取寸口诊全身之疾,耳诊,舌诊,目诊等。
(3)以常衡变
以常衡变又称以常达变,是指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BCD选项是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的内容。因此在此不符合题干要求。


第4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A.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B.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

C.证候真假,证候错杂,诊法合参

D.证候转化,病证结合,辨证求因

E.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了: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选项E为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故最佳的选项是E。


第5题 脾阳已绝的患者其唇的形态可见


A.唇干而裂

B.人中满唇反

C.唇内溃烂,其色淡红

D.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

E.口唇糜烂


参考答案:B


解析:

唇干而裂:为津液已伤,见于外感燥热伤津,脾热或阴虚液亏。口唇糜烂:多为脾胃积热上蒸所致。唇内溃烂,其色淡红:多为虚火上炎。人中满唇反:为脾阳已绝。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为脾阴已绝。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B。


第6题 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


A.虚寒证

B.阴证

C.寒证

D.虚证

E.阳证


参考答案:E


解析:

卧姿:阳证、热证、实证则卧时常向外,身轻能自转侧;阴证、寒证、虚证则卧时喜向内,身重不能转侧。实热证则仰卧伸足,掀去衣被;虚寒证则蜷卧缩足,喜加衣被。
根据所给的选项,最佳的为E。


第7题 热极的患者其唇的色泽可表现为


A.唇色青紫

B.口唇青黑

C.口唇赤肿而干

D.口唇呈樱桃红色者

E.唇色深红


参考答案:C


解析:

口唇赤肿而干:多为热极。唇色深红:多为热盛。口唇呈樱桃红色者:常见于煤气中毒。唇色青紫:多为血瘀,常见于心气虚、心阳虚或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人。口唇青黑:多为冷极、痛极。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


第8题 疮疡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


A.疽

B.疔

C.疖

D.瘾疹

E.痈


参考答案:E


解析:

痈是指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易于成脓者,属阳证。具有未成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黏稠,疮口易敛的特点。多由湿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所致。


第9题 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A.萎黄

B.阴黄

C.阳黄

D.黄疸

E.黄胖


参考答案:A


解析: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
(2)面色淡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属脾气虚弱,湿邪内盛。
(3)若面目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属“阳黄”,乃湿热熏蒸为患;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乃寒湿郁滞所致。


第10题 病人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属


A.夺气失血

B.肺胀

C.气胸

D.痰饮停肺

E.哮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坐姿:肺虚少气则坐而喜伏;肺实气逆则坐而喜仰;咳喘肺胀,或水饮停于胸腹则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夺气失血则但卧不得坐,坐则晕眩;烦躁则坐卧不安。因此本题答案选A。


第11题 椭圆形粉红色疱疹,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者为


A.水痘

B.湿疹

C.麻疹

D.瘾疹

E.风疹


参考答案:A


解析:水痘是指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椭圆形小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者。多因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属儿科常见传染病。


第12题 寒痰的特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痰白清稀而量多者,多属寒痰,因寒邪客肺,津凝成痰,或脾虚失运,湿聚为痰。


第13题 燥痰的特征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痰少而黏,难于咯出者,多属燥痰,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或肺阴亏虚,肺失滋养所致。


第14题 颈前结喉处有肿块,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瘿瘤是指颈前结喉处有肿块,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多因肝郁气滞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第15题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属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瘰疬是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炼液为痰,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所致。


第16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风病临床表现


A.四肢抽搐

B.不省人事

C.口眼歪斜

D.半身不遂

E.卒然昏倒


参考答案:A


解析:四肢抽搐指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者,均属于抽搐的范畴。为肝风内动之征。故根据题干要求,此题的最佳选项是A。


第17题 痈的病因多见于


A.感受疫毒火毒

B.阴寒之邪凝聚

C.湿热火毒蕴结

D.气血亏虚

E.外感火热毒邪


参考答案:C


解析:

痈是指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易于成脓者,属阳证。具有未成脓易消,已脓易溃,脓液黏稠,疮口易敛的特点。多由湿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所致。故最佳的选项是C。


第18题 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时现时隐

B.是否抚之碍手

C.是否压之褪色

D.是否伴有身热

E.是否色红成片


参考答案:B


解析:斑指皮肤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应手,压之不褪色者。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
其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在于是否抚之碍手。


第19题 眼窝凹陷多见于


A.肾阴不足

B.吐泻伤津

C.肝胆火炽

D.脾胃虚衰

E.肺胀


参考答案:B


解析:

眼窝凹陷多为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可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


第20题 主瘀血证的面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