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题库(2419题)


第1221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春秋五霸”之一?(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秦穆公

D.庄襄王


参考答案:D


解析:

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第1222题

出现在唐朝的盛世是(  )。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C


解析:

“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李世民在位时期,但这段时期只能称为“治世”,尚不能称为“盛世”;“文景之治”出现在汉初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这段时期仍然只是“治世”;“开元盛世”出现在唐朝李隆基在位时期,是盛世;“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因此本题选C。 


第1223题

春秋战国时期,首开私人办学的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参考答案:A


解析:

孔子最早实行私人办学,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一生大部分从事教育活动。他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第1224题

发生在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参考答案:D


解析:

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之间;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期曹操和袁绍之间;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皆出于此。因此本题选D。


第1225题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是董必武先生歌颂汉朝时民族友好的绝句,请问诗中“胡汉和亲”的“胡”是指(  )


A.突厥

B.契丹

C.匈奴

D.蒙古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四个少数民族出现的历史时期不同,突厥主要在隋唐时期,契丹主要在宋元时期,匈奴主要在秦汉时期,蒙古主要在宋元、明清时期。故选C项。


第1226题

战国时代有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

B.鲁国

C.楚国

D.秦国


参考答案:B


解析:

战国七雄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第1227题 中国古代历史上跟“退避三舍”相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城濮之战

D.垓下之战


参考答案:C


解析:“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之间。晋文公流亡时,曾得到楚国的帮助,由此许下双方交战时“退避三舍”的诺言。“城濮之战”时,晋文公信守诺言,命令军队后退九十里,实际上是为了诱敌深入,最后晋军大败楚国军队。因此本题选C。


第1228题

(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A.1683

B.1684

C.1687

D.1694


参考答案:B


解析:

大陆同台湾地区交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元朝曾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地区,但直到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台湾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因此本题选B。 


第1229题

商朝时,(  )迁都到殷,商朝因此又被称为殷商。


A.汤

B.启

C.盘庚

D.纣


参考答案:C


解析:

公元前1298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即今天的河南安阳。因此本题选C。


第1230题

下列成语典故不是发生在秦朝的是(  )。


A.背水一战

B.焚书坑儒

C.凿壁偷光

D.破釜沉舟


参考答案:C


解析:

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分别指的是韩信和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采用的战术;焚书坑儒发生在秦朝:凿壁偷光指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


第1231题

战国时期,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产生了多种外交、军事策略。下列人物中,主张“远交近攻”策略的是(  )。


A.孙斌

B.苏秦

C.张仪

D.范雎


参考答案:D


解析:

“远交近攻”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第1232题

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尚,它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社会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学校体系的完备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B


解析: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唐朝统治者大力推行并完善了该制度。科举制度的推行,不仅稳固了唐朝的统治,还极大地促进了唐朝教育的发展,使“科举致仕”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民心。


第1233题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参考答案:B


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措施:①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②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③统一度量衡。


第1234题

197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汉墓时发现一具女尸,不尽千年不腐,而且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相当完整,各组织细微结构保存较好,为世所罕见,该墓种的名称是(  )。


A.满城汉墓

B.狮子山汉墓

C.西汉南越王墓

D.马王堆汉墓


参考答案:D


解析:

1972年考古学家首次发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马王堆汉墓女尸,当时考古人员打开内棺材盖,没有想到里面竟然是一具沉睡了两千年却保存完好的一具女尸,丝毫没有腐化的样子,而这具女尸就是辛追夫人。


第1235题

某官员出身寒微,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下列选项中,该官员生活的朝代可能是(  )。


A.西汉

B.东汉

C.东晋

D.唐代


参考答案:D


解析: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而西汉、东汉、东晋都属于隋朝之前的朝代,不可能出现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的官员。只有唐代属于隋朝之后的朝代,所以该官员可能生活在唐代。


第1236题

跟“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是( )。


A.刘向

B.吕不韦

C.司马迁

D.刘义庆


参考答案:B


解析:

“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组织编纂完成《吕氏春秋》之后,将该书置于广场,宣布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因此本题选B。


第1237题

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份条约(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C


解析: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这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这次战役之后,清政府在做出很大让步的基础上,双方签订了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签订的第一份条约。因此本题选C。


第1238题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下列历史人物中,筹建该机构的是(  )。


A.张之洞

B.李鸿章

C.沈葆桢

D.左宗棠


参考答案:B


解析: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主持建立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军火工厂。在教育方面张之洞主要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等;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沈葆桢主要创办了南洋海军。左宗棠主要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第1239题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


A.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B.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C.唐朝的《唐本草》

D.明朝的《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C


解析: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我国唐代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该药典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是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八百多年。


第1240题

图1为2005年正式公布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志图案取自出土文物“四鸟绕日”金饰,该金饰被视为中国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它出土的地点是( )。


A.陕西半坡遗址

B.四川金沙三星堆遗址

C.河南安阳殷墟

D.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参考答案:B


解析:

“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三星堆遗址,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这是本世纪中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