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382题)


第161题

脾的华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脾之华在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精、脾气的盛衰。


第162题

肾的华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肾之华在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精,精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由于发为肾之外候,所以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常能反映肾精的盛衰。


第163题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起主导作用的是


A.脉道通利

B.心血充盈

C.心气充沛

D.心搏如常

E.心神安宁


参考答案:D


解析:

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气充沛,心脏有规律的搏动,脉有规律的舒缩,血液则被输送到各脏腑形体官窍,发挥濡养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心、脉、血三者密切相连,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脏的正常搏动,起着主导作用。


第164题 心的“外华”是


A.发

B.爪

C.毛

D.唇

E.面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脾其华在唇,肝其华在爪,肾其华在发。


第165题 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主闭藏,是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和主二便等功能的高度概括。其中,肾所封藏之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本原,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肾藏精、固摄精气的功能最具生理意义。


第166题 “血之余”是指


A.发

B.爪

C.毛

D.唇

E.面


参考答案:A


解析:

头发是人体气血的外露部分,可及时反映出体内气血的盈亏和脏腑功能的盛衰,故称“发为血之余”。


第167题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中的“浊气”主要靠哪一个脏腑的运化


A.心

B.肺

C.脾

D.肾

E.大肠


参考答案:C


解析:

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第168题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B


解析:

素问·灵兰秘典论  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第169题 “筋之余”是指


A.发

B.爪

C.毛

D.唇

E.面


参考答案:B


解析:

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


第170题 心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在志为喜,心精、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


第171题 肾在志为


A.怒

B.喜

C.思

D.悲

E.恐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在志为恐,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肾藏精而居下焦,肾精化生的肾气,须通过中上二焦,上布全身。恐使精气不得上行布散,反而下走,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滑精等症。所以说“恐伤肾”,“恐则气下”。


第172题 与冬气相通应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气通于冬。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冰凌凛冽,自然界的物类,也呈现静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肾与冬气相通应。


第173题 主管生长发育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要是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成熟的作用。故选E肾。


第174题 “决渎之官”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


参考答案:D


解析:

津液自胃肠经三焦下渗膀胱,三焦水道通畅,则津液源源不断渗入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第175题 下列哪项是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液

B.主津

C.主腐熟水谷

D.主泌别清浊

E.主运化


参考答案:B


解析:

大肠主津指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津液,由脾气转输全身,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于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由于大肠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


第176题 “中精之腑”指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E.三焦


参考答案:A


解析:

《灵枢·本输》称胆为“中精之腑”。


第177题 “主液”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参考答案:C


解析:

小肠主液,指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功能。小肠吸收的津液与谷精合为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其中部分津液经三焦下渗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第178题 “中焦如沤”是比喻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

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参考答案:E


解析:

中焦如沤,出自《灵枢·营卫生会》。“沤”是形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故名。


第179题 大肠的功能是


A.排泄胆汁

B.主和降

C.化物

D.传导

E.受盛


参考答案:D


解析:

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气降浊的体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第180题 具有受纳水谷功能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胃主受纳水谷,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