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81题
软件测试通常可划分为( )、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阶段。
A.冒烟测试
B.性能测试
C.单元测试
D.白盒测试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软件测试的三个阶段。
软件测试伴随着开发和维护过程,通常可以在概念上划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阶段。
此题为概念考查,选择C选项。
【思路点拨】此知识点为常考知识点,建议掌握。
第82题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是()活动的目标。
A.软件确认
B.软件验证
C.技术评审
D.软件审计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其中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等。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课本原文考查,本题正确答案为B。除了软件验证,其他的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的活动,涉及到考点,也需要大家掌握。
第83题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中,( )的目的是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
A.软件验证
B.软件确认
C.管理评审
D.软件审计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验证与确认:确定某一活动的产品是否符合活动的需求,最终的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其意图并满足用户需求。
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
第84题
( )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以及确认这些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A.软件验收
B.软件需求
C.软件规划
D.软件设计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需求。
软件验收:是2018年公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 按照一定标准检验软件,合格后收下软件的过程。
软件需求:定义了软件质量特性,以及确认这些特性的方法和原则。
软件设计:根据软件需求,产牛一个软件内部结构的描述,并将其作为软件构造的基础。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
第85题
封装、继承和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征,在Java开发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以下关于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通过接口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B.继承关系中共有的类属性特征均需在父类和子类中进行说明
C.多态使得一个类实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现形式
D.多态机制使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对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继承关系类属性特征在父类中具有,子类中就可以不用重复指定,所以B选项中说均需要在父类和子类中进行说明是错误的,故此题答案为B。
第86题
关于对象、类、继承、多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象包含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三个基本要素
B.类是对象的实例,对象是类的模板
C.继承是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
D.多态使得同一个操作在不同类中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对象: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对象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B选项类和对象说反了,故此题不正确选项为B选项。
【思路点拨】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一般都是原文内容的考查,切记每个概念不要张冠李戴。
第87题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类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和操作封装在一起。
A.属性
B.需求
C.对象
D.抽象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一般都是原文内容的考查,切记每个概念不要张冠李戴。
第88题
在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中,( )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A.继承
B.多态
C.复用
D.组件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在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 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
【思路点拨】此知识点为必须掌握的内容。注意区分。
面向对象考查表:
第89题
进行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时,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这种 行为叫做()。
A.继承
B.封装
C.抽象
D.复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面向对象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对数据的访问或修改只能通过对象对外提供的接口进行。
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
复用:指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
第90题
对象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的操作构成。例如,教师张三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位等,日常工作包括授课等。则( )就是封装后的一个典型对象。
A.张三
B.教师
C.授课
D.姓名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中的对象。
对象包含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
每一个对象必须有一个名字以区别于其他对象,这就是对象标识;
对象状态用来描述对象的某些特征;
对象行为用来封装对象所拥有的业务操作。
举例说明,对于教师Joe而言,包含性别、年龄、职位等个人状态信息,同时还具有授课的行为特征,那么Joe就是封装后的一个典型对象。
综上所述,选择A选项。
第91题
( )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将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
A.服务
B.类
C.接口
D.消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
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理解成为类的一个特例,它规定了实现此接口的类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实现细节交由实现该接口的类去完成。
消息:体现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
A.允许将一个复杂问题分层实现
B.每一层最多只影响相邻两层
C.具有各功能模块高内聚,低耦合的“黑盒”特性
D.允许每层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充分支持软件复用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架构模式中的分层模式。
分层模式:采用层次化的组织方式,每一层都是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使用下一层提供的功能。该模式允许将一个复杂问题逐步分层实现。其中的每一层最多只影响相邻两层,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同的接口,就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可以充分支持软件复用。
题目问“不正确的是”,故选择C选项。
第93题
在典型的软件架构模式中,()模式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模式。
A.管道/过滤器
B.事件驱动
C.分层
D.客户/服务器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架构模式中的客户/服务器模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C/S):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模式。C/S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操作和事物处理,客户(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原文概念考查,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94题
在分布式应用中,软件架构设计不需要考虑( )的问题。
A.数据库选择
B.性能
C.需求可扩展
D.人员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分布式应用中,软件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数据库的选择,用户界面选择,灵活性和性能的选择,技术的选择,人员的选择。
题干问的是“不属于”,故选择C选项。
第95题
中间件是一件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 )不属于中间件。
A.Tomcat
B.WebSphere
C.ODBC
D.Python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间件(Middleware)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通常将中间件分为数据库访问中间件(ODBC、JDBC)、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PC)、面向消息中间件(MQSeries)、事务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CORBA、DCOM)等。
Python是一个跨平台的开发语言。不属于中间件。
综上所述,选择D选项。
第96题
ODBC和JDBC是典型的( )。
A.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B.事务中间件
C.面向消息中间件
D.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件中间件的分类。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典型技术如Windows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等。不仅要掌握软件中间件的5种类型,还要掌握每种类型下的典型技术,易考查选择题。
第97题
软件三层架构中,()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用于解决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实现应用与平台的无关性。
A.服务器
B.中间件
C.数据库
D.过滤器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间件定义。
中间件是位于硬件、操作系统等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借由中间件,解决了分布系统的异构问题。原文概念考查,此题正确选项为B。
第98题
智能挖掘分析是智能城市建设参与模型()中的关键技术。
A.智能应用层
B.计算与存储层
C.数据及服务支撑层
D.网络通信层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智慧城市5个功能层中的数据及服务支撑层。
数据及服务支撑层:利用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和共享资源。
智能挖掘技术是对数据的挖掘,涉及到数据的只有数据及服务支撑层、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99题
以下关于数据仓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仓库主要用于支持决策管理
B.数据仓库的数据源相对比较单一
C.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是实时更新的
D.数据仓库为企业的特定应用服务、强调处理的响应时间,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区别。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 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包括历史数据)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题重组,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数据仓库里的数据来源很多,不需要实时更新,也不需要强调处理的响应时间。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以单一的数据源即数据库为中心,进行事务处理、批处理、决策分析等各种数据处理工作,主要有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两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区别一定要掌握,考试的时候要会判断。
第100题
在数据仓库系统结构中,前端工具不包含( )。
A.报表工具
B.分析工具
C.查询工具
D.清洗工具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的是数据仓库系统结构。
在数据仓库系统结构中,前端工具有:查询,分析,报表和数据挖掘。
题干问的是“不属于”,故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