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382题)


第121题 有精神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精能化气生神,为神气之本;神能驭精役气,为精气之主。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也密切相关。所以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推求师意》)。总之,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因此心与肾有精神互用关系。


第122题 “水火既济”指的是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脾肾关系

E.心肾关系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居上焦属阳,属火,宜降;肾居下焦属阴,属水,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阳)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第123题 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第124题 肝在志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在志为怒,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由肝血、肝气所化。


第125题 脾在志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属人体的情志活动。思虽为脾志,但与心神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


第126题 有君相安位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阳、肾阳旺盛而正常。


第127题 肾在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在液为唾,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肾精化生,经肾气的推动作用,沿足少阴肾经,从肾向上经过肝、膈、肺、气管,直达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作用。


第128题 心在液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在液为汗,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密切。


第129题 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关系密切的是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参考答案:C


解析: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机体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这两者是组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二者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也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例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弱,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病理表现。


第130题 称作“华盖”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


第131题 “在液为涎”的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第132题 “在液为泪”的脏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在液为泪,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


第133题 精血同源 指的是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E.心肾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即是指肝肾之间的关系,亦同指“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第134题 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第135题 “在窍为目”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A


解析:

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依赖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之血气循此经脉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肝血充足,肝气调和,目才能正常发挥其视物辨色的功能。


第136题 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心与脾

B.脾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肺

E.肺与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第137题 具有“主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D


解析:

肺主气司呼吸,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第138题 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肺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E.脾与心


参考答案:C


解析:

藏泄互用体现的是肝肾之间的关系: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封藏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


第139题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脾主运化水液

B.脾主运化水谷

C.脾气主升

D.脾主统摄血液

E.脾喜燥恶湿


参考答案:B


解析: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要指脾吸收水谷之精生成脾精,脾精之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


第140题 与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