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助理医师 方剂学试题(234题)


第21题 桑菊饮的组成药物除桑叶、菊花外,其余的是


A.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B.杏仁、连翘、薄荷 桔梗、甘草、苇根

C.银花、连翘、葛根 薄荷、桔梗、甘草

D.杏仁、连翘、葛根 薄荷、桔梗、甘草

E.杏仁、连翘、薄荷、葛根、甘草、苇根


参考答案:B


解析:

桑菊饮的组成是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生甘草、苇根。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第22题

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A.苏叶、桔梗、芦根、竹叶、甘草

B.薄荷、杏仁、桔梗、桂枝、甘草

C.薄荷、杏仁、竹叶、桔梗、甘草

D.薄荷、竹叶、桔梗、芦根、甘草

E.竹叶、杏仁、桔梗、菊花、甘草


参考答案:D


解析:

银翘散的组成是: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第23题 桑菊饮的功用是


A.疏散风热,清肺化痰

B.宣肺利咽,止咳化痰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辛凉透表,清泻肺热

E.辛凉宣泄,清肺解毒


参考答案:C


解析:

桑菊饮的功用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第24题 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生石膏的配伍比例为


A.1:2

B.1:4

C.4:1

D.3:1

E.2:1


参考答案:A


解析:

麻杏甘石汤中石膏用量倍于麻黄(古代度量衡采用十六进制,石膏半斤、麻黄四两),不失为辛凉之剂。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25题 下列何药不是温脾汤的组成药物


A.人参

B.大黄

C.甘草

D.附子

E.厚朴


参考答案:E


解析:

温脾汤的组成包括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

方歌: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第26题 温脾汤中大黄配附子意在


A.攻润相合,下不伤正

B.益气养血,下不伤正

C.泻结泄热,温中散寒

D.泻热逐瘀,下不伤正

E.温阳袪寒,攻下冷积


参考答案:E


解析:

温脾汤以附子配大黄为君药,用附子大辛大热之性,温壮脾阳,解散寒凝;以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共奏温阳祛寒,攻下冷积之用。


第27题 泻下剂应用时需注意


A.邪实而正虚者,治宜攻补兼施

B.产后可予适量泻下剂,以助袪恶露

C.泻下剂可用于表证未解,里证已成之时

D.得效后需酌情再服,务必尽其药力,以防留邪

E.凡有虚证者,必不可使用泻下剂


参考答案:A


解析:

泻下剂使用时需注意:

(1)临证首当辨别里实证的性质及患者体质的虚实,分别选用相应治法方剂。热结者,宜寒下;寒结者,宜温下;燥结者,宜润下;水结者,宜逐水;邪实而正虚者,又当攻补兼施。

(2)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用于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时。若患者表证未解,里实虽成,亦不可纯用泻下剂,以防表邪随泻下内陷而变生他证,应权衡表里证之轻重缓急,或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双解。

(3)里实证若兼瘀血、虫积、痰浊等,应酌情与活血祛瘀、驱虫、化痰等法配合使用。

(4)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必需使用时,也宜配伍补益扶正之品,祛邪不忘扶正。

(5)泻下剂易伤胃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第28题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麻子仁丸的组成为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第29题 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大承气汤的组成包括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第30题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枳实

B.当归

C.杏仁

D.芍药

E.大黄


参考答案:B


解析:

麻子仁丸的组成为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确凿。


第31题 温脾汤的功用是


A.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B.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C.温脾散寒,消食止泻

D.温脾暖胃,化湿和中

E.温中健脾,行气除满


参考答案:A


解析:

温脾汤的功用是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第32题 麻子仁丸适用于


A.阴虚便秘

B.阳虚便秘

C.血虚便秘

D.燥热伤津便秘

E.气虚便秘


参考答案:D


解析:

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第33题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大枣

B.人参、黄芩、半夏、干姜、甘草

C.柴胡、人参、黄芩、生姜、甘草

D.半夏、黄芩、人参、炙甘草、大枣

E.人参、生姜、半夏、甘草、大枣


参考答案:D


解析:

夏泻心汤组成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小柴胡汤组成是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二方共有的药物包括半夏、黄芩、人参、大枣和炙甘草。故选D。


第34题 小柴胡汤的组成是


A.柴胡、黄连、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B.柴胡、黄芩、半夏、枳实、干姜、人参、炙甘草

C.柴胡、黄芩、黄芪、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D.柴胡、黄芩、干姜、人参、茯苓、炙甘草、大枣

E.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


参考答案:E


解析:

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第35题 和解剂应用时需注意


A.和解剂性质平和,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

B.和解剂既可用于纯虚证,也可用于纯实证

C.外邪在表,未入少阳者,可先以和解剂缓少阳之急

D.和解剂偏于扶正补中之功

E.和解剂仅用于肝脾不和病证


参考答案:A


解析:

和解剂使用时需注意:

(1)临床依据病证不同,应分别选用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的治法与方剂。

(2)和解剂组方配伍较为独特,既祛邪又扶正,既透表又清里,既疏肝又治脾,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照顾全面,所以应用范围较广,主治病证较为复杂。然而,该法毕竟以祛邪为主,纯虚证不宜使用,纯实证者亦不可选用,以免贻误病情。

(3)凡外邪在表,未入少阳者;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第36题 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A.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B.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D.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E.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参考答案:A


解析:

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第37题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治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治宜选用

E.

A.

B.

C.

D.


第38题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手足不温,脉弦者。治宜选用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此症状表现考虑为肝郁厥逆证,方选四逆散。


第39题 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方剂是


A.逍遥散

B.达原饮

C.痛泻要方

D.大柴胡汤

E.四逆散


参考答案:E


解析:

四逆散的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第40题 四逆散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气机不畅,阳气内郁

B.血虚受寒,寒客经脉

C.少阴阳虚,阴寒上逆

D.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E.实邪闭阻,抑遏阳气


参考答案:A


解析:

四逆散病证,因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疏,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