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口腔助理医师 预防医学题库(192题)


第141题 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


A.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

B.机体脱水后补充大量淡水

C.机体蓄热导致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D.外周血管扩张致脑供血不足

E.头部受强热辐射直接照射致脑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C


解析:

热射病是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所致。故选C。


第142题 硅沉着病(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矽结节

B.肺间质纤维化

C.圆形小阴影

D.肺泡结构破坏

E.肺脏体积增大、含气量减少


参考答案:A


解析: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矽结节是矽肺特征性病理改变。故选A。


第143题 决定粉尘对机体作用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A.粉尘的化学成分

B.接触浓度

C.接触时间

D.粉尘的分散度

E.粉尘的类型


参考答案:A


解析: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直接决定对人体危害性质,不同化学成分可导致纤维化、中毒和致敏作用等。故选A。


第144题 决定粉尘粒子在呼吸道阻留部位的主要因素是


A.尘粒的直径

B.粉尘的水溶性

C.粉尘的脂溶性

D.浓度

E.尘粒比重


参考答案:A


解析:

尘粒小于15μm的粒子可进入呼吸道,其中10~15 μm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5μm以下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故选A。


第145题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


A.烟

B.蒸气

C.雾

D.粉尘、烟或蒸气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解析:

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汽的形式污染生产环境。故选D。


第146题 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污染是


A.物理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生物性污染

E.热污染


参考答案:D


解析:

因水污染而通过水传播疾病的属于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分为病原体污染、真菌污染、藻类污染。故选D。


第147题 环境中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A.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B.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

C.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

D.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癌物

E.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环境中有害物质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有害物质。故选C。


第148题 职业性中暑的发生是由于


A.高温作业,末梢血管扩张所引起的

B.高温作业末梢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引起的

C.高温作业时热平衡失调所引起的

D.高温作业水盐代谢障碍引起的

E.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热平衡失调和/或水盐代谢紊乱所引起的


参考答案:E


解析: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在预防职业性中暑方面,用人单位要加强作业场所高温作业的管理,如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劳动者的操作方法,避免其直接接触生产性热源,或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对工作场所进行降温以及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等。故选E。


第149题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迅速排出毒物(催吐、洗胃)

B.对症治疗

C.治疗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均可用抗生素

E.特殊治疗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的急救原则为洗胃、催吐和导泻。治疗沙门菌食物中毒以对症处理为主,重者可用抗生素,另外采用镇静、升压、抗休克等治疗方法。故选D。


第150题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


A.发病季节都在9月份,并与食用某种食物有确切关系

B.潜伏期在10~20小时,发病都在夏秋季节

C.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集中发病,并能找到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其动物实验阳性,并有细菌和血清血检测结果

D.可疑食物经动物实验阴性,并有细菌和血清学检验结果

E.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大量病人发病,并有传染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发病急,短时间内同时发病,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同一种有毒食物的人群,找到引起中毒的食物。实验室诊断: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动物实验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故选C。


第151题 河豚毒素的主要毒作用是


A.引起血压下降

B.引起脑神经损伤

C.引起体温下降

D.抑制咳嗽反射

E.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引起随意肌进行性麻痹


参考答案:E


解析:

河豚中毒机制: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局部刺激作用;选择性地阻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使神经传导阻断,呈麻痹状态。故选E。


第152题 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


A.突然暴发,易集体发病

B.临床表现相似,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C.人与人之间具有传染性

D.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E.发病者与某种食物有确切的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发病与食物有关;潜伏期短,发病突然,呈暴发性;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故选C。


第153题 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是


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

B.积极防治职业病

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D.提高经济水平

E.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C


解析:

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和研究不良环境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故选C。


第154题 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


A.肌肉

B.脊髓

C.肝、卵巢

D.血液

E.皮肤


参考答案:C


解析:

河豚毒素在体内分布广泛,以内脏为主,卵巢毒性最大,肝脏次之。故选C。


第155题 不属于毒草中毒类型的是


A.胃肠炎型

B.溶血型

C.神经精神型

D.类伤寒型

E.脏器损害型


参考答案:D


解析:

毒蕈中毒类型: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肝炎型。故选D。


第156题 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A.室外空气污染

B.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

C.生活炉灶、烹调加工的废气

D.机体代谢废物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大量存在于多种装饰物品和建筑材料。故选B。


第157题 不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


A.地方病

B.传染病

C.食物中毒

D.职业病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解析:

地方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具有地方性发病特点的疾病,与地球化学、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地方病。故选A。


第158题 下列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A.S02

B.酸雨

C.CO

D.汞

E.NOx


参考答案:B


解析:

二次污染物指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作用,生成理化特性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新的物质,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等。故选B。


第159题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较强的病原菌是


A.肠炎、猪霍乱、鸭沙门菌

B.猪伤寒、鼠伤寒、肠炎沙门菌

C.猪伤寒、火鸡、鸭沙门菌

D.牛伤寒、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

E.猪霍乱、鼠伤寒、肠炎沙门菌


参考答案:E


解析: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革兰阴性杆菌。常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菌。故选E。


第160题 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A.真菌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食入细菌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