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
A.暴饮暴食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
B.食物被有毒物质污染,食用后引起的中毒
C.食用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D.吃了某种食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疾病
E.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的物质当作食品摄人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食物中毒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人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不包括因暴饮暴食、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摄入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第162题 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和颗粒物
B.S02和NOx
C.颗粒物和烃类
D.烃类和NOx
E.烃类和SO2
参考答案:D
解析:
光化学烟雾以汽油作为动力燃料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大气污染物,是大气中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在强烈日光紫外线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浅蓝色烟雾。故选D。
第164题 现行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儿童基础免疫)规定接种的疫苗是
A.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
B.麻疹疫苗、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C.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D.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E.卡介苗、百白破、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参考答案:D
解析:
“五苗防七病”: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故选D。
第165题 某石棉厂工人,工作30年。近期频繁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经X线检查发现该工人肺部有团块状阴影。确诊为矽肺。该病属于
A.职业性伤害
B.职业性工伤
C.职业病
D.职业性损伤
E.工作有关疾病
参考答案:C
解析: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线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矽肺是长期吸人含游离Si02的粉尘,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故本题选C。
第166题 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特征的是
A.时间分布各异
B.地点分布各异
C.有后期效应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一般是难以预测的
E.具有绝对性
参考答案:E
解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突发性、准备和预防的困难性、表现呈多样性、处置和结局的复杂性、群体性、后果的严重性。故选E。
第167题 国务院于什么时间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A.2003年5月
B.2005年9月
C.2002年12月
D.1981年2月
E.1997年8月
参考答案:A
解析:
2003年5月9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故选A。
第168题 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
A.临床症状期
B.病原携带期
C.传染期
D.恢复期
E.潜伏期
参考答案:E
解析:
潜伏期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其用途之一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故选E。
第169题 传染源是指
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
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故选D。
第170题 在孕期或分娩期,病原体从母体传给子代称为
A.血源性传播
B.遗传性传播
C.交叉传播
D.水平传播
E.垂直传播
参考答案:E
解析:
垂直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和分娩引起的3种方式。故选E。
第171题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
A.病原体、易感机体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D.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E.病原体微生物、媒介、宿主
参考答案:B
解析:
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故选B。
第172题 传播途径是指
A.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
B.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过程
C.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E.病原体由母亲到后代间的传播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故选D。
第173题 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易感人群的多少是决定流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B.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D.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被感染
E.具有冬春季节升高的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①因为传播途径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②冬春季高发;③少年儿童多见;④在未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升高现象;⑤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故选C。
第174题 根据中毒症状,中毒的原因最可能是
A.钡盐中毒
B.赤霉病毒中毒
C.磷化锌中毒
D.亚硝酸盐中毒
E.黄变米中毒
参考答案:D
解析:
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青紫等组织缺氧表现,即“肠源性青紫症”。故选D。
第175题 你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急救
A.洗胃、导泻
B.洗胃、导泻、灌肠
C.静脉注射维生素C
D.静脉注射亚甲蓝
E.洗胃,灌肠,导泻,静脉注射维生素C和亚甲蓝
参考答案:E
解析:
急救措施:①催吐、洗胃和导泻尽快排出毒物;②给予解毒剂亚甲蓝和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③对症治疗。故选E。
第176题 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患者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工业用水管线泄漏,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B.医院污水污染了水源
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
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析:
传染病综合医院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人河中,污染了80%居民饮用的河水。故选B。
第177题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
A.水源一次污染可出现暴发流行
B.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D.控制水源污染可控制疾病流行
E.人与人之间有传染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特征包括: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②如水源常受污染,病例终年不断;③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④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故选E。
第178题 控制疫情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
A.隔离伤寒患者
B.停止供水
C.对饮用水迅速采取氯化消毒
D.迅速切断污染源
E.加强饮用水的净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供水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致病菌的污染,通过消毒来切断饮用水水质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故选C。
第179题 此种情况下最适宜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是
A.过量氯消毒法
B.常量氯消毒法
C.二氧化氯消毒法
D.持续氯消毒法
E.碘消毒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故选A。
第180题
河豚毒素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河豚中毒特点:发病急速而剧烈,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知觉麻痹、眩晕,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共济失调,全身麻痹、瘫痪,语言不清以及血压、体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